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历史上穆斯林在西藏的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族史及中国伊斯兰教史的研究中,对于历史上穆斯林在西藏的活动一直很少注意,实际上早在吐蕃时期,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白衣大食(即倭马亚朝、661—750年)就与吐蕃有了军事关系,这种关系主要是联合行动,如《资治通鉴》卷211(唐玄宗开元三年、715年)记载:“拔汗那者,古乌孙也,内附岁久,吐蕃与大食共立阿了达为王,发兵攻之。”开元五年条又记载:“大食、吐蕃谋取(安西)四镇。”类似记载颇多。本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新疆发现了一些藏文卷子,其中竟有一些掺杂着阿拉伯文,可惜一直无人作认真的研究。但不难推测这是双方文书往来的结果,大食使节在当时肯定是到过吐蕃的。但双方也有战事冲突,《格萨尔》中有一部名“大食之卷”,就是吐蕃与大食间战  相似文献   

2.
试论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回回:在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民族回回民族,是中国各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回族先民来自中亚、西亚、阿拉伯和波斯。早在唐代,就有一些西亚和阿拉伯地区的人,经我国东南及南方沿海,以及西北陆路,来中国经商。这是后来回回民族最早的先民,但只是一小部分。构成回族先民的主体部分,是在元朝建立前随蒙古军大量进入中国的中亚、西亚人、阿拉伯人、波斯人。一二一九年,成吉思汗西征;一二五八年,旭烈兀攻占巴格达,于是葱岭以西、黑  相似文献   

3.
商河县地毯厂建于1989年,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现有职工700人,拥有固定资产650万元,年产高道数仿波斯地毯2000平方米、SH型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0万平方米,年产值2000万元,年利税200万元,年出口交货值1500万元。该企业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和“市级先进企业”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济南市“重合同、守信用”和外贸出口先进企业。 该厂生产的高道数仿波斯地毯,全部为出口创汇产品,以图案新颖、做工精细的艺术效果,及具有实用、观赏、收藏的三大价值,被视为珍品,有“软黄金”和毯上毯之称。企业领导始终把新产品开发和  相似文献   

4.
何玉江 《友声》2012,(4):40-42
<正>回族是以中东阿拉伯、波斯族系为主体,兼容吸收了中国蒙、汉、维等民族,以伊斯兰为核心而凝结成的一个民族。公元7世纪中叶,大批波斯和阿拉伯商人经海路和陆路来到中国的广州、泉州等沿海城市以及内地的长安、开封等地经商定居。公元13世纪,随着蒙古军队西征,大批西域人迁入中国,经吸收当地的民族成分,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回族。关于回族的  相似文献   

5.
七世纪初,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对弟子说“你们求学吧!哪怕是到中国去。”在穆罕默德心中,中国是遥远的文明古国。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约在公元651年前后,这一年,唐肃来为平息“安史之乱”,从大食借兵,大食士兵到中国后,大多终老中土,再未返乡。伊斯兰教随着大食士兵的到来,开始在中国传播。伊斯兰教流布所及之地,穆斯林为进行宗教活动,纷纷修筑清真寺。拱形门窗,半圆的顶子,绿、盔、白三色的协调组合,在信奉伊斯兰教的地区,清真寺逐渐星罗棋布。清真寺的名称由来清真寺在中国最初被称为回回寺。元代,蒙古大军横扫东西,…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大厂回族自治县与北京通州区仅隔一条潮白河。古有“京东回乡”之称。这里的人常用“京门脸儿”和“天子脚下”爱称自己的家乡。全县11万多人口中,回族有2.5万人。回族人口中以海、杨、李、何、宛、铁、陈、粱等姓氏居多。围绕回族的姓氏,民间有许多趣闻轶事,至今仍为京东回乡的回族群众引以为豪,津津乐道。  相似文献   

