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有效复审     
有效复审意味着对于一审程序所未解决的社会冲突能够在复审程序中予以解决,而不需诉诸再审程序或者其他途径。有效复审的实现受制于案件提交复审的可能性、原审法院的独立性、复审法院的中立性、复审审判对象的全面性等条件。据此,我国复审制度应当从修改上诉不加刑原则的内容、理顺人民检察院与人民法院之间的配合、制约关系、强化原审法院的独立性、扩充复审的审理对象、改革发回重审规则等方面作出调整。  相似文献   

2.
郑州市管城区检察院在检察工作中注意内练素质、外树形象,主动接受人大代表监督,以请人大代表给公诉人打分的形式促进检察干警严格执法。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管城区检察院党组认识到:公诉人业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出庭公诉的质量和效果。基于此,院党组决定首先从公诉这个环节入手,通过邀请人大代表评议公诉活动,使公诉人增强工作责任感。该院选择在全区有影响的案件,在  相似文献   

3.
为强化对简易程序刑事案件的法律监督,桐梓县检察院自去年11月份起,全面实行简易程序公诉人出庭制度,目前,出庭公诉简易程序案件已达122件190余人。  相似文献   

4.
在刑事诉讼法修改前,符合适用简易程序的公诉案件数占公诉案件总数的比例偏高,但实际适用比例仍达不到理想效果;在公诉案件的简易程序启动过程中,检察院起着主导作用;适用简易程序的公诉案件,检察院出庭支持公诉比例极低。新刑法诉讼法对简易程序进行了完善:扩大了刑事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明确公诉人应该出庭,平衡了诉讼地位;赋予被告人程序选择权,完善了启动程序,保障了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强化了简易程序适用规制,以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随着新刑诉法的实施,各地检察机关应积极探索,可采取如下措施完善刑事简易程序的工作模式:做好后勤保障,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公诉人的业务素质和办案水平;完善办案机制,成立专门办案小组;开展相对集中办案模式,提高办案效率;强化简易程序适用规制,实现公正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检察院8月10日透露,最高检正在着手建立全国公诉专家库。专家库主要包括专家型公诉人和专门型公诉人。最高检公诉厅厅长彭东说,专家型公诉人指的是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政策水平、深厚法学理论特别是刑事法学理论功底、丰富公诉经验,在公诉系统乃至社会上都拥有较高声望、较大影响的公诉人。专门型公诉人是指擅长办  相似文献   

6.
从5月起,湖北省汉川市人民法院开展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庭审活动。此项制度的实行,不仅增进了人大代表对审判工作的了解,推动了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受到了案件当事人和旁听群众的欢迎。结合本院、本地区实际情况,汉川法院与汉川人大常委会相关部门联合制定了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案件审理的暂行办法,对适用普通程序公开审理的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大的一审刑事、民商事、行政案件和二审发回重审以及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再审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旁听,既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对法院的监督权,又确保法官审判权的相对独立性。具体工作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制作统一格式的  相似文献   

7.
再审程序是裁判生效后的最后救济渠道。作为程序“开关”的再审启动程序能否打开成为顺利推进再审纠错程序的前提,应将其视为纠正冤错案件、保障人权、维护司法公正的“重中之重”。然而,刑事再审启动的实然样态却成了顺利纠正冤错案件的一大障碍,再审启动渠道混乱、启动方式定性模糊、启动法院管辖不当都成了再审启动过程艰难的具体表现,这与管辖法院与原审法院合一、检察建议喧宾夺主、启动标准肆意拔高以及证据保障制度不力紧密相关。因此,需要从重设启动主体、明确检察建议效力、确立“可能确有错误”的启动标准、建立证据鉴真以及保管制度等向度着手,以推动我国刑事再审启动程序应然价值的复归。  相似文献   

