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倩倩  王敬仪 《探索与争鸣》2022,(2):146-162+180
“机关术”,主要指一种在20世纪末被运用于游戏设计的概念。它既用以定义游戏场景中某类结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元素与西方技术原理的机械“人”“鸟”“船”“武器”等形象,又可以表述一种产生于赛博空间的中国“古风”风格。在短短20多年时间里,“机关术”的内涵与外延伴随媒体技术的发展而扩充,其影响由游戏的内容与视觉场景延展至文学、音乐、动漫、电竞等多个领域。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机关术”融会于当下新媒体景观与大众文化之中,参与形塑了青年一代的文化认知。我们一方面应厘清“机关术”在数字游戏领域的概念建构过程与文化影响;另一方面,通过审视这类文化符号的展演与传播方式,可反观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开发利用、文化输出的多元路径以及所呈现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孙佳 《人民论坛》2010,(1):100-101
随着社会价值出现多元化的局面,青少年流行文化出现了新特征。通过对青少年流行文化内涵和特征的解析,以及历史轨迹的追踪,分析青少年流行文化存在的社会基础,提出通过对青少年流行文化关注的价值基点、关注方式等转变促进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相似文献   

3.
民族国家的内在边界是其内部所客观存在的各种社会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区隔的反映。基于欧洲社会的视角,民族国家内在的身份边界、认同边界、权利边界等折射出当代欧洲各国社会治理的重要范畴。身份边界是民族国家内在边界中的核心问题,涉及到公民身份、文化身份、宗教身份、族群身份、社群身份等层面的区隔;认同边界潜在地影响着社会的内在凝聚力,包括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不同层面;权利边界具有比较突显的表征,通过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发展权利、生态权利等维度展现出来。认识和理解民族国家的内在边界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义,它为理解当代民族国家社会的发展策略及其制度建设提供了多重视角。  相似文献   

4.
政治生态意义上的清廉,围绕权力廉洁性,由政治系统、社会系统共同建构其基本的边界。一方面,清廉是社会系统对政治系统的"他律性评价",具有"他者"属性和"他律"价值。另一方面,清廉也是政治系统"自律性约束",具有"自我"的属性和"自律"价值。社会系统、政治系统共构清廉边界,其中,存在着失真整合、过载型塑、自滤固化、过滤失衡等典型风险。  相似文献   

5.
周宇 《求索》2012,(10):208-210
文化创意产业是融合文化、知识、科技、经济等多种元素的混合体,它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促进传统产业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有助于稳定经济,降低整体经济的波动性,它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朝阳产业。然而,在当下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困境,为摆脱发展困境,除产业自身需做出适当调整之外,政府作为产业政策的制定者,也理应扶助它摆脱困境,但同时,对于这一新型产业,政府又不能沿用过去那种强硬的行政管理手段,只能根据实际情况,按照现实的需要划定好自己的行为边界,做好宏观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7.
8.
罗筠 《理论月刊》2012,(1):173-175
近几年群体性事件在中国部分县域地区频繁爆发,凸显县政治理危机。本文提出边界的分析框架,认为在利益极为错综复杂的历史时期,有必要将农村群体性事件放置在特定的时代背景进行深入考察,农村群体性事件是县域社会边界秩序混乱诱发的严重的对立冲突,是地方社会发展非常态的表现。因此,有必要从县域的特质入手,从制度的层面构建合理的边界秩序,实现县域政治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9.
冯晨静  张丽敏 《人民论坛》2012,(20):192-193
媒体时代以文化多样化和价值多元化等为特征,为青少年提供和构筑了生长生活的新的话语机制以及认知与行为实践的逻辑机制。但是,这个话语和逻辑机制凸显着纵横交错的价值冲突。对媒体时代青少年文化价值的重构,需要从价值冲突走向价值整合。同时,作为媒体文化传播的重要主体,青少年需要从价值选择走向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10.
汪业周 《传承》2007,(8):82-83
贫富差距问题既是当代中国一个值得关注的重大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既然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就应当从政治的视角来认识,从政治的层面来解决。从政治哲学的视野,贫富差距问题具有天然的政治逻辑。在当前,如何在公正理念引领下合理确定政府—市场—公民社会的权力边界是控制和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认同的建构既需要认知民族的共同性,又需要认知民族之间的差异性,两者相互对应、彼此作用,共同构成了民族认同建构中极富悖论的二元对立认知模式。正确认知民族认同的同一性与差异性,建构民族认同的多元共存认知,则是走出民族认同二元对立认知困境的出路。民族认同从二元对立走向多元共存的认知演变,乃是建构各民族和谐共存的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为回答新世纪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 ,理论需要创新。理论创新的核心是坚持“三个代表” ,发展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民族文化 ,推进民族文化建设是理论创新、文化创新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变革民族日常生活方式达到民族社会内部要素的协调 ,促进民族和中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民族文化,在阐释与建构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惟达  魏东 《思想战线》2002,28(6):53-56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民族认同的强化,全球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民族文化具有时间特性,是一种持续的建构,取决于民族间性,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吸收异质文化的营养。文化的发展,也应该打破强势文化的普遍化倾向,确立文化发展的主体地位。当今世界,全球化为民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相似文献   

