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中国大规模出现"飞地经济",这种合作对于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促进区域之间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尽管目前"飞地经济"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地方政府积极倡导的一种经济合作形式,但其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仍面临总体规划缺失、利益划分机制不足等多治理困境,这些问题影响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有效克服"飞地经济"合作困境必须完善相关的顶层设计,进一步理顺"经济飞地"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开发运作方式,确定稳定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地方政府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飞地经济”内涵和“飞入地”选择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构建了“飞入地”选择评价指标体系;以淄博市为例,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法和加权TOPSIS法,进行淄博市发展“飞地经济”的“飞入地”选择,通过测算梯度转移系数,对重点产业的领域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3.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城市群府际竞争与合作直接关系到区域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当前城市群政府存在过度竞争与合作不足的问题,通过从行政区体制、地方利益、考核机制等方面探析现存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提出了城市群府际治理模式,并从价值理念、法律法规、组织机制、社会资本和协调体系等方面来构建城市群建设的府际治理模式。为实现城市群政府间的良性竞争与互利合作,走向府际和谐,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有效进路。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方政府的经济主体与利益主体地位的形成,在不同程度上调动了各地方政府发展地区经济的积极性。这种积极性根植于地方政府之间以及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之间利益的差异性中,经常演变为政府间的竞争性行为,继而对地区差距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将地方政府竞争因素分解为财政分权、转移支付、区域市场发育、地方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优惠政策、地区资本形成和区域人口流动七大因素,利用各分解因素的替代统计指标,可以初步判断地方政府竞争对地区经济差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5.
多元利益主体间的非均衡博弈是引起中国式邻避困境的主要根源。在邻避效应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周边公众和社会群体为代表的不同利益群体间相互博弈,形成多重利益冲突和“囚徒困境”。因此,诠释多元利益主体的价值偏好和利益诉求,并剖析多元利益主体博弈行为逻辑演变机理,通过完善利益共识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利益补偿机制的路径,实现“不合作博弈”向“合作博弈”转变,利于有效化解邻避困境,推进社会基层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东盟在成立时曾提出要加强东南亚区内经济合作,但发展至今,东盟内部的经济一体化水平仍然很低,其限制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政治合作才是东盟合作的真正动力,地区内经济合作偏于强烈的象征意义;二是独特的“东盟方式”——追求国家利益,成员一致和政治合作“三位一体”日益成为阻碍经济合作深化的绊脚石;三是东盟国家高度依附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减弱了地区内贸易和投资的动力。东盟只有通过利益协调、制度完善和发展模式转型“三管齐下”,才有可能保持自身在东亚一体化中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蓝黄战略是山东半岛和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的国家级重大战略,自实施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效。但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需要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密切合作。传统的行政区划带来的体制性障碍使得地方政府在协作中面临诸多困境。借鉴国内外地方政府协作的有益探索,完善蓝黄“两区”中地方政府协作法律法规,建立区域统一协调组织机构,构建地方政府之间的契约理念,实现区域内网络化治理,是促进蓝黄战略进一步发展的路径趋向。  相似文献   

8.
贫困治理离不开多元主体的参与,但是由于利益诉求差异以及工作分工的不同,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张力一直存在,导致贫困治理陷入困境。基于贫困治理的多元价值诉求以及农民合作经济思想的渊源与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贫困治理在价值取向上具有耦合性;武陵山片区贫困村产业扶贫实践案例表明,通过在政府主导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整合农村生产资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企业合作共赢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主动培育内生动力的策略,有效地实现了政企协同。  相似文献   

