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当夜幕降临,浙江金华的老百姓便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到市区人民广场、施光南音乐广场和樱花公园席地而坐,享受免费广场电影夜市的乐趣。只要不刮风下雨,这里一年365天每天都放映1—2部健康的影片供群众免费观赏。一、政府搭台。去年,金华市委宣传部在调研后提出:发挥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的作用,举办广场电影夜市,免费向民众长年放映健康电影。放映经费由企业承担,企业获得广场电影夜市的冠名权和企业形象宣传权。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进行广场电影夜市管理,负责出资企业的选定,审查影片内容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内容,审查出…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年代,苏联进步电影已开始在中国广大解放区放映。因为没有译成中文,观众只能通过幻灯字幕或放映员用土喇叭的讲解来了解影片中人物的道白内容,远远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译制片的出现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武训、电影《武训传》及建国初期开展的批判王善中1951年春,电影《武训传》上映,影片赞扬了“武训精神”。不久,该电影在全国范围内受到批判,连武训本人也未能幸免。然而,当时那种群众运动式的批判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何看待这部电影和武训本人的问题,以至于几...  相似文献   

4.
追溯1958年电影“大跃进”历程,最为显著的特点,是与中央发动和实施“大跃进”部署紧密关联,可谓亦步亦趋。 这一年5月25日至31日,文化部电影局召开全国电影事业“大跃进”工作会议,确定了电影局局长王阑西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小组会上提出的“省有制片厂、县有电影院、乡有放映队”的“跃进”目标,还规定到1962年生产故事片150部,1967年计划增加20部至25部。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把中国电影事业发展成为世界上电影事业最先进的国家,在事业规模、影片数量上赶上或超过美国。并决定各省、市、自治区当年均开始生产影片。会议还决定将发行权下放,在5年内发展电影院2000座,农村放映队18000个。  相似文献   

5.
20世纪50年代,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过一部脍炙入口的电影《海魂》。影片放映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海魂》是新中国第一部海军题材的故事片。该片的故事情节,取材于人民海军第一代指挥舰“南昌”号一段不同寻常的经历,并且影片中有很大一部分镜头,就是在“南昌”舰上拍摄的。  相似文献   

6.
努力奉献美好的精神食粮简评八部优秀国产影片胡家龙1997年是我国电影创作生产奋进的一年。广大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积极投身“九五五○工程”的艺术实践,拍出了一批思想艺术质量较好、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影片。《大进军———席卷大西南》、《非常...  相似文献   

7.
易凡  紫卉  刘伟 《党史文苑》2008,(8):22-26
进入1976年冬天,可看的电影一下子多起来。在此之前,除了样板戏,银幕上只有《南征北战》、《地雷战》、《地道战》等几部故事片,数量可怜,反复看的结果是让孩子们几乎背下了影片的全部台词。突然之间,一些部队大院冷寂多年的礼堂热闹起来,白天晚上都在放电影。因为跑片子,随时通知随时去看,三更半夜爬起来也是常有的事。据说都是还未解禁的影片,只能在内部礼堂放映。  相似文献   

8.
张秀梅 《党史纵横》2010,(11):17-20
近半个世纪前,一部描写抗美援朝那气壮山河的战争史诗的电影,塑造了一个已经牢牢植根于我们这个民族血肉的经典英雄形象。影片主人公王成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声:“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整整震撼了几代人的心灵。一部优秀影片的魅力,就在于它蕴含着一个民族的伟大精神。这部电影名叫《英雄儿女》。  相似文献   

9.
精神的凯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观感●李英姿《离开雷锋的日子》是一部表现当代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的影片,在国产影片与外国大片竞争中,创电影票房近年最高水平,受到不同层次人们的喜爱。这一方面表明影片满足了观众对艺术的审美需求,同时也表明,充溢于影片中的...  相似文献   

10.
抒写时代风云振奋民族精神喜评︽大转折︾等四部影片□胡家龙一年前,在长沙召开的全国电影工作会议上,中央提出了繁荣我国电影事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确立了实施电影“九五五0工程”的精品战略。一年来,广大电影工作者积极认真贯彻长沙会议精神,注重社会效益、弘扬主...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革命历史题材的经典老电影被称为红色电影。一部好的电影之所以成为经典,除过思想主题反映时代精神、故事情节扣人心弦、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外,其精彩的插曲以优美的旋律和脍炙人口的歌词也为升华影片主题增色不少。  相似文献   

12.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  相似文献   

13.
影片《公仆》用电影的语言,让一位可亲可敬、有血有肉的好公仆谷文昌穿越数十年的时空,来到人们面前。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同志观看影片后,高度评价了《公仆》对老党员谷文昌辉煌形象的成功塑造,  相似文献   

14.
日前,《绝命岛》《密室之不可告人》等影片扎堆上映,出品方均声称影片首周票房过千万,成为低成本影片的黑马。但是,看过电影的一些观众却惊呼,今年最烂的电影诞生了,  相似文献   

15.
春紫 《党史纵横》2013,(10):50-52
反映抗美援朝战争惊险战斗故事的优秀影片《奇袭》,在当年可是家喻户晓。影片一经播放,在社会上就获得了如潮的好评。特别是影片的主角——英雄的侦察连长“方勇”形象深入人心。其实电影《奇袭》所反映的故事是发生在朝鲜战场上的真实故事,侦察连长“方勇”的原型人物就是时任38军侦察科副科长的“张魁印”。  相似文献   

16.
1950年底,由孙瑜编导、赵丹主演的电影《武训传》在全国公映。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一年之后,针对这部电影竟掀起一场全国性大批判,该影片随之被禁止上映,成为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也是共和国历史上第一次掀起的对文化作品的大批判。孙瑜作为《武训传》的编导,亲历了《武训传》拍摄和被禁的前前后后……  相似文献   

17.
以往的一些“主旋律”电影之所以选择免费放映,有时候是因为担心充斥着说教味道的电影内容难以吸引观众.收费放映更会乏人问津。然而《建国大业》用事实证明,“主旋律”电影也能好看。有人估计它的票房最终将突破4.5亿元。这部电影的实际投资未超过4000万元。成就《建国大业》高票房的除了高人气,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高票价。该片的高票价引来不少争议:有舆论质疑该片扛着“爱国”的旗帜大规模地“吸金”;也有舆论认为,既然是“爱国”影片,应该免费放映,免费放映更易让人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2,(20):14-17
在美国“9·11”事件满11周年的那天,中东地区因为一部诋氐毁伊斯兰先知的美国影片而闹翻了天,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在班加西死去,令全世界为之震惊。这场始料未及的反美浪潮从利比亚和埃及发端并迅速席卷全世界60个国家,其蔓延面之广和暴力程度是史上罕见的。  相似文献   

19.
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广电局、青海省文联、青海省残疾人联合会、青海省教育厅、青海省福利彩票发行中心、西宁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电影故事片《无手老师》与广大观众见面了。作为我省第一部上院线播出的影片,《无手老师》的公映,标志着青海院线电影零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陇原快递     
《党的建设》2011,(10):43-43
9月1日,“西部星光2010—2011中国电影推动力人物及影片”揭晓典礼在青海省贵德县落幕。我省飞天农村数字电影院线有限公司获“中国电影发展营销推动力电影院磐”奖。这是西部地区电影院线中首次获得这一重要奖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