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三个代表"的理论思想为指导,深入剖析了我国传统行政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缺陷,提出了五种基本的现代行政价值观,即民主行政观、公平行政观、效益行政观、规制行政观和服务行政观,并对其重构的途径作了理论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转型时期,地方政府公务员的行政行为总体偏向于"经济人"。其根源在于地方政府公务员在经济行为中存在双重委托利益关系不对称、权力与责任不对称、激励与努力不对称、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地方政府公务员行政行为的"经济人"偏向,导致某些公务员产生弃责争权逐利、机会主义、"一把手"专政和寻租腐败等行为。  相似文献   

3.
行政行为方式的惯性,行政职权设定的具细,法律责任滞后,忽视行政程序规范的设定,行政相对方权利义务的不平衡不协调等,迫切需要——近10多年来,在坚持"不相抵触"、 "突出地方特色"的原财下,地方立法进人快车道,地方性法规随着数量的增长,其质量也在不断提  相似文献   

4.
"民族自治地方"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性概念之一,但这一概念远非清晰和明确,究其根源,乃现行法律性文件同时从行政建制和行政辖区两种不同角度对"民族自治地方"内涵进行的界定使然。行政建制意义的"民族自治地方"概念是从建立"民族自治地方"以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需要而出现的,行政辖区意义的"民族自治地方"概念则侧重于落实"自治权"等获得"国家"特殊照顾和优惠措施的需要而使用的。  相似文献   

5.
政府“大部制”面面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大部制也不例外。大部制的优点主要有:有利于集中和整合资源,克服部门本位主义;为行政协调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化解职能交叉、"九龙治水"等矛盾;提高公共服务的效能;加强宏观调控,较为有效地应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有利于推动地方政府进行行政改革。但在推行大部制中应注意防范可能存在的负面效应,如:增加部内协调的负荷和难度;部门行政首长与其下属之间存在张力;加大条块矛盾;大部制改革的阻力大,可能使改革流于形式;加剧了机构重叠;盲目合并带来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我国立法法第七十三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本条第二款"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中,共两项,其第一项为:"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相似文献   

7.
试论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行政环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新 《前沿》2006,(11):187-189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作为我国一个特殊的地方行政单元,其行政环境既表现出与其他行政单元相一致的共同性,又有其特殊性。对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影响较大的一般行政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政府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特殊性才能在遵从和适应行政环境的基础上,正确地行使行政职能,促进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全面发展,推动民族地方小康社会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8.
地方政府行政诚信建设研究论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方政府行政诚信建设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政府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我们必须在施政理念和施政行为上高度重视行政诚信状况对地方政府能力的影响。对地方政府行政诚信及其建设问题研究 ,应以“诚信”和“规则”为切入点 ,以优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为指向 ,围绕如何坚持和实现“执政为民”这个核心问题 ,着力探讨在新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通过提高行政能力、改善行政管理切实“取信于民”的方法和途径。为此 ,应明确提出创建“诚信行政”的理念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营造“规则行政”的理念。当前的研究应以地方行政诚信建设状况及其对政府能力影响的评价综合指标体系及其实现问题为重点 ,并明确研究的难点 ,研究的“三个结合”、“两个突出”,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军"作为不同于州县的特殊地方行政单位,出现于后周而盛于宋,其设置贯穿了整个两宋时期。通过对两宋时代各个军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设置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军"作为一种不同于州县的地方行政单位设置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地方立法对进一步健全完善行政问责的制度和法律体系,科学规定问责的范围、对象、事项、处理程序、惩罚措施,实现了由"权力问责"为主向以"制度问责"为主的转变,同时具有一定的立法共性。但是,地方立法行政问责制度还存在一些差异,反映出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存在的一定分歧和暴露出的问题,这是今后立法需要考虑和完善之处。1.立法依据的缺乏统一性云南省的《问责办法》规定其立法依据是《公务  相似文献   

11.
韦朝毅  卢丹凤 《桂海论丛》2011,27(2):107-111
我国行政成本的居高不下与各级地方政府的奢侈行政现象密切相关。从该现象产生的内在根源出发,可以将地方政府奢侈行政现象归结为"诱发型"浪费和"原发型"浪费两种类型。完善行政问责制有利于遏制"诱发型"浪费,但要真正遏制乃至根治"原发型"浪费还必须对制度、政策、结构及价值等进行整体问责。因此,考量我国遏制地方政府奢侈行政现象久治无功的缘由,应该重新审思问责制能否成为解决问题的一个突破口,并以此推进政府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12.
正重庆市奉节县幅员4087平方公里,地处秦巴山区和武陵山区的交汇节点,是典型的大江大山区县,人口107万,农村群众多居住偏远分散地方,出行不方便,致使群众办事难。实施"网上行政审批"是重要突破口,每年可以为群众节约资金上千万元,对撤并乡镇所在地村和偏远村特别需要。一、推行网上行政审批的现实意义(一)"群众办事不出村"是消除具有审批职能的县级部门这个"中梗阻"的技术性改革。现在群众最难的就是办证盖章问题突出。一些群众常为办一个证、盖一个章、签一个字而往返折腾数次,走几十上百里路,花几百上千块钱。通过网络行政审批,可以  相似文献   

