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溯源求本道“权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权利”一词,一直为我国民法学界误解为来自日本。其实,即使现代意义上的“权利”,也是我国首创,尔后为日本发扬广大,又为我们所引进的“回归词”。对于权利的本质,学说史上虽有富有洞见的各种学说,但均持抽象论。其实权利乃是法律人用以描述这个世界、认识这个世界、表达这个世界、改造这个世界的法律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2.
王宇 《中国律师》2004,(6):77-77
何谓“朴”,朴是指未经加工的原木;何谓“素”,素是指未经染色的缟。因此,“朴素”一词向来用以形容事物的本色。今天.就让我们用“朴素”的眼光探究一下“合同”的本色。  相似文献   

3.
论法律效力——关于法律上的力的一般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琦 《中外法学》1998,(4):50-58
<正> 一、定义 效力一词的基本语义有二:其一指效果,即“由行为产生的有效结果”,“由某种动因或原因所产生的结果”。其二指一种力,即“事物产生效用的力量”,“使某种行为发生效果之力”。作为学理上与法律实践上的专用术语,法律效力一语的含义有四:其一,法理学上用以指法律规范的适用范围。这与效力一词的基本语义不相一致,是对法律效力一词的误用。其二,指法律上的力,本文所论即此。法律效力既用以指称法律上的力,则其定义中自然应包含何种法律上的事物(合法行为)产生何种法律上的效果(肯定性法律后果)以及该力在法律上的性质(强制性保证力)。本文对法律效力的界定正与效力一词的基本语义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我们通常所称的“企业”(Enterprise)一词,起源于英语语系中,原意为企图冒险从事某项事业,后来用以指经济组织或经营体。  相似文献   

5.
李清照《词论》,词学界普遍认为作于北宋。但“北宋说”论据不足,现有论据及论证过程有错误之处。《词论》应作于南渡后,理由是:《词论》力斥“亡国之音”,与南渡后的社会背景合拍;“后晏叔原、贺方回、秦少游、黄鲁直出,始能知之”等语,似为南渡后追记之辞;《词论》所标榜的“五音”、“五声”、“六律”、“清浊轻重”等,在北宋末年才逐渐完善;《词论》出于《苕溪渔隐丛话》后集而不是前集;北宋后期,苏黄是非常敏感的话题,李清照身份特殊,此时不太可能写作针对苏黄的《词论》;《词论》可能是针对南宋词坛的现实而发。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犯罪数额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刑法》分则及有关的刑法“补充规定”和“决定”中,有许多条款都把经济数额作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认定标准或量刑依据,即使有关经济犯罪的条款没有专门标明数额问题,但在定罪量刑过程中仍要将经济数额的大小作为衡量行为社会危害性程度的一项重要标准。在我国现行的刑事法律规定中,用以直接表达经济数额的用语有“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用以间接表述但内含数额问题的术语有:“情节严重”、“情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行为的内容和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行政行为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行政行为的内容和形式是行政行为基本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引入民法领域中的意思表示理论,从行政行为的意思表示角度来作些初步阐释和探讨。一、行政行为的意思表示理论“意思表示”一词本属民法学界用以说明民事法律行为...  相似文献   

8.
刘锴 《政府法制》2012,(17):18-18
在很多人看来,证婚人在新人婚礼上的“证婚词”,应该是“美言善词”。但在中国现代史上。却有一份堪称旷古绝今的“证婚词”,不仅在中国文坛上留下了一则佳话,也为今人的婚恋生活敲响了一记警钟。  相似文献   

9.
“法统”一词是民国初期流行的政治术语,其义是指权力的法律来源或权力的法律依据,用以判别政权的合法性与正当性。辛亥革命后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中华民国的权力获得了法律的依据。由此而确立了中华民国的“法统”,维护法统的意识也在随即展开的法统斗争中而不断加强。民初发生的法统之争,其实质就在于争夺统治权的合法地位。但国民党南京政府颁布的《训政时期约法》却改变了《临时约法》确立的民国法统,成为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法统,最终被新民主主义革命后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法统所取代。  相似文献   

10.
按照我国《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自白”一词是指:“自己说明自己的意思”。笔者主张,应用“自白”一词来统一取代目前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所使用的“口供”、“供述”、“辩解”、“供词”四词,理由是: 一、采用“自白”一词,可以避免我国目前对“口供”与“供述”二者在内涵、外延上的法学争议和语言释义上的分歧。“自白”一词既可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头  相似文献   

