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小学校内申诉制度建设是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研究现有各个层面教育法律与政策文件相关规定发现,由于中小学校内申诉制度法定性、规范性、协调性不足,导致其建设进程面临着效应承载力、问题解释力、治理配合力受限的现实困境。在教育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法治化是加强中小学校内申诉制度建设的基本理路。具体而言,应以明晰、准确为要求,加强中小学校内申诉制度整体建构的法定性;以自主、务实为要求,加强中小学校内申诉机制建设的规范性;以合理、融洽为要求,加强中小学校内申诉制度执行的协调性。  相似文献   

2.
高校行政违法救济应遵循校内途径首先救济、教育行政机关救济优先、司法机关最终救济、合法和公开公正等五项基本原则。我国应加快完善高校行政违法救济制度体系,建立校内申诉制度、行政申诉制度、信访制度、行政仲裁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使行政救济权在高校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高校依据校规对学生进行自主管理,其管理权源于高校自治.高校自治是宪法上学术自由的基本制度保障.为维护学术质量,学术性的管理规则无需遵守法律保留原则,高校可以制定更高要求的规定,但规定需符合学术目的.纪律性的规则需遵循法律保留原则,不得侵犯学生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4.
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一项法定的权利救济制度,是现代大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维护校园和谐的需要。本文结合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的现状,分析高校学生申诉制度存在的若干缺失,进一步完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从而有效解决高校与学生的纠纷,实现对学生权利的救济。  相似文献   

5.
高校教师在我国的教师队伍中占很大比例。近些年,高校教师与学校之间的纠纷不断增多,高校教师申诉制度也逐渐显现出它的作用,但申诉制度在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法律规定的缺失和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笔者建议在教育行政部门内部设立专门处理高校教师申诉案件的机构,发挥高校工会的作用,完善高校教师申诉之前的前置救济程序,完善高校教师申诉失败之后的后续救济途径,使高校教师申诉制度更好地维护高校教师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高校学生申诉制度是根据我国的《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所构建起来的对学生权益进行保护的一项专门性制度,它包括申诉人、被申诉人、申诉范围、申诉形式、受理申诉的部门、申诉时效六个方面。目前,这一制度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高等学校与大学生发生处分纠纷时,大学生可以通过申诉听证制度实现自身权利的救济。但当前高校实行的申诉听证制度存在申诉听证机构主体地位不明确、申诉机构组成人员角色不清和申诉程序保障缺乏等不足。高校需要明确申诉听证机构的主体地位,并赋予其足够权限;高校需要建立申诉机构人员信息库以选择合适的人员组成申诉听证委员会,并制定合理的申诉听证程序,才能逐渐完善大学生申诉听证制度,为大学生的权利救济提供有效途径,为和谐校园建设提供民主法制的氛围。  相似文献   

8.
高校行政诉讼主体资格的确认,不仅受高校历史传统和法律地位的限制,更受到高校教育管理权的制约。我国公立高校教育管理权包括行政管理权和学术自主权,行政管理权行使接受司法审查和司法救济应无法律上的障碍,但学术自主权行使的司法审查和救济却面临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因为大学自治彰显的是"象牙塔"内独有的学术自由与尊严,大学法治凸现的是高教治理规则与一国法制体系的呼应。自治与法治并行不悖,自治决定司法审查对教育管理的部分纠纷在裁处上的限制。依法全面规制教育管理纠纷,仅有司法审查机制远远不够,尚需构建教育仲裁制度并完善现有教育立法,以应对大学自治中的弊端。  相似文献   

