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与法治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型时期的中国正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甚至酿成社会的动荡。当前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在应对社会转型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只有毅然选择并实践法治,才能妥善协调和消解社会矛盾,实现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社会的转型问题,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交为一个现代性社会.中国的现代性是从西方引入的,相对于西方而言,我们的现代性只是刚刚起步.而中国要步入现代文明社会,现代性是我们的唯一选择,可见,研究现代性对中国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但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却一直遭到质疑。对于中国这一急剧变化中的大型社会如何既实现了经济腾飞又保障了政治体制的基本稳定这一事实,西方现代化理论和政治发展理论似乎很难解释。本研究从社会转型与国家治理的理论视角,来解释中国的这一经验性的范例,并从现有政治体制的特点来推论政治体制改革可能推进的领域和内容。通过渐进持续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依然是中国面对社会经济转型重大挑战的重要策略。在维护国家治理体系基本稳定的基础上,适应性民主改革和责任型政府体制改革才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一直相对平稳地进行,这主要得益于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作用。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为当代中国的经济转型指出了发展的方向,奠定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民主法制思想为中国实现依法治国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实现现代化指出了根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传统计划经济社会向现代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必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社会问题,从而对中国的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提出独特的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解决这些特殊问题的优势,是适合当代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时期和谐问题尤为突出。中国社会转型极其复杂,在纵向上是双重叠加,即在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也开始了向信息社会的转型。在横向上是多重复合,不同地区经历不同的转型。中国转型中产生巨大社会制度冲击和价值冲击,尤其是城市化和市场化的冲击。中国的和谐建设既要重视传统转型中的制度建设,又要重视现代转型中的价值建设。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12)
以1840年鸦片战争为起点,在西方强有力的枪炮之下,中国社会在外界军事力量的冲击下进入充满诟病的近代社会。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面临的问题不断,中国新旧思想冲击加之中西方的观念不同,使得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步履沉重。在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不仅有外来殖民者的阻挠,更有中国社会自身的问题。故此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问题提出一些思考和见解。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法的价值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性的合理性生存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法的阶级统治性的对抗性将逐渐被法秩序性的和谐取代,而这种和谐是每个独立的个人所必需的,而阶级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将终结其历史使命,在中国和世界的交往中,尤其在意识形态生活化中法将消解其统治阶级意志的特征,中国法的价值将立足于个性生存的指向,促进和谐社会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推动中国社会进入了新的转型时期。这种社会转型的生动实践愈益深刻地昭示着这样一种发展的内在要求,即市场经济启动的社会转型,不仅包括经济体制转轨,实现经济增长这个根本任务,而且内蕴着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发展这一历史性任务;社会转型所要达到的目标,不仅是经济上的日益富有,而且是政治、文化上的高度民主和文明。  相似文献   

10.
正从古至今,中外哲学家们都把人的生存及其命运作为关注的焦点。生存方式的变迁与哲学研究主题的转换有内在联系。就当代中国而言,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建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话语体系,建构"面向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迫切需要我们关注中国社会整体转型背景下"中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转型期兴起的中间阶层是现代化价值观的积极主体。他们会使中国由传统而现代,因为传统文化而有尊严,因为现代性而有力量。中间阶层对职业有着积极的坚持与笃敬,将推进与培养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2.
从行政系统与行政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看,行政发展是行政系统随着行政环境的变迁,改革与创新行政体  相似文献   

13.
对于当代中国正在加速发生着的社会转型,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最佳分析工具,它能从整体上深刻揭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内在规律,即在经济社会形态领域,主要是由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型,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和发展模式的转换与重构;在技术社会形态领域,则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现代化。这是一种"双重转型的特殊组合"。社会主义与现代化的结合,是当代中国转型的"普照之光"。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技术促进社会转型的过程是促进社会文化、社会认知、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制度等的变革过程。大数据技术革命促进中国社会转型存在的不足表现在大数据技术革命还没有形成数据文化,企业、政府和民众对大数据技术认知程度低,大数据技术革命引起的产业化和就业率比较低,大数据技术革命引起的制度变革不明显。为加快大数据技术促进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我们必须加快人文社会科学对大数据技术的研究,提高政府、企业和民众等不同群体的认知水平,加快大数据产业化进程,加快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5.
与中国的经济转型相比,中国的社会转型远不如前者成功,存在许多值得争议之处。为此,首先需要明确社会转型的四个前提约束条件。在这样的前提约束条件之下认识中国社会转型的具体目标模式,就需要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做进一步的理论探索。其中一个关键是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事业的性质,前一段社会转型出现重大失误的主要原因就是沿用经济转型成功的理念指导社会转型,由此出现了重大偏差,忽略了社会事业自身的三种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一、新时期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青年的分化整合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最根本的变化是由总体型的社会向分化型的社会转变,这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进而使数十年来的农村小农经济的社会结构发生剧烈的分化,新的角色群体与组织大量涌现,如乡镇企业家  相似文献   

17.
殷燕 《学理论》2014,(1):113-114
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三特征出发论述了其对社会转型时期的文化冲突的重要作用。在当今全球一体化社会,西方外来文化的侵入使我国文化消极发展出现阻碍时,我们遵循以新民主主义文化是党文化建设思想的基线为原则,创造既带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特点、与时俱进、既立足本土又面向全世界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8.
近一段时间,深圳的报章上登载了几条有关提高管理效率的消息:有两家银行为减少储户排队等待的时间,方便储蓄,吸纳存款,推出了对储蓄员实行限时服务的新措施,每一笔小额存取款服务必须在两分钟内办妥,大额存取款必须在五分钟内办妥。凡超过时限而被储户发现者,扣发当月奖金,邮局有些分局也已推出过类似的限时服务措施。这些措施推出以后,深圳的居民感觉到,过去困扰深圳人的储蓄难、用邮难确实已经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这些方面的服务效率已经大大提高了。探究一下银行与邮局提高工作效率的措施,无论是从管理学理论还是从既有经验…  相似文献   

19.
郝洪 《民主》2007,(10):13-13
患污染重症的云南滇池有了新的"治疗"方案——有消息说,9月11日,云南省首次对外披露了《滇中调水工程建设规划》,设计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视域下法治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这既是社会发展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问题多发期.无疑,正是这种机遇和挑战的并存把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推向更为凸显的位置,其角色的定位、职能的革新、行为方式的规范以及执政理念的转变再次进入民众视野,成为热议话题.当代中国转型期呈现出的诸多社会问题恰似一个多棱体,折射出构建法治政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显然,内涵诠释、行政生态以及政府回应,是考量当代中国法治政府构建不可或缺的要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