8.
银福成 《前沿》2003,(6):105-107
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的审查制度在审判方式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刑事诉讼法修改后 ,虽然公诉案件审查制度发生了较大变化 ,但法院对公诉案件进行实体性审查的状况却依然存在。本文着重论述了法院进行实体性审查的弊端及应当进行纯程序性审查的理由 ,以期为我国刑事诉讼公诉案件审查制度早日实现质的飞跃尽一点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在基层检察机关的司法实践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基层检察机关办案人数少与案件数量大的突出矛盾。当然也存在着诸如适用范围不明确、被告人没有选择权等方面的司法困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新刑诉法的修改,进一步完善和细化了刑事案件简易程序,明确了适用条件、检察机关的建议权和被告人的选择权,尤其强调对检察机关公诉工作影响最大的就是明确了公诉人必须出庭公诉的程序。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了公诉活动作为审美对象的资格并探讨了公诉人的作为审美对象的特殊性,在此基础上分析探讨体现公诉审美意识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1.
8月6日下午,第九届上海市杰出青年岗位能手评审结果揭晓。具有深厚法律功底,审案和出庭公诉能力突出,担任公诉人十余年,先后成功办理各类案件300余件的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处长助理陶建平代表市级机关系统得到唯一的评委全票光荣当选。  相似文献   

12.
举证责任是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核心内容。从行为看 ,举证责任是一种义务 ,从结果看 ,举证责任是一种风险分配负担。在公诉案件中 ,公诉人负有举证责任 ;在自诉案件中 ,自诉人负举证责任 ,被告人没有举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反 ,让被告人举证有很多弊端。  相似文献   

13.
适用简易程序办理被告人认罪的刑事案件,是解决近年来检察机关案多人少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维护司法公正,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简易程序刑事案件公诉人出庭现状进行分析,解读刑事诉讼法修改对基层检察院工作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探求践行简易程序刑事案件公诉人出庭支持公诉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诉讼经济原则在我国的公诉案件中运用频繁,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刑事诉讼法》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中的部分条款可被认定为提供了公诉人运用诉讼经济原则的法律依据。公诉人通过只审查其认为"准确、及时查明犯罪事实"所必须审查的法律诉求或理由并作出处理的方式运用该原则。应在尽量避免公诉人被动运用诉讼经济原则的同时,保证公诉人主动运用诉讼经济原则的有效性。诉讼经济原则的运用符合经济因素指引和政治价值取向,但是错误运用该原则将违背节省司法成本的初衷,应从目的和范围两个方面对其运用进行限制。为了更好地发挥该原则的价值,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公检法三家统一运用一套电子卷宗体系;挖掘公诉人的自行侦查权;开展线上附条件不起诉公开听证制度;进一步完善检察机关的法律文书说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刑事自诉制度是公诉制度的必要补充。我国现行刑事自诉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在理论上没有理清公诉与自诉的关系,在立法和实践上二者关系不协调。应适当缩小第一、二类自诉案件的范围;消除第二类自诉案件中的立法矛盾;取消第三类自诉案件并建立替代制度;建立公诉权对自诉权的支持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来自立法与司法的双重质疑,我国“上诉不加刑”原则的科学内涵必须重新解读,其立法完善工作必须从确立“相对再审不加刑”制度、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完善发回重审制度和刑事证据制度等方面着眼、着手。  相似文献   

17.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证据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和禁止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直接、言辞原则体现得更加充分。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对公诉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公诉人审查证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庭审的抗辩程度和出庭的难度、增加了办案的难度。公诉部门应牢固树立证据意识,强化证据审查;适当地提前介入,加强与侦查部门的沟通,认真审查证据,将非法证据排除在起诉之前;重视庭前会议,关注辩护人意见,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及时补救相关证据;加强对公诉人的培训,增强公诉人的庭审抗辩能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被纳入我国刑诉法的指导性条文中,为了更好地平衡"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的价值关系,刑诉法在修改中对检察机关出庭公诉工作的权利和职责也做出了新的规范和调整,检察机关丧失了原有制度设定的天然优势,出庭公诉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在压力和动力并存的新形势下,如何认识挑战,把握好庭审的主动权,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庭审中对犯罪指控有力,使出庭公诉工作借此契机有质的飞跃,是对公诉人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关动态》2007,(12):29-29
近年来,闸北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以“人才工程”为抓手,以“市级优秀公诉人”评选为品牌工作,采取多项措施,提高公诉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和造就了一批优秀的公诉人才,先后涌现出“全国十佳公诉人”和“上海市优秀公诉人”8名,成为全市唯一届届都有市优秀公诉人的基层检察院。  相似文献   

20.
轻伤害案件在公诉阶段适用刑事和解存在诸多问题。故此,应协调各项制度措施,规范轻伤害案件公诉阶段刑事和解程序:建立程序引导监督机制,实现轻伤害案件和解前置;探索调解方式的现代转型,保障和解协议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