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转型时期解决我国失业问题具有极端重要性。解决失业问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既保障失业者基本生活,又有利于促进再就业的失业保障制度。当前,失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将有助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推动劳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流动,进而实现劳动力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
国外治理失业的政策措施及其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旧世纪之交 ,全球发生了失业大潮。为解决失业人员的再就业问题 ,不少国家纷纷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和再就业举措 ,并在发展经济、创造就业岗位、对失业人员进行培训、建立失业保障制度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 ,可资借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 ,为解决我国的再就业问题 ,需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 ,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面临第六次失业高峰。公开失业人口大幅增加,失业问题突显。能否妥善解决失业人员的生活、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改革的成功与失败。失业保险基金是失业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保障,失业保险基金法律制度也是失业保险法律制度的核心部分。因此,完善失业保险基金法律制度,增强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经济实力来应对严重的失业问题,具有急迫性和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德国再就业工作状况,笔者随上海市总工会再就业工程培训团于1999年10月中旬赴德国进行了实地考察,对德国的就业、失业状况以及就业政策等方面采取的对策,有了一定的了解,对我们开展再就业工作颇有启迪。一、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使高失业率下的社会稳定有了基本保证根据德国专家介绍和有关失业登记资料显示,德国的失业人口占成年劳动力的10%左右,其  相似文献   

5.
张义鹏  郑言 《求知》2002,(10):32-34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积极开展再就业援助,这是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一项重大措施,一定要确实抓紧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6.
金灿荣 《党政论坛》2013,(10):36-37
10年前的3月14日,德国政府正式启动“2010议程”,核心内容包括改革失业保险和救济制度,逐步削减失业救济金,推行强制再就业措施,推迟及冻结退休者养老金的增加,降低税率以刺激消费和投资,增加教育和科研投资,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推动社会就业和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宋银军 《团结》2009,(3):38-40
国家有关部门联合颁布的《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给了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更多的关注和帮助,但在实践中,下岗失业人员真正享受到这项政策扶持的却非常少。大多数下岗失业人员在再就业过程中很难得到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再就业小额贷款工作进展较为缓慢.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8.
卢驰文 《理论探索》2012,(6):91-94,99
2010年3月发生在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口的郑民生杀人案件,暴露出我国失业社会保险、以家庭为单位的失业社会救助以及离职者社会管理关系转接制度存在较大缺陷。我国失业保险制度保障的对象不包括辞职者,这种现状无法满足目前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具有再就业意愿的辞职者能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制度会培养懒汉,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缴费满一年的愿意再就业的失业者应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对于单身的失业者,政府要以个人为单位确定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要建立离职者社会管理关系转接制度,以编织更加严密的失业社会保障网。  相似文献   

9.
如何全面深刻地认识失业问题,已经成为失业问题治理的思想基础。失业在三个方面具有二重属性,即从失业的形成、失业的确定、失业的效应来认识,分别具有一般社会属性和特殊社会属性、基本属性和本质属性、效率属性和非公平属性。  相似文献   

10.
走出再就业的误区杨学兵更新就业观念,是当前企业机制转换过程中带有突破性意义的大事,也是下岗、失业职工走出再就业困境的关键。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向更深层次的推进过程中,特别是在国有及集体企业的转制过程中,大量富余人员的待岗、下岗现象也日益严重。综合有关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