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专利权担保融资是知识产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专利权的交换价值是其担保功能的法理基础.专利权担保的性质在法律上被界定为质押,专利权担保的效力以登记为要件.目前理论认为,专利权担保为介于抵押与质押的中间形态或接近抵押,其效力以担保合同生效为要件.由于专利权担保融资属于间接、非证券无形资产融资,因此受到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则约束,即专利规则、担保规则和贷款规则.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专利权人与贷款人之间可以根据设定担保的实际需要依据合同自由原则补充法律规定之不足.  相似文献   

2.
专利权行政保护是指国务院及地方专利管理工作部门依据有关法律规定,运用法定行政权力,遵循法定程序,采用行政手段对专利权的确权、管理、侵权纠纷处理和行政查处等方面所实施的全面的法律保护。由于专利权有私权属性,因此,有些观点认为应弱化对专利的行政保护。然而,不能片面否定行政保护对专利权保护的积极作用,本文指出了我国专利权行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就此阐述专利行政保护的正当性及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的原因,并提出加强专利权行政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专利权作为一种合法的垄断权,其被滥用同样会损害他人及公共的利益。作为一种特殊的侵权形式,专利权滥用侵权在责任构成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侵害行为的实施者往往是占据市场支配地位的主体,受害者处于不平等的地位。而且专利权滥用与垄断常常联系在一起。在法律规制上,我国的法律在针对该侵权的规定并不健全,因此需要通过对《反垄断法》、《专利法》等法律的完善来阻止专利权滥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非法使用他人技术秘密完成发明创造的权利归属规则需基于“使用商业秘密”的具体行为类型分别确定。非法使用人直接使用他人技术秘密完成之发明创造系由他人技术秘密直接转化而来,技术秘密权利人可通过变更专利权权属的方式要求非法使用人返还其无形财产。非法使用人根据他人技术秘密调整、优化、改进自身技术方案后完成之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皆由非法使用人创造性地贡献之,故其专利权应归属于非法使用人。非法使用人对技术秘密进行修改、改进后完成之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尽管由非法使用人与技术秘密权利人共同贡献,但由于双方缺乏能够形成专利权共有关系的法律或事实依据,故其不能由双方共有。此时,专利权权属可由非法使用人主张,技术秘密权利人可主张先用权抗辩。  相似文献   

5.
滥用专利权的内涵及其制止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论述在我国建立制止滥用专利权体系的必要性,围绕滥用专利权行为的内涵以及制止滥用专利权行为的措施这两个核心问题,介绍了《巴黎公约》和《TRIPS协定》的有关规定以及美国制止滥用专利权行为的实际做法,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反垄断法和专利法有关规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是知识产权纠纷中一个特有现象,最近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何种情形下提起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法院应当受理做出了明确规定。本文从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目前21号文规定下的具体适用条件以及与美国确权之诉的比较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了确认不侵犯专利权之诉的具体适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行刑法将第165-168条的犯罪主体限定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员的规定是不科学的,使国有控股或者参股的股份公司中国有资产的保护处于空白状态.国有单位或行政事业单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滥用职权而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所得的款项,应认定为国有资产.贪污受贿犯罪既遂后,行为人对赃款赃物的处分不能从贪污受贿数额中扣除,而只能用作从轻量刑的情节之一予以考虑.国企改制中隐匿国有资产投入新公司行为应认定为私分国有资产罪.  相似文献   

8.
关于专利权投资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专利权投资,即将专利权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形式转化为产业资本,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知识资本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权属于无形资产,其作为投资手段比用有形资产投资更具复杂性,本文拟从法律的角度研讨专利权投资中需要规范的几个问题。 一、专利权投资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专利权投资的可行性 专利权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资手段转化为产业资本,是由其权利属性决定的。专利权属于无形财产权,具有知识产权的共性。一方面,专利权是“财产权”,它实质上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专利技术的实施可以为权利人带来预期的经…  相似文献   

9.
秦顺华  胡海春  苏喆 《行政与法》2010,(10):120-124
专利权人或独占实施的被许可人不正当行使其权利、不实施其专利、利用其优越地位不正当地限制交易、或采取不公正的交易方法造成他人利益或公共利益受到损害的,构成专利权滥用。我国法律、法规没有对专利权滥用行为进行界定,强制性法律规范不健全,缺乏具有操作性的救济措施,对其规制的措施尚不够有力。同时执行机构多元化,执法程序不够完善,导致执法不统一。在专利权滥用法律规制模式上,我国宜采用二元制的规制模式。  相似文献   

10.
张贰群 《知识产权》1999,9(2):27-28
专利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一词是从英语Patent 翻译而来.可以理解为是一份公开的文件。在我国.专利作为专利权的简称,是指一项发明创造,即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发明人或设计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专利申请,经依法审查合格后,向专利申请人授予的在中国领域规定时间内对该发明创造享有的专利权,具有排他性.在专利法规定的有效期间内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 专利权与有形财产权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的期限性.有形财产权具有永久性,与有形财产本身共始终。而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所保护的发明创造的使…  相似文献   

