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行为的展示受心理的支配,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研究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心理。是打击恐怖活动犯罪的有效途径。在审讯过程中,恐怖活动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异常活跃。其往往表现出仇视社会、顶、扛、混和顾虑较大等心理特征,分析犯罪心理成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讯对策,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有价值的犯罪线索,防止恐怖袭击事件发生或造成更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2.
有关老年人犯罪的研究在犯罪理论与侦查实务中一直为人们所关注。老年犯罪嫌疑人由于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个体交际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思维定型化,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情绪稳定性差,对事物的感知性较迟钝,犯罪类型较为集中。在审讯中,老年犯罪嫌疑人悲观、盲目、恐惧心理突出,理性分析偏低。审讯中要针对老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讲究方法,灵活使用审讯策略,并采取弱化其犯罪意识、强化政策教育、强化犯错意识、加强情感感化和政策攻心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4.
5.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一种特殊的共同犯罪形式,其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经济基础和犯罪手段等方面的特性决定了犯罪嫌疑人在受审中一般缺乏法制观念、侥幸和畏罪心理严重、意志薄弱而求生欲望强烈,审讯工作应周密设计,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并注意收集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证据。  相似文献   

6.
说话人在意念上或故意捏造、或故意隐瞒、或故意伪装,那么他所说的就是谎言。说谎是犯罪嫌疑人最常用的应对审讯的手法,说谎贯穿审讯的整个过程。因此,在审讯中,侦查人员必须不断地识别谎言,并在必要时予以拆穿。审讯中识别犯罪嫌疑人谎言的路径、方法、技巧多种多样,而通过口语,通过言语分析,通过身体语言,与事实、证据对照,通过行为再现与侦查实验,运用心理博弈策略,借助基础数据信息,利用心理测试技术等是识别谎言常用、好用的方法。从当下的研究情况看,这些方法构成了相对完整的识别犯罪嫌疑人谎言的方法体系。不过,为了防止审讯中识别谎言出现错误,还需对审讯中的识谎手法进行综合运用,引入全息谎言识别法。  相似文献   

7.
刑事审讯过程中经常要面对犯罪嫌疑人的各类辩解。为避免审讯僵局、持续施加压力、顺利固定证据,审讯人员应当综合运用态度指责法、逻辑推理突显矛盾、连续性追问等施压型策略和釜底抽薪消弭矛盾、归利解释装饰矛盾、常理常情引导等引导型策略,有效驳回犯罪嫌疑人的辩解。  相似文献   

8.
犯罪嫌疑人潜逃行为是由于其作案后本能的防卫心理所引起的。犯罪嫌疑人的潜逃行为,就其总的趋势、选择路线及潜逃地点等进行心理分析,是其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关系的必然反应,即表现出其生活经验和社会交往关系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犯罪嫌疑人被抓获后,至法院判决前,一般需要4至5个月时间,有的长达8至12个月,在此期间,存在大量不确定因素,如串供、同监教唆、亲友劝说、律师引诱、畏罪等等,为逃避法律制裁,犯罪嫌疑人往往会产生很大的心理变化,发生翻供、对抗司法机关的现象。翻供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交待犯罪事实后,因某种原因而推翻原来供述的行  相似文献   

10.
(一)讲究讯问艺术,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 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一 )讲究讯问艺术 ,注重审讯笔录的制作审讯笔录作为司法机关为查明犯罪事实 ,在依法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用文字制作的反映讯问情况的记录 ,在贿赂案证据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讯笔录制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嫌疑人翻供的可能。审讯笔录虽然在不同的侦查阶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但记全、记明、记准、记透是制作笔录的原则。一要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制作完整翔实的审讯笔录。在讯问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和制作笔录过程中 ,应紧紧围绕犯罪构成要件 ,层层推进 ,做到“五清楚、五排除”。一是主体身份清楚 ,排除犯罪嫌疑人为非国家工作人员的可能 …  相似文献   

12.
俗语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此色俗指人类常常表现出的一种细微表情,是人们在不经意间通过一些表情把内心的想法表达给对方的一种行为方式。公安机关在侦查审讯中有效地运用微表情观察技巧,能够在辨认被讯问人员是否有隐藏犯罪行为时起到突破作用,是审讯过程中抓住其最真实心理活动的有效手段。虽然这些信息存在的时间极短,但就是因为这些举动是不经意的,往往会在侦查讯问中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使讯问有针对性、目的性,避免冤假错案,有助于提高审讯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审讯是一项复杂的心理交往活动,但这种交往又不是一般的人际交往,是审讯人员同犯罪嫌疑人带有心理冲突性的交往。本文从审讯活动心理准备阶段和展开初期入手,对审讯双方心理关系尤其是对犯罪嫌疑人心理状态及其特点进行了探讨.拟为审讯计划和审讯对策的制定提出心理学依据。进而增强审讯人员的实战水平和能力,实现审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恐怖活动已成为世界一大公害,“9.11”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二战以来,恐怖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恐怖活动除了予以坚决打击外,更应注重事前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审讯中,有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畏罪、侥幸、抗拒、绝望等,同时,有罪嫌疑人心理活动一般要经过对抗相持到动摇反复再到供述罪行的变化过程,在这个过程的每个阶段都会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无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主要表现为:泰然自若、愤慨不满、忧心忡忡等。对此,审讯人员应根据嫌疑人的出身、自然简历、家庭组成、社会背景、审讯环境等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判,以提出了相应的审讯对策。  相似文献   

16.
恐怖活动已成为世界一大公害,“9.11”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引起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二战以来,恐怖活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恐怖活动除了予以坚决打击外,更应注重事前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侦查讯问过程是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之间展开相互心理较量的过程。在这场心理博弈中,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侦查人员讯问策略的选择。侦查人员要从行动策略角度出发,可以通过讯问环境的设置,讯问人员的更换,异地审讯等技巧保持讯问的主动性,从而改变嫌疑人的心理结构,使侦查员的讯问目的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18.
犯罪嫌疑人翻供现象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犯罪嫌疑人翻供 ,致使对认定犯罪证据的认识发生分歧 ,影响了打击犯罪的力度。文章就实践中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翻供的现象及对策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恐怖活动中公众心理恐惧效应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恐怖活动往往导致公众的巨大心理恐惧效应,极易造成一定程度甚至是大规模的社会恐慌,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因此,降低公众对恐怖袭击活动的心理恐惧效应、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对恐怖活动发生时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贪污、贿赂犯罪嫌疑人通常以拒供、谎供、翻供等方式来对抗对其罪行的侦查、讯问,侥幸、畏罪、矛盾、抗拒等心态是支撑上述诸种对抗方式产生的内在心理基础.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检察人员在初查、第一次讯问等关键阶段对犯罪嫌疑人有意设定的心理限制,将带来对此类案件的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