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纲”(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作为维系封建社会等级秩序、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封建伦理和教化的核心内容,被认为是维护封建专制和宗法等级制度的得力工具,也是束缚人民的精神枷锁。因此自近代以来,无论是维新志士谭嗣同,还是资产阶级革命派  相似文献   

2.
美国摄影家L.米索内将照相机的镜头、人的眼睛和人的独创性的想象力形象地比喻为摄影创作中的"三只眼睛",并阐述了这三者在摄影中的位置和作用.具象的"第一只眼睛"(镜头)和"第二只眼睛"(肉眼),都是在抽象的"第三只眼睛"(独创性的想象力)的掌控操纵下工作,并最终按照"第三只眼睛"的意志完成了拍摄.独创性的想象力又称之为心理知觉定势,它决定着摄影创作的成功概率和迥然不同的作品风格.  相似文献   

3.
"(亻刍)",白马藏人之方言,意为吉祥面具舞,汉语俗称"十二相舞".它源于白马藏人崇尚"万物有灵"的原始时期,是氐羌文化与藏文化的融合体,带有一定的祭祀仪式.其拟兽舞蹈的特征说明它应是远古"百兽率舞"的遗存之一.2005年"(亻刍)"成功申报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相似文献   

4.
近期,福建屏南、江苏句容、浙江上虞、安徽黄山和湖南怀化等地公务员招考出现了为领导干部子女"因人设岗"、"定制招考"的事件,被人讥讽为"萝卜招考"(即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招考)。此举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完善考试录用程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5.
王源与孙中山是两位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前者为清初激进的反对封建土地兼并的思想家,后者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中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们分别生活在清王朝前后不同时期.由于历史时代因素的影响,王源与孙中山都特别关注当时社会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土地问题,并分别就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主张.王源为改革封建土地制度提出了"惟农有田"论及"有田者必自耕"的口号.孙中山为推翻封建土地制度打出了"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本文就王源与孙中山的两种土地思想作一比较.  相似文献   

6.
"一纲四目"是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战略构想."一纲"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四目"则是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两种社会制度并存.这个由毛泽东率先提出而由周恩来归纳的"一纲四目"的构想,初具了后来由邓小平设计的"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要素.本文试图就"一纲四目"提出的特定历史环境及其重要的历史意义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在全国农村被强制推行的"大寨工"(全称是"大寨评工计分法"),本是大寨人从本村实际出发,解决劳动计酬问题实行的一种办法。"文化大革命"爆发后,"农业学大寨"运动进入"左"的轨道,这种办法被上纲到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培养一代一心为公劳动、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新型农民的高度,强行在全国农村推广,结果就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各地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劳动计酬管理被冲乱,平均主义大泛滥,"干  相似文献   

8.
<正>"小圈子"是破坏政治生态的顽症。"小圈子"现象亦即帮派、宗派,对外具有封闭性,古人称之为"朋党"。在一个组织内部,领导者如果只亲近少数人,必然会伤了多数人的心,疏远和失去更多人。久而久之,必然失掉人心,还会给一些心术不正的人以可乘之机。党内决不允许搞封建依附那一套,决不能搞"小圈子"、小宗派那一套。  相似文献   

9.
<正>当今世界,各种社会思潮活跃,鱼龙混杂,我国意识形态领域也呈现纷繁杂乱的动态局面。在此情势下,关键问题还是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这就需要在现实中育成一大批具备马克思主义素养的马克思主义者,其中,理论育成的三维素养——"高度"(即真理性)、"广度"(即实践性)和"深度"(即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实践》2015,(3)
<正>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我国正式提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20周年。我们要坚持服务大局与服务妇女相统一,大力推进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贯彻落实,大力推动实施"两纲"(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着力提升妇联组织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团结带领全区各族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年底,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2009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换言之,"保经济增长"将成为一段时间里最为迫切而关键的政策目标。回望2008年这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政府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调整让人印象深刻。从"双防"(防过热、防通胀),到"一保一控"(保增长、控物价),再到"一保一扩一调"(保增  相似文献   

12.
正1932年,蒋介石授意其心腹成立特务组织"中华民族复兴社"(即仿照法西斯特务组织意大利的"黑衫党",德国的"褐衫党",又称"蓝衣社"),并亲自核定干事13人为该组织骨干,号称"十三太保"。他们分别是贺衷寒、邓文仪、康泽、桂永清、刘健群、酆悌、郑介民、曾扩情、梁干乔、肖赞育、滕杰、戴笠、胡宗南。这十三人在当时可谓呼风唤雨,权倾一时。他们中的有  相似文献   

13.
"南侨机工"是南洋华侨归国参加抗战的汽车司机和修理工的通称,共3000多人。这些南侨机工是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简称"南侨总会")发动、招募和组织起来的,他们分期分批回国后即奔赴祖国各抗日战场。他们中的大部分进入"西南运输处",服务于滇缅公路的军事运输;少数  相似文献   

14.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东坡区结合实际实施"三项工程"(即农村干部素质工程、农村科技致富工程、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工程),在组织保障上为新农村建设打好"基石".  相似文献   

15.
营造和谐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热门话题,"和谐"越来越为我们所重视、所关注."和谐"的本义,拆开来看,"和"即和睦、和衷共济,风雨同舟之意;"谐"即相合,强调顺和;协调,力避抵触、冲突.我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在于注重和谐,即强调人与物之间的融和、人与人之间的"和合".古人解释,"和"是"以他平他",即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和谐,包括"和生"、"和处"、"和顺"、"和洽"等.人们常说的"和为贵"、"政通人和"、"家和万事兴"等等,就是这一人文精神的具体表述.  相似文献   

16.
正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常有两人并称的情况,如太平天国的"洪杨"(洪秀全、杨秀清),戊戌变法的"康梁"(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的"孙黄"(孙中山、黄兴)。两个人中,总有一个是主要的,另一个也起着不可缺少的作用,两人相互补充而又相互依存,共同把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17.
最近,农十师一八四团工会制定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围绕"一条主线"(即:围绕团场发展、职工致富这条主线);实施"四大工程"(即:职工素质工程、送温暖工程、致富工程、群众文化工程);抓好  相似文献   

18.
孙瑛 《党的建设》2021,(8):30-31
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国共两党《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上签字,和平谈判宣告破裂.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大规模渡江战役,23日将红旗插上南京城头,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灭亡.此后,人民解放军开始向全国未解放地区大举进攻,追歼残敌.在两北战场,青宁"二马"(即"青海王"马步芳、"宁夏王"马鸿逵)是国民党政府最坚强的依靠.为加速西北解放战争的进程,中央军委决定将华北野战军第十八、十九兵团调归第一野战军建制,使第一野战军成为拥有4个兵团12个军35万余人的劲旅.  相似文献   

19.
心怀梦想     
在共和国60年的历史上,我们这一代人,可谓是特殊的一代。和所有的同龄人一样,我们虽然没有赶上炮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战争岁月.却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迷惘困惑、"文化大革命"狂风暴雨的冲刷洗礼、上山下乡去"广阔天地"的锻炼考验……我们也用草根树皮填充过干瘪的辘辘饥肠,用稚嫩的肩膀感受过挖山造田的  相似文献   

20.
通渭小曲     
通渭小曲是流行于通渭地方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通渭小曲是"小曲"的一种,小曲起源于陕西省的眉县、户县,这里曾是牧歌、樵歌、情歌的发源地,又因其扎根于西北民间,群众听着着迷,感到"迷糊"(即舒坦),也称其为"迷糊";还称其为"清曲",意为不经化妆,不用"行头"能在家庭院落或地摊"清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