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是近代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面临的任务。进入上个世纪20年代以后,几种政治力量先后在闽西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以变革旧的土地制度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这其中有共产党领导开展的土地革命,有十九路军实施的“计口授田”,有闽西地方实力派傅柏翠搞乡村建设推行的分田运动,有国民党推行的“扶植自耕农”运动。因为改革造成了土地制度数易,也使闽西的土地关系变得复杂化,构成了中国现代土地关系史上的一个特殊篇章。通过对上述土地改革的原因、方法步骤、性质及效果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成效最显著、影响最深远,它不仅影响到闽西后来进行的土地改革,甚至直接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2.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在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的闽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闽西具体情况相结合,领导闽西人民进行了一场以变革旧的土地制度为内容的改革试验,妥善地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创造性地制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土地政策和法律制度,为我党土地革命路线的形成和土地法律制度的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1929年到1930年,红4军在闽西开展土地革命,给农民分田,建立工农民主政权。不久,国民党军队又打回龙岩等地,从此以后,闽西变成游击区,红军、白军、第三种政治势力互相角逐,土地占有关系复杂多变。此后20年间,闽西几县土地占有关系发生了什么样的具体变化,迄今尚无专文论述,似乎是个“盲点”。本文根据笔者所接触到的资料,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索。一、闽西土地革命和国民党反攻倒算闽西包括龙岩、永定、漳平、长汀、上杭、武平、明溪、清流、宁洋、连城等10县,这些地方丘陵连片,土地贫瘠,农民丰年可以自给,歉年则外逃谋生。闽西虽然土地瘠薄,但…  相似文献   

4.
1929年春天,毛泽东、朱德同志率领红四军入闽,革命风暴席卷整个闽西。在很短的时间里,闽西农村出现了分田分地真忙的大好形势。龙岩、永定、上杭、长汀、连城的50多个区,600多个乡,纵横300多里的范围内,约有80万贫苦农民得到了土地。一直到全国解放,龙岩县还有不下20万亩的土地,永定、上杭也有部分土地革命时期分给农民的土地,始终保留在翻身农民的手中。这是全国罕有的奇迹,也是闽西红旗不倒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这里,古田会议永放光芒,《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不朽篇章点亮了中国革命的灯塔……这里,率先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下大力气治理水土流失,将浊水荒山育成绿水青山。这里,是习近平同志时常牵挂的地方:在福建和中央工作期间,他先后20次来到这里,亲自擘画发展蓝图。这里就是地处福建省西部的龙岩市,通称闽西。在奔向幸福的道路上,"听党话、跟党走"红色基因早已深深根植于闽西人民的血脉。奋进新时代,闽西老区人民传承红色基因,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土地革命时期,形成了一套比较正确的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它的内容概括起来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削弱或限制富农,保护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闽西土地革命的实践,为这一路线和政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闽西苏区是实行土地革命较早的地区,也是我国十年内战中坚持始终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闽西苏区土地革命是中国土地革命的一个缩影.本文试图对闽西苏区土地革命各个阶段的政策演变,进行简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在土地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执行着一条“抽肥补瘦”的土地分配原则,它有效地保证了赣南、闽西土地斗争的顺利进行,对全国土地运动的深入开展起了重大的作用。范华同志去年发表的《论闽西土地革命时期富农政策的演变》(以下简称《范文》)一文,对中国的土地革命特别是闽西的土地斗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看后很受教益。  相似文献   

9.
70年前,毛泽东在闽西南阳“龙田书院”主持召开了红四军前委和闽西特委联席会议,即“南阳会议”。这次会议总结了中共闽西“一大”以来闽西土地革命、政权建设和武装斗争等方面的经验,对闽西土地、经济等政策作了重要的修改和补充,对政治、军事等问题作出了新的重要决定。“南阳会议”是闽西人民革命史上一次有重要影响的会议,它不仅对当时的革命斗争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我们今天的工作也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929年7月在上杭县蛟洋召开的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展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大会对于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中国革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原耕为基础,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的农村土地政策,是正确的,不能把它视为绝对平均主义。一“抽多补少”按人口平均分配,是邓子恢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靠群众创造出来的成功的分田经验,并且得到了检验和肯定。1928年,闽西永定暴动后,成立了永定县溪南区苏维埃政府——闽西最早的工农民主政府。当时的中心任务除了领导革命战争外,主要是没收土地和分配土地。因为当时田契借约  相似文献   