14.
动漫文化:不可小觑的青少年亚文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动漫是青少年中流行的亚文化,青少年这一文化选择充实了青少年闲暇时间。然而,由于我国动漫文化是一种以日美卡通为主要内容的亚文化,他的教育性与腐蚀性是并存的。本文通过对我国卡通文化流行原因及卡通文化特征的分析,对热流行的动漫文化进行了冷静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的是位于贵州省南部中黔桂交界一带苗族、布依族对当地动植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方式多样性的传统作法及在现代社会中所存在问题。文中通过不同历史时期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多元文化在生态保护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化格局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超越各民族界限,上升到国家整体层面的概念。民族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各民族能否和谐相处和发展直接关系我国的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因此,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处理要在一体性的基础上承认且创造积极条件,使各民族有利于朝着多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各社会主体和谐相处,社会安定,繁荣发展,才有助于我们国家安全的维护。  相似文献   

17.
郭凤鸣 《前沿》2010,(24):150-153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教育面临着较为突出的文化选择障碍,表现为:民族教育中民族语言的逐步失语;民族教育内容的悄然改变;教育大环境不断受到新生状况的挑战。既然这样,民族教育的文化选择就应以保护与传承民族文化为使命,以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素养为导向,以培育民族成员的文化自觉意识为根本。通过对民族文化的选择、编整和传播,教给民族成员辩证地认知、理解和诠释自身文化的角色与发展,调整心态,尊重与借鉴他文化的经验,与他族积极互动,相互走进,共同建构一个和谐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8.
音乐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在劳动、生产、娱乐、生活过程中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流行歌曲,由于其形式简洁、语言活泼生动、表达形式简单而受到青年人的普遍喜爱。当代的流行歌曲,对青年既有积极影响,同时也有消极影响。本文研究了将民族元素融入流行歌曲的形式与方法,并且剖析了融入民族元素的流行歌曲对青年一代的影响,倡导社会利用青年对流行歌曲的喜爱,拓展对他们积极影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青年身份认同本质上是文化身份认同,核心是价值认同。作为一个建构过程,青年身份认同包含"认异""求同""聚类"三个环节,内涵自我身份认同、群体身份认同、文化身份认同的逻辑统一。微空间作为当代青年公共表达、日常交往、文化娱乐的重要场域,深刻影响青年的话语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微空间中多元冲淡主导、动态多于恒常、形式高于内容,使得青年身份认同度明显低于现实社会,出现方向感弱化、无力感滋生、价值感模糊的身份认同危机。聚焦微空间中青年身份认同建构,需要吸纳微话语,强化微叙事;融合微媒介,改善微传播;建构微文化,提升微引领。  相似文献   

20.
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信息时代的产物,与传统的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相比,具有鲜明的特点.网络文化一方面加速了青年道德社会化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当代青年道德行为的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