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理有序的人才流动反映了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状况和活力水平。美国是人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也是人才流动性最大的国家。人才的高流动性一方面满足了美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客观需要,另一方面也适应了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内在规律。深入考察发现,当代美国人才资源的合理有序流动得益于其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受顶层制度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等因素的限制,当代中国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与非国有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存在诸多障碍,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和科学配置问题十分突出。在这一问题上,美国人才流动的制度安排对中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青年人才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突出,青年人才更愿流向经济快速发展的沿海地区。文章通过分析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现状、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从地域、时间、企业类型、行业、个人成长等角度阐述了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性规律。  相似文献   

3.
一、我省人才市场的发展轨迹   市场化是人才资源配置的必然趋势。 20世纪 80年代以来,人才流动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实践活动,给中国尤其是沿海经济特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就我省而言,人才流动与人才市场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80年代初期至中期 ):主要是对科技人员“学非所用,用非所长”及分布不均衡的初步调整。同时,人才流动的观念开始被人们所接受,人才流动工作开始被社会关注并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1984年底召开了全省第一次人才智力交流大会。次年 1月,省劳动人事厅人才交流办公室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广州市委、市政府从打破人才资源条块分割、部门分割的限制入手,着力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精心构建广揽贤能的网络,有力地椎动了人才合理、有序流动,实现了人才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一、修筑进出通畅的人才流动通道 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修筑人才跨国(境)流动通道。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经济时代,伴随着零星的跨国人才流动,形成了Diaspora研究范式;自近代工业化以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人才的跨国流动趋于频繁,甚至成为国家间重要的争夺对象.相应地,针对主要基于经济目的的国际人才流动现象,逐步形成了Brain Drain研究范式.二战以来,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对峙使两种范式都陷入了逻辑困境,以至于始终只能解释现象,却不能解决问题.冷战结束以来,全球化和信息化加速推进.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在世界范围内深刻地改变了人才跨国流动的方向、方式和方法,这就要求基于全新的经济社会形态背景,探寻国际人才流动全新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振兴湖南经济,关键在于人才;人才作用发挥,关键在于启动人才活力,启动人才活力,重要途径在于人才流动;人才合理流动,要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去正确处理工作中的若干关系。 第一,相对稳定与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7.
为加速构筑我省跨世纪人才高地,我们视察了省人才市场和南京、南通、苏州、无锡、徐州、连云港、淮阴7市及铜山、昆山两个县(市)的10个人才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人才流动工作和人才市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并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事人才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法规建设滞后,人才流动执法不力。从全国来讲,还没有一部通过全国人大立法的“人才法“,影响了对要素市场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劳动法》颁布以后,也没有与之配套的针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特点的法规,一些业务的实际操作出现困难;目前我省人才流动工作主要依据《江苏省人才流动管理暂行条例》,但《条例》出台于1994年,人才市场和人才流动工作经过5年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业务、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需要以新的法规来规范、调整;现行的政策法规还存在不少计划经济的痕迹,强调管理  相似文献   

8.
实现军队人才的科学配置与使用,必须完善军队人才的流动机制。从经济学角度看,深入分析军队人才流动的制度性因素,有助于揭示军队人力资本结构的均衡状态。根据我军人才流动的现状,应从动态协调、弹性用人、人才可续、分流退出四个方面完善军队人才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为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桃源县人事局不断解放思想,积极大胆探索,在加强人才市场建设,搞活人才流动,促进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收到了明显的人才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不仅有利于营造人才的良性竞争、提高人才的使用效率、激发人才的干事动力,而且也是"十三五"规划提出的"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要解放思想,对现有阻碍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进行大胆改革和创新。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  相似文献   

11.
王学杰 《湖湘论坛》2011,24(2):14-16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以"四化"促"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思路,全面规划了湖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蓝图,这是指导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2.
付音 《人大研究》2001,(9):15-17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商业秘密立法工作的开展 ,商业秘密保护与人才流动的关系成为一个突出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保护商业秘密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我国已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予以明确。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人力资源作为最活跃的生产要素 ,它的合理流动是合乎体制要求的 ,同时通过《宪法》《劳动法》给予保护。这样 ,便出现了一个问题 ,在符合体制要求受法律保护的人才流动过程中 ,由于流动中的人才带走其在原单位掌握或接触到的商业秘密 ,使原单位的商业…  相似文献   

13.
张创荣 《现代人事》2000,(10):20-21
我们紧紧围绕我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好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市场对人才资源的基础性配置作用,调整人才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提高人才服务质量,为临潼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4.
《前进》2014,(8):31-33
<正>人才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重视实用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流动配置机制,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基层和艰苦地区是培养人才锻炼人才的主阵地,发挥人才作用的主战场。推动人才向基层和科研生产一线流动是推动人才工作均衡发展的治本之策,是促进我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浙江人事》2009,(7):F0003-F0003
近年来,苍南县人事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人事工作的新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举措,制定出台一系列涉及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打破了人才流动中的体制性障碍,促进高层次紧缺人才及各类专业人才向苍南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聚集,为扎实推进苍南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巩同提升印刷、塑编、纺织、食品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引进发展机械装备、仪器仪表、临港工业等新兴产业,着力培育生产性服务业,提供了重要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6.
张德生 《今日海南》2010,(11):36-37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并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随着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人才规划》,各地在吸引人才、引进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将迎来新一轮竞争,经济发达地区和产业发展重点地区具有绝对优势。在市场配置人才资源情况下,人才用脚"投票",自然选择流向上述地区。海南是经济小省和欠发达地区,自身人才资源供给不足,人才竞争力弱。经济发展和人才资源双弱的局面,除了千方百计发展经济,还必须创造性地做好人才建设。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人才流动面临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人才强国战略的确立,对促进高校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高校人才资源,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高校人才流动也面临着无序、“一边倒”和地方院校的无奈等严峻挑战。只有建立规范的高校人才流动交流中心,搭建符合高校特点和要求的人才流动服务平台,进一步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才能实现新时期高校人才合理流动。  相似文献   

18.
在2005年全国31个省区市人才竞争力排名字中,重庆仅居第19位,其中,人才素质更居第22位,人才规模第23位。人才流动是人才所服务的地区、部门和单位发生变化或转移的一种现象。按照“库克曲线”和“勒温场论”,合理的人才流动,能提高人才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但在流出单位或地区  相似文献   

19.
人才流动与经济发展我国的人才流动,是随着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深刻认识人才流动对经济发展的直接能动作用,对于建立和完善新的人才流动机制,做好新时期人才服务工作十分必要。人才流动对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剑黎  蓝金思 《人民论坛》2010,(10):154-155
中国-东盟青年人才的交流,有利于提升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中国-东盟在人才开发上要通过与国际接轨的市场机制来配置和培育,要从战略高度构建中国—东盟青年人才流动与融通,要建立高层磋商机制,构筑中国-东盟人才开发交流培训中心,实现中国-东盟青年人才流动与融通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