13.
新近刊布的近一万件唐代墓志铭是非常珍贵的数据资料,从中可以考察唐代中下层官员的人生履历与生活镜像.之所以将目光聚集于唐代中下层官员,是因为他们在出身、任职、致仕方面有其独特性,不同于名垂史册的高级官员.本文认为,在唐玄宗之前,科举制已经获得蓬勃发展,但是门荫入仕依然为唐代入仕之大宗,也是大多数中下层官员的主要来源.门荫入仕者的家境相对较好,获得出身的时间也较早,是唐代普通官员不敢奢望的.如果没有特别的才干,不能参加制举或科目选,或者没有通过有力的社会关系获得荐举,普通的中下层官员往往忙碌于基层,难以获任御史或拾遗、补阙之类的关键职位,那也无法进入迅速升迁的轨道.由于官僚体制队伍的容量有限,必然造成广大的知识分子在入仕途径中雍滞,甚至是长时间被拒之门外.  相似文献   

14.
《地方组织法》第四十一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目前,个别地方的人民政府把同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甚至是副主任,聘为人民政府的行风评议员。这显然是有悖于《地方组织法》这一规定的。这种聘任,无疑是将人大常委会的组成人员置于行政机关领导的安排之下而去实施人民政府的行政行为。其结果:不但影响人大常委会行  相似文献   

15.
行政收费建立在收费自身价值的正当性和收费外部环境的适应性之上,现有行政收费基础理论本质分析的逻辑起点源于收费的自身价值正当性,而收费外部环境适应性是本质分析形式所无法解决的。为了克服本质分析形式的局限性,系统地考察行政收费内部与外部的协调控制,应当运用法律控制论的"机制"方法进行分析。为此,地方行政收费问题的解决在于界定地方行政收费设定权、实现行政收费信息公开、保障受控者行政收费参与权、规范地方政府收入机制等一系列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相似文献   

16.
行政服务中心作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载体,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有效途径。全国很多地方已经进行了一些政府部门联合办公、提高行政审批效率的探索,广泛设立了集中办理行政许可的行政服务中心(各地称呼不同,如"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行政审批大厅"、"廉政大厅"等),使审批办证从"你来这儿找我"变成"我在那里等你"。《行政许可法》施行之后,中心的发展获得了更多的政府支持,其数量更是突飞猛进,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目前县级以上行政服务中心已达4000多个。  相似文献   

17.
周昕 《长江论坛》2012,(2):31-38
良好的法治环境、健全的法律制度是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保障。武汉、北京和深圳在创建"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不断优化和改善自主创新地方法规体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促进自主创新地方法治环境。与此同时,上述城市仍存在立法内容滞后、立法技术落后、执法手段单一、政府行政指导不力、救济渠道不畅等问题,存在亟需填补的立法真空。武汉建设"创新型城市"应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以提升城市创新竞争力为目标,在地方立法中进一步明确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加强对自主创新核心区建设的法制保障,健全知识产权执法长效机制,依法构建多元高效的科技投入机制,实施扶持自主创新的政府采购制度,赋予创新主体充分的司法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掀起了行政改革的浪潮。虽然各国的国情不同,改革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从整体而言,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有一些共同的基本趋势。这种基本趋势,是当代西方政府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对中国的行政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当代西方行政改革涉及到行政权力、行政职能、行政服务、行政组织、行政理念、行政信息等诸多方面,其基本趋势是:(一)行政权力分散化当代西方各国在推进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大多数国家在缩小政府管理范围,分散行政权力。主要表现在"下放"与"分离"、"授权"与"委托"、"放弃"与"规制"等方面。"下放"与"分离"是行政内部权力分散的主要方式。"下放"是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放权;"分离"是决策权、执行  相似文献   

19.
儒学在汉代取得一尊地位,深刻影响着汉代社会,引发了明经入仕的学术风尚。汉代儒学主流化过程中,随之而起的游学、明经入仕,以及"明经行修"等社会风尚同样对女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汉代女性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明经入仕的潮流中,表现出对儒学的特别偏好和积极参与。从文化层面看,汉代女性对儒学的刻意追求,反映了汉代儒家文化的普及化、学术文化的功利化,是女性对儒家文化入世情怀的认同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正宋代凡有入仕资格而候选于组织部门(吏部)的人,都要填写一份类似"干部履历"的文书。这些文书存在着年龄、身份、学历造假等问题,而且屡禁不绝。最常见的是年龄造假。科举入仕者自减年龄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一旦科场及第,自有富贵人家争相说亲,选婿当然是年纪越轻越好;其二,宋太祖时期留下来的制度,凡应试规定次数以上而未能及第、年在六十以内的举人,可以从宽赐给出身,并授官职,通称"恩科"。相反,众多通过"荫补"便可直接入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