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人人都知道,托夫勒是举世闻名的《第三次浪潮》一书的作者;但有谁知道,他的一份秘密报告,竟挑起了一场“世界大战”呢?七十年代初,著名的未来学家  相似文献   

2.
霍寿喜 《工会博览》2013,(35):42-42
这应该是好几年前的书了,但内容一点也不“旧”。因为这几年间,我读过许多写官场的小说,也读过许多年轻人唱主角的小说,但“年轻人在官场”的小说却读的不多,也不容易读到——这也是我再读一遍《我与上一代人的战斗》的动机之一。如果说我第一次读罢的感觉是“真实,太真实了”,那再读这本书,就感觉书中的许多人物都似曾相识(有重复阅读的原因),有的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这就是小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魅力所在了)。  相似文献   

3.
开心酒吧     
《工会博览》2006,(22):42-42
现在流行一种幽默方式叫做讲“冷笑话”。说起冷笑话的起源有这么个故事:小企鹅有一天问他奶奶,“奶奶,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当然是企鹅。”小企鹅又问爸爸,“爸爸,我是不是一只企鹅啊?”“是啊,你是企鹅啊,怎么了?”“可是,可是我怎么觉得那么冷呢?”有点无厘头,有点无聊,说的好听一点,有点后现代主义。现代人讲那些原始的笑话讲的腻了,听的烦了,就想出了这些冷的东西了。冬天到了,说几个冷笑话给大家听,不知道您适应不适应……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就是“上帝”,这在商品社会里是公认的。“上帝“有权了解新购买商品的特性,有权选择商品,一句话,有权决定商品的存在。然而,“上帝”是不是常常拥有这些权利呢?那就另当别论了。“尚方宝剑”在何方  相似文献   

5.
一个大学生在招聘会上说:“我拿着一麻袋钱去上大学,换来了一麻袋书;毕业了,用这些书去换钱,却买不起一个麻袋。”我们能感觉到这位大学生的情绪,他在用俏皮的方式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现实:知识是无用的。至少目前是这种感觉吧。  相似文献   

6.
刘晓庆出名后写的第二本书叫《我的路》,在书中她写了一句后来流传颇广的“名言”:“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难在什么地方呢? 记者们要追踪你和新情人的隐私,走在大街上要戴上墨镜,签名签得手都发软……诸如此类。一方面,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要捧得你出名;另一方面,捧得太热乎了、记者追得太急了,又惹得你烦——这大概是许多“明星”的心态吧。大概是去年,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宋丹丹的一席话,也是“说难”的。不过宋丹  相似文献   

7.
近日,湖北、湖南、山西、新疆等多地刮起一场“治庸”、“治懒”、“治散”的官场整肃风暴。湖北不仅开始了“治庸问责”行动,还专门设立了“治庸办”,来治理官场中吃、拿、卡、要等50种不良行为,以及得过且过、业绩平庸等10种“庸病”。湖南也专门出台文件,规定了对机关工作人员需要问责的行为及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1999,(5)
一段吋间以来,北京科利华公司斥巨资为《学习的革命》一书做广告一事成为传媒关注的热点。有不少中国学者和记者斥责科利华的行为是一种“炒作”,要对这本外国人写的书说“不”。《学习的革命》一书也许并非经典,但比起那些摊派性的书报刊,比起那些整日热衷炒作艺人艳事的传媒,无论怎么说都是一种进步。对这些东西,没人说“不”;对一个公司自掏腰包在中央电视台黄金吋间打广告传播学习观念,反而要说“不”——这倒是一件咄咄怪事。本刊编发的这篇文章,意在证明,我们急需向一个“学习的国家”、“学习的社会”迈进,而不是咬文嚼字地对“学习”说“不”。  相似文献   

9.
李晓 《工会博览》2010,(14):47-48
前不久,我在官场的朋友余局长向我诉苦说,李兄,我吃什么东西也不香,患厌食症了。 余局长当官已经20多年了,在官场算是摸爬滚打的“老油条”了。  相似文献   

10.
1983年12月的一天,广州街头出现了六辆带着特殊任务的汽车,这些汽车停在工厂门口,停在省轻工厅、机械厅。车上下来的人两人一组,先后对机关干部、男女工人、老人、儿童问:“你喜欢吃零食吗?”“你喜欢吃什么口味的东西?”“你喜欢喝什么汽水?”“你喜欢什么颜色的汽水?”“你喜欢价格便宜的汽水?”“中等的?”  相似文献   