7.
姚继德 《思想战线》2002,28(3):60-63
“秦和人”一词 ,是泰语对历史上形成并生活在泰国北部清迈、清莱一带祖籍云南的回汉两族侨胞的统称 ,19世纪后 ,被当时旅居东南亚地区的西方殖民官员、探险家和传教士按泰语北部方言拼写成Cin -Ho/Chin -Ho ,或简称为Ho/Haw/Hor,大量进入其日记、札记、信函和旅行报告中。但由于云南回族马帮商人前往泰北的时间最早 ,商贸活动最频繁 ,移居时间最早 ,所占人数最多 ,因此西方文献和今天泰语中惯称的所谓“秦和人” ,又主要专指云南籍回族穆斯林。清迈府县城乡共有 9个秦和穆斯林区 ,阿拉伯语和汉语是他们的主要语言 ,清迈府城的王和街浓缩了云南籍的秦和人移居泰国北部的历史 ,现已成为以云南籍回族穆斯林为主的秦和人在今日泰国社会存在的一种文化象征。  相似文献   

8.
丰厚的研究土壤云南回族研究,在当前我国地区回族研究中,是势头旺、成果多的。这除了老中青研究人员齐备,领导得力、得法外,还由于这里研究土壤丰厚,从昆明到大理,从滇东北的昭通到滇西南的保山到滇东南的建水、沙甸,都有回族历史文化的宝藏。元代的赛典赤肇基了云南回族历史,明代的郑和弘扬了云南回族历史,清代的杜文秀树立了云南回族革命斗争传统,他们是历史上云南回族三杰,是云南回族、也是中国回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人物的杰出,说明了历史的杰出;人物的众多,反映了历史的丰富。元代赛典赤长子纳速刺了先于赛典赤到达云南…  相似文献   

9.
海南《三亚港通村蒲氏简谱》失落、复得及其文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民  唐玲玲 《新东方》2009,(12):21-25
海南岛回族,古籍中又称“番人”,他们是一个有着虔诚信仰、善于经商而又十分团结的民族。自唐宋以来,由于海上交通的发达、海上香料之路的繁荣,“番人”络绎来到海南岛。《唐大和尚东征传》:“冯若芳每年劫取波斯船二、三艘,取物为己货,掠人为奴婢。其奴婢居处,南北三日行,东西五日行。村村相次,总是若芳奴婢之住处也。”  相似文献   

10.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部,面積六點六四萬平方公里,人口約四百五十萬,其中回族約一百五十萬,約佔全國回族總數的四分之一,是中國回族的主要聚居地@裏的回族源於公元十三至十四世紀,是由波斯等地東來的“回回客”痪盼灏四陮幭幕刈遄灾螀^成立,下轄十九個縣、市,首府銀川市。  相似文献   

11.
周峰越 《思想战线》2012,38(1):143-144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年),中国元代回族政治家,全名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儿,今译作"赛义德·舍姆斯丁·欧麦尔"。赛典赤"早遇太祖,功闻五朝",在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蒙哥、忽必烈执政时期,他均见重用。至元十一年(1274年),赛典赤·赡思丁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为云南设立行省的第  相似文献   

12.
七、南诏源流纪要邓衍林《中国边疆图籍》著录此书,嘉靖十一年刊本,德化李氏木犀轩收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亦有藏本。公元一九五六年,王重民自北京抄此书寄云南图书馆,瑜始获读之。书前有嘉靖十一年正月蒋彬《自序》,署“赐进士出身兵备副使湘源蒋彬书于大理分司,”有“原学”、“鹤田”两篆文章。按:万历《云南通志》卷八按察司副使题名:“蒋彬,原学,广西全州人,进士。”不详其事迹。《天一阁书目》著录“《南诏纪要》一本”,不言撰人名,不识即此书否?又不识今存之抄本即出自天一阁否?未见前人纪录,不能详此书流传之经过也。蒋彬《自序》谓:“予至兹地,从郡志寻南诏颠末,而世系支派先后互矛盾,漏误相因仍,反覆之而不得其说也久矣!乘暇乃  相似文献   