11.
论离合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离合词段业辉离合词是指“意义上具有整体性、单一性,但结构上有时可以分开或扩展的语素的组合……这类词合则为一,离则为二,即合着的时候是一个词,分开的时候是一个短语”。[1]虽然这一定义揭示了离合词的本质和特点,得到了语法学界的公认,但人们对离合词的结...  相似文献   

12.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历来为一些反动儒生和资产阶级学者们誉称是“豪放”词的代表作,吹噓成“千古绝唱”。但他们始终不敢触及这首词同当时政治斗争的关系,企图把这首词打扮成超政治的作品。然而,“一切文化成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顽固坚持保守、倒退的反动立场,攻击王安石变法运动的一篇反动作品。  相似文献   

13.
南曲、北曲中用联曲体的长套曲子,一般称为“套曲”,它的来源主要是宋代的赚词和比赚词略早的“缠令”、“缠达”。近代自王国维以来,已经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探讨过这个问题。但谁也不曾提到过《竹斋词》中的套曲。为了说明宋代套曲的源委,我先占一点篇幅,作为“引子”。  相似文献   

14.
一、担保 担保,是在经济活动中,为防止债务人不履行偿债义务从而保障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而采用的一种方式。中国古籍中并没有“担保”这个词,是现代才开始使用的。但将“担”和“保”两个字拆开来看.多少可以从中找到现代意义上“担保”一词的渊源。  相似文献   

15.
一、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背景与桥梁: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法律职业共同体”是近年来研究司法制度的理论文献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尽管人们对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内涵、分类、层次等方面的看法不尽一致,但这个词本身给我们暗示了一个统一性的内涵,例如法官、检察官、律师  相似文献   

16.
国际法表现形式与渊源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辞义上说,“渊源”和“形式”是两个含义根本不同的概念。中文的“渊源”与英文的“Sources”和拉丁文的“Fons”意义相同,都是指水流的源头、源泉,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根源、本原或事情的根由、来历。例如,我国《辞海》对“渊源”一词的释义为:“本谓水源,也泛指事物的本源、根源。”《现代汉语词典》(修订版)则解释说:“比喻事情的本原。”而对“形式”一词的解释是:指事物的形状、结构或外在的表现形态。很明显,“渊源”和“形式”各有不同的内涵,是两个不容混淆不能替代的独立概念。但为什么法学家们在谈到国际法的外在形态时不直言“表现形式”,而都习惯使用“渊源”一词呢?这有其深远的历史原由。  相似文献   

17.
英语同位语     
一英语中的“同位”The(Apposition)来自拉丁语"Appositio”,就其根本意义来说是“placed next to”,这可以明显地从前缀“ap-”看出来。一般语法教科书常沿袭拉丁语这一词义而给同位语下这样的定义:“同位语紧跟在名词或代词后面”。但现代英语语言实践证明,同位语不仅由于前面可以插入“指示词”(The Indicators)而同本位语隔开,而且在没有指示词的场合,也可以不  相似文献   

18.
《政治与法律》1991年第4期所载《论要约》一文,读后受到很大启发。但是,对该文所持的“要约是一种附条件的法律行为”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特提出商榷意见.“法律行为”一词,最早是1805年由德国法学家贺古在其所著的《日耳曼普通法》一文中提出来的,用以概括一切合法的民事行为。以后,德国学者萨维尼在契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法律行为理  相似文献   

19.
民事判决书和调解书中,常用“归”和“属”这两个词。这两个词的意义虽然接近,但并不尽同。“归”是指“分给”,“属”是指“隶属”、“属于”,含“系”或“是”的意思。法律文书中,用“归”字,表示对财产的分割,分割前产权属谁是不确定的;用“属”字,表示对所有权的确认,是指该项财产本来就属于谁的。然而司法文书中往往出现该用“属”字的地方用了“归”字,而该用“归”字的地方却用了“属”字。  相似文献   

20.
所谓“定罪处罚”规定 ,指刑法典中含有“……依照……的规定定罪处罚。”字样的条款的整体。它在刑法典中计有38个条款 ,可以说已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条款体系。但“定罪处罚”规定中的许多条款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 ,此中原因可以从不同层次进行分析 ,但笔者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修订旧刑法时缺乏用以指导“定罪处罚”条款的文字和逻辑设计的相应理论。为此 ,笔者拟从“定罪处罚”规定条款的解释不能入手 ,探求其背后的法理和其它成因 ,并最终构建出可资用以指导完善立法和司法的“定罪处罚”规定理论。一、解释不能与“定罪处罚”规定的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