9.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之下,地方政府既缺乏利益基础与独立权力,又缺少制度创新的积极『生与主动性,由此而导致制度僵化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低下。因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存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社会民众之间权利及再整合过程。在此过程中,地方政府也将得到相应权利。本文基于此,阐述了地方政月手行为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在区域经济若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如何规范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棘手问题和相互依赖的增加凸显政府间合作治理的现实需要。不过,行政分权、财政分权和晋升锦标赛体制意味着地方自主性增长与区域协同发展之间的紧张。深入行政体系内部挖掘区域政府间合作的真实过程和内在机理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央政治权威旨在打破地方保护主义的体制藩篱;地方高层通过“政治表态”积极回应中央的战略部署;地方中层因不变的压力型体制和目标责任制依旧关注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地方基层在目标责任体系中存在支撑能力不足问题。结果,地方政府和政府部门主要根据成本收益分级分部门响应。为提升政府间合作的有效性,相关的改革选项包括根据城市功能定位建立差异化的政绩考核和区域财税激励兼容机制,明确将区域协同发展的职责赋予特定政府层级,建立多样性的非正式制度以积累政府间合作的信任资本,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治理土地财政:一个公共经济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财政是地方政府在特殊转型时期受财政分权、地方竞争等多重因素影响而实施的维护自身利益格局的理性选择行为,对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产生多方面深远影响。本文在运用公共经济理论阐释土地财政成因的基础上,提出治理土地财政的公共经济框架:优化公共财政体制,促进政府间事权财力再平衡;壮大地方公共收入体系;推进公共预算改革;建设公共经济治理型政府等。唯有如此,中国才能真正走出土地财政泥淖,实现包容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实现北部湾城市群政府合作,需要通过树立“共赢”、“协同”、“共同治理”的新观念,提供北部湾城市群政府合作的领导会晤制度、利益协调制度,加速北部湾城市群一体化进程等措施来提高北部湾区域经济的政府合作效率。  相似文献   

13.
虽然合作博弈论的发展落后于非合作博弈,但是合作博弈的实用性逐步得到了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合作博弈的简单模型来阐述区域经济中地方政府合作的困境和合作的价值,进而提出了解决地方政府合作困难的办法,以建立协作组织以及利益分配合理化,保证合作过程的完整性来完善和促进政府合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地方政府宏观调控主要手段的地方立法由于各地方利益间的相互冲突而不能进行立法合作,致使区域经济各地方间存在恶性竞争等不利现象,使区域一体化迟迟难以实现。博弈论研究决策主体行为发生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以长三角经济区域为例,将博弈论引入我国经济区域内地方间立法,可以建立创设性立法构架,指导其协作性立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国地方政府之间经历了由竞争走向协作,再由协作到合作的曲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和矛盾并存,也曾经走入将协作视为合作的误区。协作以首先满足本地区的利益为出发点,因此,在地区间合作的过程中就会产生许多不可避免的矛盾,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最终会实现整体和地区利益双赢的局面。因此,找到地方政府间合作的新路径,是实现地方政府关系转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从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出发,论述了在区域生态风险治理过程中不同利益动机及其博弈行为,具体来说是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和企业与公民之间的博弈。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生态风险治理需要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和中央政府的适度干预,同时需要政府加大对存在潜在生态风险的企业进行规制和惩戒力度,提高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跨界水污染的治理并不是单个地方尤其是单个地方政府所能完成的。传统的基于行政区划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方式已经陷入了困境,进而催生了区域公共管理这种崭新的治理制度安排。这种治理方式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观念的创新、制度环境的创新及组织安排的创新。各地方政府必须要以公共问题和公共事务为价值导向,积极发挥第三部门的作用,进而建立起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协调、伙伴关系、双赢或共赢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进程中,政府承担着重要职能。但是,由于对合作经济组织认识上的误区,导致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在扶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问题上,要么”过度热情”;要么”过度冷漠”,制约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为此,政府应当优化其行为,加大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扶持、加快合作经济体制的创新、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对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规范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当下,地方治理的多元空间中存在着“治理盆地”现象,主要体现在治理“落差”、主体、网络、资源、利益、结果等诸多方面。显然,这些现状是地方治理失效的具体表现,并导致地方治理的低效化、失衡化、极端化。利益主导、利益封闭、利益共振、利益非均衡是三重困境产生的原因,因此应以利益关系调整为突破口,寻求破解之道,消除地方“治理盆地”现象,推进地方治理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浅谈地方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地方政府之间既不是相互对立,也不是互相取代的关系,而是一种良性双向互动的合作伙伴关系。地方政府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良好互动关系没有形成的原因是全方位的。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有效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