13.
水南关人重教育人纪实被誉为“中原回族第一村”的沁阳市水南关村,位于黄河支流沁河之阴、沁阳城北,是一个有550户人家2493口人的回族聚居村。“怀庆府一大怪,水南关修在北门外。”也许是傍水而居的缘故,水南关的先辈们个个都是黄河激流勇进的好手。如今的水南...  相似文献   

14.
常有来云南的旅游者问:云南之名从何而来?云南之名因云霞而得。西汉武帝时。人报武帝南方有五色祥云呈现,祥云之南有城邑,于是彩云之南的城已被称为_云南。古老_的“‘云南”在哪里呢?、从“云南驿”这个地名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古云南的悠远遗存。云南驿距祥云县城东南不足十里,自西汉以降相当长的年代里,这里一直是古西南“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云南驿不仅把“云南’”这个名称留存了两千多年,今天依然较完好地保留着一段青石板铺成的古道;千百年间,一无数的马帮踏着这条古道穿梭于中原和西域之间。马帮往来,带来中原…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物质生活,由该民族生活消费品的取得及使用两方面的内容决定。而在社会分工发展的情况下,生活消费品的取得方式因职业而不同。因此,研究回族的职业分布对于反映其物质生活状况,从而从经济角度探讨回族的形成及回族商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回族的职业分布在其形成时已显示出其特征。回族的主要来源是参加了蒙古统治中国历史过程中的大量“回回军”。这些人中包括了“回回炮手”、“回回水军”、“回回人匠”  相似文献   

16.
编者的话:“兴滇策论”是从今年起本刊特意开设的栏目,旨在刊发那些对云南现实和未来发展重大问题有透彻研究和独到见识的文章。实际上就是就具有发展战略性的一些问题进行对策探索。我们热忱欢迎有意于在此发言的专家学者或领导干部向这个新园地提供深思熟虑的成果。一、云南烟草产业面临的挑战“八五”期间,云南烟草产业连续三年登上实现税利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三个台阶。1995年实现税利346亿元,云南烟草行业己占全国三分之一的烤烟产量,实现税利占全国烟草税利的二分之一。云南己成为全国最大的烟草工业基地。随着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编辑出版的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一期上刊登余宏模、张正东两位同志署名的文章——清初回族迁入威宁考。原文末尾提出:回族迁入威宁的时间应在清初。对此,我认为需要再探。原文引《威宁县志》记载:“威宁西北一带,毗连滇之昭(通)鲁(甸),多回族,其先皆出甘新,随元明两代征西南,故移植于滇及黔之边地,其种族生殖最繁,就威宁论户已逾万。”  相似文献   

18.
王合善 《友声》2006,(2):28-30
为帮助改善云南回族地区群众的医疗健康状况,2005年12月6日至11日,首都专家医疗队一行10人赴云南大理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和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医疗扶贫活动。此次活动是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和云南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共同主办,阿联酋迪拜港务国际赞助的。活动内容包括:为当地回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义诊;向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医院捐赠检验肝病的试纸和试剂;在云南大理州人民医院和寻甸县医院开设讲座,对当地医院骨干医生进行培训指导。专家医疗队主要成员来自北京各大医院内科、外科、中医科…  相似文献   

19.
任丘市新华路办事处二街村有回族群众384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25%。近年来,这个村党支部积极帮助回族群众致富,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1994年回族群众人均收入1920元,超出全村人均收入的12%。  相似文献   

20.
菡芳 《今日民族》2001,(1):43-43
“云南之名”始于西汉,初为县,后为郡,唐代中央王朝封南诏王为“云南王”,元代正式设立了云南行省。 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今祥云云南驿设云南县,属益州郡。县名来历有二:一因山得名,即县西北数百里有终日与云气相连的云山,县在其南,故名云南;二因祥瑞征兆得名:传说汉武帝梦见吉祥彩云现于白岩(今弥渡红岩),县在其南,故名云南。 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三路进军南征,“杀高定、降孟获、会师滇池”,改益州郡为建宁郡,继百置祥云郡,治云南县(今祥云云南驿),以今祥云一带为中心,辖青岭(今大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