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主社会主义作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一种潮流,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上重要的政治力量。对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之间的历史渊源、思想体系、民主内涵特征等进行比较,有助于正确把握民主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从而毫不动摇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民主社会主义一直企图以其价值观念影响和改造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也常借口人权、人道、民主等问题,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近几年来,东欧一些无产阶级政党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想泛滥,正是导致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政局发生剧变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我们必须严格划清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的原则界限.第一,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不同.民主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是多元论,认为"社会主义运动不必具有统一的世界观",从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他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进行了评析。文章认为,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表现在民主和专政问题上,就是把民主超阶级化。其思想来源是拉萨尔、伯恩施坦和考茨基的国家观。这种国家观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思想因素,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民主社会主义国家观的分析和批判。  相似文献   

4.
坚持、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献生  吴茜 《新视野》2007,3(5):68-71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等共同创造的新型民主形式,具有中国特色和社会主义的规定性,形成了不同于西方协商民主的显著特征、丰富内涵和实现形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要在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的基础上,坚持、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5.
闫海潮 《唯实》2009,(5):84-88
现实社会主义的困境和新社会运动的兴起是激进民主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民主理论及其实践中的异化是激进民主理论产生的内在理论依据。激进民主对西方主流民主理论展开批判,重释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理论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激进民主用多元主体代替了工人阶级的主导地位,颠倒了社会主义与民主之间的关系,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民主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挑战研究》(批准号:05CKS006)是本人承担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08年10月顺利通过国家社科规划办鉴定结项,其专著成果《全球视野下的民主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5月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该成果的阶段性成果先后刊登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杂志,其中有四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社会主义论丛》等全文转载.研究报告于2010年获山东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史坤坤 《世纪桥》2013,(10):61-62
"大民主"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极盛于"文革",终止于改革开放初期。历史上的"大民主"自始至终与中国政治运动相伴,其本身也加剧了政治运动的剧烈性。研究毛泽东晚年"大民主"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民主社会主义研究的深入,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关系的研究成为理论界关注的热点话题。虽然最初的社会党和社会民主党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曾经为早期欧洲工人运动作出积极贡献,但是近现代社会党所主张的民主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却有本质之别。  相似文献   

9.
试论福利-民主-市场社会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的前途与命运是当今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的核心议题。中国社会主义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面临生死攸关的战略抉择。本文借鉴世界各国社会主义思想与运动的历史经验,立足中国社会现实,首次系统提出社会主义的未来是福利-民主-市场社会主义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质和精髓就是建设福利-民主-市场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苏东剧变后,全球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中国改革开放20余年的辉煌成就向世界证实,能在现代生存和发展的现实社会主义只能是面向市场的、民主的、世界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1.
现代民主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党(包括社会党、社会民主党、工党)的思想体系、政治运动和社会制度.随着近几年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动,现代民主社会主义变得时髦起来.不仅社会民主党人宣扬它,发展中国家的一些知名人士企图试验它,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头面人物也准备接受它.那么,究竟现代民主社会主义是什么货色?从基本理论来看,其主要特征是:(1)提倡世界观的多元化,反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现代民主社会主义十分推崇世界观和指导思想多元化.在他们那里,伯恩斯坦理论、基督教学说、黑格尔学说都是思想来源,他们把伯恩斯坦、拉萨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是以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为基础的、以关于人类社会从封建社会经过资本主义社会达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理论为根据的、以"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为价值理想的社会主义学说。"民主社会主义"几经演变,到20世纪以降,成为同"科学社会主义"相对立、既不承认社会运动规律又失去人类价值理想、只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改良的思潮。"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关系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其联系性、共通性逐渐削弱,其差别性、对立性日趋加强,直到在中国发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的论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的"民主社会主义"则把对西方有一定适应性的改良版资本主义搬运到中国来,国际国内的实践已经证明:这是完全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戴安良 《探索》2001,23(4):95-97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民主标志着人的价值追求和人的解放,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认识的深化.社会主义民主有着比资产阶级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提出了"社会主义和民主不可分"的思想,论述了民主对社会主义的重要性及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途径、方法,特别强调了民主法制化的重要性和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适合我国情的社会主义民主观.  相似文献   

14.
史坤坤 《世纪桥》2013,(14):61-62
“大民主”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极盛于“文革”,终止于改革开放初期。历史上的“大民主”自始至终与中国政治运动相伴,其本身也加剧了政治运动的剧烈性。研究毛泽东晚年“大民主”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就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内涵、形式、机制等做了深刻概括,在十八大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容的概括中,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内在地包括政治协商和社会协商两部分,而我国多党合作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政治协商,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6.
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思想理论体系,还是一种强大的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政治运动.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民主社会主义不断改变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推行其主张,其理论和实践活动对欧洲各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都产生了深刻影响,民主社会主义自身与社会党国际组织的影响持续扩大.从民主社会主义的历史演变中,我们可以划清它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界线,并得出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17.
论民主集中制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原则 ,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探讨社会主义民主 ,涉及最多的恐怕就是民主集中制原则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共产主义运动 ,从政治发展的角度来讲 ,主要是无产阶级民主的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一方面 ,以无产阶级民主为核心的政治发展 ,是苏联、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改变社会面貌 ,启动现代化进程的首要推动 ,没有这样一个政治革命 ,随后的社会其它方面的腾飞是根本不可能的 ,其伟大的历史意义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 ,共产主义运动中最需要总结的经验教训恐怕也是民主政治的建设问题 ,从苏联模式…  相似文献   

18.
根据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各协商主体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党内协商民主、党际协商民主、执政协商民主和社会协商民主四种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政治协商以及选举民主之间有着明显的区别,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要从协商理念、协商制度、协商行为、协商结果等方面构建其发展评价体系。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要认清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所面临的形势、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理论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体系以及找准发展不同类型协商民主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陈蔚 《唯实》2003,1(1):49-52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对社会主义民主来说 ,选择实现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选择了自下而上的群众政治运动 ,邓小平则强调建立完善的民主制度 ,走“法治”之路 ,江泽民不仅继承这条正确的道路 ,而且将“法治”作为执政党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制定出具体的民主政治建设基本纲领和措施。社会主义民主正一步步走出曲折 ,沿着正确的道路走向希望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主义?——来自美国共产党的诠释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美共在全党范围内就社会主义价值、经济、民主及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社会主义既是超越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又是一系列价值和原则的统一;转型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应该走市场和计划相结合的道路,提倡"混合经济模式";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权利法案的社会主义"将体现真正的民主;社会主义的实现必须和本国国情相结合,应该走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