9.
张蕊 《人民论坛》2012,(23):122-123
高校法治文化以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意识为本位,由隐性的理念性文化和显性的学校制度文化组成。建设理念性文化应当从加强法治教育入手,充分利用法律基础课程、第二课堂,积极营造校园法治教育氛围。显性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可以通过聘请法律顾问协助学校完善规章制度、坚持程序正义、加强校园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校内教育救济制度等依法治校的措施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村民民主监督制度创新目标模式为:村民自治范围内的各项监督制度完善化、统一化;村民自治范围外,引入行政申诉和行政复议、司法诉讼、仲裁等保障机制,并使之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1.
英国在自由主义思想、自治精神与普通法经验的指导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法治传统。这些法治传统推动了英国近代警察制度的生成,并使英国形成了以法治、服务、地方自治和政治中立等为原则的独具特色的近代警察制度,也表明警察制度在形成过程中不具有自主性,而是由法治传统决定了警察制度的特点。而警察制度的发展在为法治建设提供保障的同时,又对法治的现实运作提出问题与挑战,以此形成法治传统与警察制度之间的良性互动,并进而推动国家法治进程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兵 《天津人大》2006,(11):39-40
今年,我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的公务员培训考察团,在学习考察期间,对香港的政治、经济、法治、廉政建设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我多年从事信访工作,对类似于内地的信访工作制度的香港申诉制度进行了考察.加深了对香港申诉制度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刑事申诉制度允许申诉主体对于已经生效的刑事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请求再审,是刑事再审的启动程序之一。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进一步细化、补充了通过刑事申诉而使案件重新审判的条件。刑事申诉制度的宪法基础并不是《宪法》第41条规定的公民民主权利,而是《宪法》第33条第3款规定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它还可以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7款中找到基础。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与学生间法律关系的变化决定了高校学生自治的兴起和实现.中国高校与学生间,事实上形成和经历了较长的父母代理人特殊权力关系和短暂的“契约理论”和刚刚到来的宪法关系三个阶段.只有作为宪法意义上的公民,高校学生才具有发展和实现自治权的基础与可能.现今我国高校学生自治仍处于在十分有限范围内的初级实践阶段,高校学生整体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技能水平亟待提高.在政治参与广泛化和青年学生权利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下,面对未来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治进程,引导和培育高校学生自治意识与能力,加强青年民主教育与实践具有多层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冉 《当代广西》2005,(11):28-28
近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通知的出台,对于进一步规范高校收费,做到教育收费上的公开、公平,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通知要求继续稳定高校收费标准,规范收费项目,不得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项目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包括“转专业费”、“专升本费”以及向学生收取捐款等近30种名目的乱收费行为。招生简章须注明收费标准高等学校要按照《国家计委、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收费公示制度>的通知》(计价格[2002]792号)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学校在招生简章中要注明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在校内要通过公示栏、公示牌、公示墙等方式,将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资金的使用情况和投诉电话等内容进行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增强学校收费工作的透明度。禁收20余种费用通知的第一条规定,除国家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各地不得出台新的收费项目,学校不得向学生收取国家规定项目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如“转专业费”、“赞助费”、“扩招费”、“定向费”、“跨地区建设费”、“专升本  相似文献   

16.
申诉在我国特定历史时期发挥了化解社会矛盾的作用,但在当下社会转型时期对司法裁判终局效力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造成各种"乱象"。彻底的解决对策是废除该制度,而现阶段较为可行的策略是将其作为法院附设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与申请再审程序共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立律师代理申诉制度,旨在引导申诉走向法治轨道。律师代理申诉本质上一种中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其运行机制符合司法特性,遵循评估原则和回归程序原则。为破解该制度与相关程序和制度存在的兼容性障碍,应从律师代理的参与机制、程序保障和法律效力等三个层面进行具体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7.
劳动仲裁实践中 ,对我国劳动法规关于仲裁申诉时效的起点、中止、中断及最长时效规定的适用存在不同认识。从我国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出发 ,确认现有法规中关于时效起点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并对仲裁申诉时效的中止、中断及最长时效规定的欠缺进行补充和完善 ,对于建立科学实用的劳动仲裁申诉时效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司海燕 《传承》2009,(10):144-145
由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本身不完善,致使村民的自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加快《村民自治法》的立法,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宪法》中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以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公民申诉制度是主要针对失当行政行为进行监督与实施救济的一项管理制度,通过处理公众对行政管理部门所做出的各项决定或措施的投诉,运用申诉、调解的手段,最大限度地保护公民权利免受侵害。欧洲的公民申诉制度经过200多年的发展,比较成熟,有许多可供借鉴的经验。目前,我国经济进入转型期、改革进入攻坚期,社会矛盾多样多发的态势短期内不会改变。群众通过信访渠道反映问题的意愿仍很强烈,各种利益诉求引发的社会矛盾仍很突出,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外延过大、职责不清、办理不透明、效率不高等问题,制约着信访工作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推动信访法治化建设必须紧密结合我国实际,牢固树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好信访工作的理念,密强法律之网,强化法治之力,全面推动依法信访。  相似文献   

20.
由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本身不完善,致使村民的自治权利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要加快<村民自治法>的立法,完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完善<宪法>中有关村民自治制度的规定,以完善我国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