12.
闽西苏区是实行土地革命较早的地区,也是我国十年内战中坚持始终的少数几个地区之一。因此可以说,闽西苏区土地革命是中国土地革命的一个缩影。在这一时期,特别是在红军撤离苏区举行长征之前的七年中,闽西党组织领导苏区人民积极开展土地革命,总结了宝贵的经验,有些经验在我国土地革命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但由于这是一次自古未有的革命运动,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难免因为经验不足或各种错误认识而遭受挫折。  相似文献   

13.
1947年7月至9月,全国土地会议在河北省的平山县西柏坡召开。这是我们党历史上有关土地问题的一次最重要会议,是我国土地改革运动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会议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成为一面彻底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旗帜,有力地促进了全国波澜壮阔的土改运动,有力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在全国土地会议召开55周年之际,我们分几次连载李昌远同志的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闽西是一块叱咤风云、成就英雄的红色土地:闽西是一个彪炳青史、光照千秋的革命圣地。翻开中国革命史,闽西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早在五四运动前后,马列主义就开始在闽西传播,此后,邓子恢、张鼎丞等一批进步知识分子在风雨如晦的岁月里,为光明的前景奔走呐喊,将革命的火种传送闽西的崇山峻岭,建立了地方党组织,东肖后田暴动打响福建工农武装暴  相似文献   

15.
由于土地革命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特别是在初创时期的重要性,中共闽西一大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大会召开之前进行的为期10天的调查,土地问题是其主要内容之一。会议通过的《政治决议案》以专门的篇幅分析了闽西6个县农村各阶级的土地占有状况:占人口不足5%的地主阶级占有85%的土地,而占人口90%以上的雇贫农和中农占有的土地还不足15%:田租剥削十分严重,高达收获量的60%至80%。  相似文献   

16.
中国土地革命中的富农问题,是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对富农采取什么政策,不只是对待富农本身,更重要的是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方面的方针政策和党在农村的阶级政策,它关系到土地革命能否顺利进行的重大问题。作为二战时期中国土地革命一个缩影的闽西土地革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因此,研究其这一时期关于富农政策的变化,总结经验教训,无论是对于昨天,还是对于现在、将来,都是很有必要的。因此笔者试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1929年7月,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由毛泽东同志亲自指导”,①在福建上杭县蛟洋召开。“此次代表大会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它为闽西党和闽西人民制订了明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引导闽西革命胜利地发展”。②使闽西革命根据地成为全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中共闽西“一大”在闽西党史上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全国党史上也是引人注目的一页。毛泽东、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把马列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制定了巩固与发展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正确路线和政策,体现了正在形成时期的毛泽东思想。研究毛泽东与中共闽西“一大”,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本文拟论述陋见。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著名的红土地作家张惟先生推出了他的新作<血色黎明>.这部厚重的历史小说,是以闽西红土地为中心,全景式叙述25年中国革命历史的英雄史诗,也是一部有着鲜明艺术特色的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9.
解析土地财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财政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形成土地财政的内外因是什么?土地财政的走向如何?中国土地协会副理事长黄小虎的文章《解析土地财政》认为,近年饱受诟病的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一种工具,其实曾经对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发挥过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积弊亦深,且已成为今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20.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红军是党在领导农民暴动武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第四纵队作为闽西最早的正规红军,在游击战争中得到迅速发展.从第四纵队发展到第十二军、二十军、二十一军3支地方主力红军,成为发展和巩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支柱,在李立三、王明两次"左"倾错误的困境下,闽西红军艰难奋进,并将武装力量保存下来,投入到抗日战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