11.
1992年2月16日,即苏联解体后仅隔半年,俄罗斯激进派周报《莫斯科新闻》就称,俄罗斯出现了“新共产主义运动”,共产主义“幽灵再度在俄罗斯游荡”。现在又事隔两年多,俄“新共产主义运动”的现状如何呢?它的发展趋势又将是怎样呢?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记得有首儿歌里这样唱道:“妈妈、妈妈是一本书,一本很好的书。……”是的,妈妈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记录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也记录了妈妈的过失与不足。这本书,伴随着孩子一天天成长。孩子的一生都在读着这本书,妈妈也在不知不觉中用自己的心灵和行动写着这本无字的书。那么,本文中所要记述的三位妈妈又是如何书写她们自己的这本书的呢?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1999,(11)
沉浸在财富论坛数日后,终于有一段时间来消化厚厚的两大本采访记录和近一尺高的各种资料。我是一个采访者,但假设有人要采访一下我,要我归纳一些“印象最深”的东西呢?姑且来一番“夫子自道”,也算是《南风窗》视野中的“财富论坛之最”吧。 ○论坛最有价值的成果 用国务院新闻办主任赵启正的话说。“使跨国公司对中国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我们知道,“新官上二任三把火”这个典故源下三国演义。这个上任之后一口气就放了三把火的新官,就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相似文献   

15.
过时老板     
广州,辞旧的爆竹声震霄汉。谁料未几,曾身价不凡、当过上宾的桃花已弃在路边了。正如苏轼所云:“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过时了的东西,谁会喜欢? 偏是广州人多怪念头,明日复明日地盼来那“过时老板”。何谓“过时老板”?有个朋友,那天正吃晚饭,门铃响了,来了个龙门口音的青年。“要处理旧电器吗?我议价收购。”查查证件,认准并非强盗,朋友才放“收买佬”进门。一台17吋的三洋牌黑白电视机,外加尘封了的单喇叭收录机,作价560元,成交了。第二天,朋友抱回了崭新的18吋彩电。“一直想更新换代呢,但并非富翁,黑白机弃之可惜,只好将就到昨天。”龙门青年临走留下话语:这种过时却无残疾的东西,拿回山城售出,乡民还满欢迎的,生意人嘛,赚点茶水  相似文献   

16.
最初吸引我的是书的副标题“华尔街的12个经典故事”.对于金融,实际操作我一点儿都不懂,可是我看过《华尔街》《华尔街2》《华尔街之狼》这些电影,隔靴搔痒半懂不懂一些金融的运作.然后我又看到比尔·盖茨、巴菲特都推荐这本书.比尔·盖茨甚至说,这是他读过的最好的商业书.我就想:理由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7.
陈统奎 《南风窗》2008,(2):26-29
有人说:"张新实是被迫身披两张皮,前任仇和被提拔表示上级对宿迁工作的肯定,他不能否定必须继承,然而一直跟着前任的调子走是官场大忌,久了会被视为‘跟屁虫’,因此他必须创新,拿出新政绩。"但张则认为,自己作为仇和时代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执行者,为什么就不能继续坚持被证明是对的有效的路呢?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个敏感的问题,也是中国体育记者们一直不太敢涉足的“禁区”,然而,你不说,并不等于就是没有。“假球”,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让球”“球场作弊”,国际足球比赛中已经屡见不鲜,中国足球队在“冲击亚洲”的进程中,便曾吃尽了“假球”之苦。那么,国内呢?国内的足球联赛,有没有“假球”现象?足球“秋季交易会”一场高水准的国内联赛,球迷们情绪激动地在看台上又吼又叫,一场球下来,愤怒的球迷纷纷对着球员们叫:“笨蛋,饭桶,你们怎么打得这么糟?!”一个队员被骂得忍不住了,小声对记者嘀咕:“他们才是笨蛋呢,花钱买票,又跳又叫,却不知道比赛结果早已商定好了。”类似情况并非仅仅出现在一场比赛中。在公开场合以及见诸于报刊杂志的文章中,中国人极少触及到“假球”现象。然而在私下里,足球的  相似文献   

19.
石勇 《南风窗》2016,(4):30-33
中国社会,将更加变成一个"生活世界"。春节过后,我们在心理上、身体上,又一次进行"转身",从"家"出发,继续向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去。这是在走向哪里呢?我们会—遭遇什么?从认知上讲,这些问题让人好奇。但现在已没那么多好奇心可以激发了,有些"改变"的可能性已经被锁定,而曾经担心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渐次发生。我们关注这些问题,更多是一种心理上对自己已有  相似文献   

20.
某市一个郊区召开一次会议,充满了对市内各家报社所开办《新闻热线》的义愤,表示要“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主动权”是个好东西,没有谁不想掌握的,何况“舆论的主动权”呢?舆论者,笔杆子也,与枪杆子同属于“两杆子”之一,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既然“牢牢掌握”成了一个问题,不用说,是舆论上已经有些被动了,于是义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