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史与明智     
<正>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培根先生有句名言:读史可以明智。"明智"者,心明眼亮之谓也。他所说的"史"不知是否包括中国的历史。唐初著名的政治家魏徵先生则说: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他所说的  相似文献   

2.
晓玲 《今日广西》2008,(19):41-41
有人说,李阳是中国教育产业里的比尔·盖茨,因为“李阳疯狂英语”让世界语言教学界为之疯狂:也有人说,李阳现象是一种哲学,他的哲学就是让哈佛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让“海归派”匪夷所思;中国著名策划大师王志纲先生则说他是一场革命,革命就是对传统的一种颠覆。  相似文献   

3.
“大学”乃“大”与“学”之和。关于大学之“大”,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先生曾有过精彩的论述:“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那么大学之“学”与其他学问有何不同?大学之“学”又有什么丰富的内涵?我的认识如下: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先生早在《建国大纲》以及其它文章中,‘就曾提出社会建设。他说:“统一以后,则重心又移在社会问题。”他不仅把社会建设视为“重心”,还对社会建设做了系统论述,完整阐发。他的社会建设思想虽然没有在他手中变为现实,但是,他的先进理念启迪了后人。孙中山先生在社会建设方面有哪些见解呢?孙中山把“人本”、“民本”作为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孙中山脑子里充满着自由平等。他认为人人共处于世界大家庭;他认为,“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一国之内,实行“民有”、“民享”、“民治”。“天下是人民公有的天下,国家是人民公有的国家”,人人平等,“无尊卑贵贱之见”,“无贵族、平民之阶级”;他认为人人“各尽其事,各执其业,各得其所”,“国家的利益大家可以均沾”,“全国男女,无论老少,都可以享乐”,“全国之人无一贫者,共享安乐之幸福”;他认为人人具有极高的道德境界,“人人当以服务为目的”,“为国家,为人民,为社会,为世界来服务”,具备“为四万万人谋幸福”的博爱精神。  相似文献   

5.
纵观历史与未来,当今之中国实现国家统一,乃是民族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惟有统一,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生命力和文化力。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中华民族的统一精神蕴藏在深厚的文化力中。孔子《春秋》的“大一统”主张,苟子《王制》“天下为一”,吕不韦《吕氏春秋》“一则治,两则乱”等。近代康有为指出:“中国只可一统,万无分立之理,更无分为联邦之理也。”孙中山为国家的统一奋斗了一生,他说:“统一成而后一切兴革乃有可言”,  相似文献   

6.
纵观企业发展史,“福寿”双全的企业无一不是在企业文化方面遥遥领先的。美国著名企业家托马斯&#183;沃森强调,任何伟大而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都会湮灭,只有精神才是不灭的光芒。他在这里所说的“精神”,其实就是文化。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构筑企业隐性的根基,并显示极强的文化力量。中国海尔、联想、方正等民族企业的崛起也说明:文化力是获得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的最有效的途径,是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之泉和智慧之源。  相似文献   

7.
贺惠邦先生是我久已敬慕的著名书法大家。他总结自己多年的经验认为,书法是“法”,又是“道”,既要有高超的技艺,又要有正确的理念。多年来,他在毛体书法研究和创作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他所倡立的毛体书法新流派,成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书法界最有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文竹 《前进论坛》2008,(2):55-57
记得老舍先生在他著名的散文《想北平》中说:“面向着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这是老舍先生笔下他那个时代的什刹海,清幽、画意。写出这段文字是想让人们有个时空的追已忆。也使文章有种人文的气息。  相似文献   

9.
金瑜 《今日上海》2008,(7):36-38
主持人:在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中国制造”能否顺利地转型为“中国创造”,从而创造出更高的经济附加值。中国经济要实现转型,倚重于创新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今天我们很高兴地采访英特尔公司的高级副总裁,全球首席法律顾问布鲁斯·斯韦尔先生和来自长江商学院的著名战略学教授滕斌圣先生,一起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民政坛》2009,(2):F0003-F0003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相似文献   