11.
加强专利权保护是形势使然。专利权具有无形性、公开性和非竞争性,容易受到侵害。专利民事司法保护存在刚性不足、赔偿数额认定难等局限。专利行政执法对效率的追求造成程序监督弱化。刑法具有制裁手段的严厉性和“二次保障性”特征,遏制专利侵权优势明显。以专利权系私权、专利权具有不确定性、专利案件审理存在技术性难题为由反对非法实施发明专利侵权入罪的主张并不成立。专利刑事立法应当从“权利救济”转向“法益救济”,重构有关专利犯罪客体,增设非法实施发明专利罪,把故意侵犯发明专利且情节严重的行为规定为犯罪。  相似文献   

12.
梅锋 《知识产权》2012,(2):47-51
专利权作为绝对权,在变动过程中关涉不特定多数人利益,因此其在变动中的公示方式及其效力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下,专利权变动宜采登记证明主义和登记生效主义,但在应然层面上,或许采登记证明主义和登记对抗主义更为合适。专利权变动登记模式可以适用于整个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13.
李扬 《法律科学》2012,(1):168-177
当然无效抗辩是指,在专利权侵权民事诉讼中,被告可以直接主张原告专利权"当然无效"因而抗辩自己的行为不侵害其专利权。当然无效抗辩具有独立价值,它赋予了法院在个案中认定专利权是否存在无效理由的权力。当然无效抗辩的提出只要具备专利权无效理由这个要件即可,但在除斥期间经过后,被告无权再提出当然无效抗辩,专利权无效审理非适格请求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也可以主张当然无效抗辩。由于宪政体制、司法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在暂时尚未具备采纳美国赋予法院最终确认专利权效力做法条件的情况下,作为一个过渡性的措施,在专利权确权机制方面,我国专利法有必要吸纳当然无效抗辩。  相似文献   

14.
胡朝阳 《法学杂志》2012,33(2):33-38
国家资助项目中职务发明权利配置面临诸多法律法规与行政规章的规范竞合,其规范适用效果须以其能否有效促进其职务发明权利流转为判定基准,其效率价值实现有赖增进其职务发明权利流转、减小其交易成本、确保利益受损者获得有效补偿,完善其有关制度安排须明晰其职务发明权属的法定范围,完备其职务发明人的优先申请、优先受让与优先实施专利等法定权利,强化其职务发明人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5.
康添雄 《河北法学》2012,(10):102-110
专利法的理论认知普遍将专利权不确定性理解为一种制度缺陷,并常有重构或改造的理论阐述。如果深入专利权的内在构造和运行机理,则可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不确定性在专利权的市场运行过程中,实际上发挥着积极的体系功能,即淘汰不合格制度产品———专利权本身。不确定性缘起于人类对科技的认知规律,通由文本解释和无效程序的设计获致实现,整一过程呈现出专利制度追求秩序的自我更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论专利危机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利制度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产权制度,却面临专利失灵或专利危机的指责。梳理现有文献所揭示的、专利法中可能存在阻碍创新的制度因素,实为完善专利理论及制度所必要。专利危机主要表现为:专利商业化程度低、专利权利滥用、累积创新领域的创新受阻、专利丛林、专利竞赛导致的资源浪费、专利授权质量太差、专利制度的人权困境和发展鸿沟,等等。其相应的专利改革方案包括:一方面,国内法上主要体现为改善专利授权质量问题、提升专利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对于国际因素所导致的专利问题,主要的观点是应该发挥国家在专利政策制定上的适度自主性。  相似文献   

17.
陈爱萍 《政法学刊》2006,23(6):42-46
我国对专利权刑事保护的规定集中在1997年刑法典中。这种立法模式使专利权的刑法保护更加完备和系统。但随着专利权犯罪的多样化,集中型的立法模式导致专利权犯罪的规定得不到及时修改,立法的滞后削弱了专利权的保护。我国应当增强知识产权刑法保护意识,尽快完善专利权保护的刑事立法,加强刑事自诉制度和对行政权的监督,从而完善我国专利权的刑事保护。  相似文献   

18.
目前,企业破产时收回划拨土地使用权存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主观认识上存在偏差;二是立法上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三是司法实践中地方政府强势影响司法。针对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正确认识划拨土地使用权,分清理论上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和现实中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其次要协调好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再次要规范政府的土地收储行为,现实中已经存在的符合公共性目的的划拨土地使用权应无偿收回,但对于经营性划拨土地使用权要区别对待,如果为了公共利益,政府可以收回但须依法补偿,如果为了其它目的,政府就应该通过有偿收购的方式遵循民事交易规则来储备土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