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把建立在"官员队伍太庞大、官民比例太高"这样一个虚假事实判断的基础之上的"精兵简政"作为政府机构改革逻辑起点是不符合事实的。政府职能转变无法落到实处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利益驱动制约权力结构的再调整"。30年政府机构改革面临的真实困境源自于政府执行力低下。系统总结30年政府机构改革的成功经验,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回归政府的本职——把建设服务型政府作为政府发展目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为民众提供公共服务,实现全社会的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要实现这一根本目标,就必须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服务性政府建设为皈依,加快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等。  相似文献   

2.
孙涛 《人民论坛》2010,(7):258-259
"十二五"期间,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要以提高政府效能、增强政府公信力为出发点,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落脚点,加快推进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创新,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这样的改革需要勇气,也需要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先后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经历了由单纯的精简机构到综合配套改革的发展过程。以政府机构改革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其实质是改变高度集权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统一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政府机构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转变政府职能仍然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具有长期性和渐进性。当前.新一轮的政府机构改革已全面展开.标志着我国政府管理体制向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迈进。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建设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正确处理好政府机构改革与电子政务建设的关系,事关政府机构改革的实质成效和电子政务发展方式的合理转变。在对政府机构改革背景下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引入"模块化"开发理念等若干对策措施,以保证电子政务建设面对政府机构改革预期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最大限度地节约社会成本,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5.
公共支出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辉 《编制管理研究》2000,(2):24-26,32
转变政府职能是机构改革的关键。政府职能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是否依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了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政资分开。而这几个分开的一大重要标志是,政府公共支出是否从相关领域中退出,或者支出的形式是否作出合理的变革等。政府职能转变向纵深推进,离不开政府公共支出改革的推动。  相似文献   

6.
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浙江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市场化进程和社会治理体系发育互动演进的政府改革是"浙江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服务型政府建设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转变施政理念,实现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推进制度建设,实现从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向"全面履行"转变;创新政策工具,实现从公共服务的"单一供给模式"向"复合供给模式"转变。但浙江服务型政府建设仍然面临着深入推进的现实困境。当前我国的权力配置结构未发生重大调整,地方政府行为逻辑未发生实质性转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推进艰难的重要原因。在法治的框架下,以调整政府层级间关系为突破口,建立"混合型行政管理体制",增强地方政府自主性,加强社会问责,确保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刘熙瑞 《人民论坛》2010,(10):18-20
服务型政府法制化建设,前提是弄清服务型政府本质。服务型政府法制化的内容,则应按照政府工作的基本环节,从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四个方面入手,体现于整个政府工作流程。最后则是强化公务员服务精神的培育,实现由"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的转变,最终为法制化奠定深层次基础。  相似文献   

8.
杨松 《北京观察》2007,(1):12-14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我认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既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又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公共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公共治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和重要内容.现代政府是实施公共治理的主体,在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实现公共治理和谐,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党政分开、政企分开、机构精简、职能转变到高效行政、责任行政、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我国行政改革已经走过了近三十个春秋。回顾与反思这三十年的改革历程,贯穿行政改革全过程的一条主线就是政府公共性的不断回归。政府公共性的理性回归必将加快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构建服务型政府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30-31
答:十八大强调,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大部制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及政治体制建设的重点内容,它注重于机构整合、职能转变、权力制约协调、决策民主、管理科学等多方面,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在结合社会各方面发展现状,吸收历次大部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稳步促进大部制改革,切实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栋  侯秀芳 《电子政务》2007,(12):78-81
简要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及特点.从观念、数字鸿沟、公务员素质等三个角度探讨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转变政府职能、提供"一站式"服务、关注弱势群体需求、推进协同政务等四方面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服务型政府的涵义与建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服务型政府是我国政府改革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我国现阶段市场化改革的客观要求,它标志着公共行政价值的根本转变。本文在界定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探讨了服务型政府的构建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创新公共财政建设 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德才 《前进》2006,(1):43-44
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举措,提出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基本原则,确定了以建立服务型政府为目标的政府改革目标。因此,实现传统的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成为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在政府职能转变过程中,建立公共财政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是从建立公共财政的角度来研究政府职能转变。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做出积极的努力。就政府而言,促进政府转型,推动政府由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服务型政府就应当成为和谐社会中政府的角色定位,即在公共行政管理方面实现政府主导型转向社会主导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政府能力是政府实现行政目标的工作能力。在影响政府能力的多个因素中,机构设置处于前提和基础的地位。所以“大部制”改革是政府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在当前地方政府进行的“大部制“改革中,要以转变政府职能为工作核心,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为工作重点,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同时推进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关于建设服务型政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中国的现状而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只是一种导向,而近期目标实际上是服务型管制,即为服务而管制。要实现从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目前面临的问题颇多,关键是解决政府在管理理念、民主秩序和政府责任体系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政府应该放松支取标准,加大监督力度,促进资金转变为基金,让资金保值增值,树立执政为民形象,提高政府公信力。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不断提出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服务型政府;要简政放权与转变政府职能。目前全国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深刻地体现了社会与民众期待政府简政放权、改进政府治理方式的诉求与意见。  相似文献   

19.
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本质职能会随着历史的不断演进而赋予新的内涵。"建设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需要政府把职能的重心转移到运用所掌握的资源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实现政府职能从经济建设向公共服务转变,并以公共服务为重心,突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制度成长的角度来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体现为一系列的制度创新,突出表现在政府财政支出模式的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构建和完善以及户籍制度的改革,从而为广大人民群众平等享有公共服务、共享改革成果提供更好的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20.
课题组 《前沿》2003,(12):68-73
文章从加入WTO后在政府理念、监督机制、体系建构、管理规范、管理边界等方面对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提出的挑战分析入手 ,提出转变政府理念 ,构建服务型政府、治理型政府 ,进一步深化地方政府机构改革 ,建设电子政府等多项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