11.
道德的根本属性就是践行。离开了践行,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道德。《周易》说:“是故‘履’德之基也”,强调修德的核心就是要践履“礼”的要求,把能否践行当时的道德规范“礼”作为道德的基础。苟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国妖者,就是我们所说的“两面派”、“伪君子”,  相似文献   

12.
肖洛霍夫的功过是非,自有历史公论。换个角度看,似乎可以说,肖洛霍夫是个生不逢时的作家——他“过人聪明”的生存策略,“过人才华”的写作分寸,既成就他的成功,也成为他的败笔。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权能分治”与“五权分立”思想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从事革命事业,为中华民族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同时,他在宪政理论方面也颇有建树,“权能分治”与“五权分立”思想便是其宪政理论的精华。一、“权能分治”孙中山先生第一次表述“权能分治”思想,是在他1922年发表的《中华民国建设之基础》一文中:“政治主权在于人民,或者直接以行使之,或间接以行使之。其在间接行使之时,为人民之代表或者受人民之委托者,只尽其能,不窃其权。予夺之自由仍在人民。”[1]孙中山先生把国家的政治权力分为“政权”(或者“民权”)和“治…  相似文献   

14.
我时常在思考一个问题:人之于生活,最大的目的是什么?无可非议,首先当然是“生”或“活”,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谋生”。谋生之道,必然建立在职业之上。故而,谋取一份稳定、体面的职业,成了我们入世之初的头等大事。就为这事,我们通常要花近二十年,也就是四分之一的人生去准备和铺垫。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光辉历史征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苏联模式的发展道路,也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而是独具中国特色和中国风范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根本目的在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种出的文明之种、开出的文明之花、走出的文明之路、结出的文明之果。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步履维艰的,频繁遭到来自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蓄意挑衅和恶意抹黑,他们通过“历史终结论”“主义失败论”“西方中心论”“国强必霸论”等奇谈怪论来蛊惑世人,想借此扳倒他人、抬高自己。然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成功实践,以“文明借鉴”“文明创新”“文明再造”“文明共存”分别破解了“历史终结论”“主义失败论”“西方中心论”“国强必霸论”。  相似文献   

16.
李济深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创始人和卓越领导人,作为中国逝现代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可敬的爱国主义者,李济深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在半个多世纪里,他不断追求真理、追求进步,走过了曲折道路,顺应了时代潮流,同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为国家统一和民族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得到了一位真正的爱国主义者的光荣归宿。林伯渠在公祭的悼词中说:“李济深先生正如我国古语所说的晚节可风。”  相似文献   

17.
姜志凤 《春秋》2010,(2):49-49
泰安医学院建院之初.曾给中国科学院院长、著名书法家郭沫若先生去信。请求他题写院名。不久,接到回信。院长拆开信封,却什么也没有见到。正在纳闷的时候.一位教授进了办公室。教授问:“院长,哪里来的信?”院长说:“我们给郭沫若先生去了封信.请求他题写院名,他回信什么也没写,只邮来了个空信封。  相似文献   

18.
A先生可能是我,可能是你,也可能是任何人,他是中国最普通的一个三口之家中的丈夫和父亲。 谁动了Mr.A的税单 在西方,“纳税人”的概念就等同于“公民”。突出的是纳税人对政府的义务和权利。而在以流转税为主要税种的中国。很多“税”被隐蔽在了商品的价格之中。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9日,著名学者王元化先生逝世,中国思想界又失去一位勇于思考的智者。王元化先生逝世正值本刊编辑五四运动89周年纪念专题,而对“五四”的反思正是王元化先生晚年思想的重要一面。因此,本刊发表罗银胜《王元化先生对“五四”的反思》一文,既是对先生的纪念,也希望引起读者对“五四”丰富内涵的多角度探讨。  相似文献   

20.
《北京观察》2009,(6):27-27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曾在《北京建都记》一文中写道:“北京古城肇兴于周初之分封,初为蓟,及辽代,建南京,由城燕京,为陪都,金朝继起,余贞元元年即公元1153年,迁都燕京。营建中都,此乃北京正式建都之始,其城址之中心.在今宣武区广安门南。”侯先生的这段文字被铭刻在北京广安门桥南滨河公园内,原金中都大安殿遗址的“北京建都纪念阙”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