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1998年,俄罗斯发生了空前严重金融和经济危机,俄经济处于全面崩溃的边缘。如何摆脱危机、走出困境,成为1999年国家经济发展重中之重。经过一年的“稳定与调整”,俄经济形势已经出现某种复苏势头,但仍十分脆弱,持续增长的动力不足。同时,经济政策的实施又受到政府频繁更迭的影响,没有一届政府的经济计划和政策能够得到完整而有效的落实,发展前景堪忧。当前,俄经济形势有所好转,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后冷战时期的俄罗斯农业发展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产权改革不仅未能迅速解决俄罗斯农业的效率问题,反而导致了叶利钦时代的农业危机。1999—2001年,俄农业触底反弹出现高速增长。2002-2007年俄农业维持低速增长。2008年再次大幅增长。从宏观政策的视角看,俄农业经济转型绩效的波动性主要与国家直接投入、农产品贸易条件、贷款条件、税收和汇率制度等因素有关。俄农业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在于改进除产量以外的其他农业发展潜力指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俄日两国从各自的战略和现实利益出发,不断调整双边关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俄日两国首脑在以往非正式会晤的基础上,已经排出正式会晤的时间表:日本首相定于1998年秋季正式访问俄罗斯:俄罗斯总统将于1999年春季正式访问日本。这样一来,不仅使俄日两国首脑高层交流的势头得以持  相似文献   

4.
截至1998年底,俄罗斯的外债已达到1508亿美元,内债约700亿美元。这个数字不包括外国人持有的短期国债和联邦债券(1998年8月17日前他们购买了160亿美元的这种债券),还有地方政府借的外债(约50—100亿美元)。这些巨额债务,几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5%(按20.65卢布折合1美元计算),还债支出占整个预算支出的34%。1.俄债务危机的成因极为复杂,败政亏空是一个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5.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美国学界和政界对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讨论。该危机促使美国对其对俄政策,尤其是2008年俄格战争以来的对俄政策进行反思。许多美国人质疑俄罗斯在乌克兰行为的合法性,危机也加深了美国民众对普京的负面印象。美国专家学者提出的应对措施主要涉及政治和军事领域,但在经济方面,并没有提出对乌克兰复兴来说极为重要的大规模的有效的经济援助计划,这反映了美国外交政策的困境。此次危机凸显了东欧的重要性。未来,美国更有可能采取一种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平衡战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美国经济的具体问题、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和俄罗斯的特殊国情三个视角对新一轮迅速蔓延并祸及俄罗斯的国际经济危机,特别是金融危机的诱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着重介绍了俄的危机应对政策,认为危机背景下民粹主义可能再度大行其道,预测了应对危机进程中可能造成的风险,强调俄必须及早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一、产业基础的崩溃危机和21世纪的准备因外汇危机而进入IM:[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管理体制已经1年了,大多数韩国人还不能确知IMF事态的原因以及应由谁来负责,正在每天遭受着痛苦。国家经济和家庭经济至少倒退7年,韩国经济1995年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曾突破一万美元,预计今年会下滑到低于1992年的水准(6988美元)。预计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是60,物价上涨率接近于1997年的2倍8%,生活物价上涨率将达到12%。仅以官方统计的失业者人数1年之间也已增加到1百万以上,1998年7月增到7.6o的165万,工资平均减少了6o以上。把失业率…  相似文献   

8.
析俄白联盟     
今天的独联体实际上已成为若干政治和经济联盟的松散联合体。在独联体各国矛盾重重,联盟已是夕阳西下,整体化进程停滞不前的时候,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从1996年4月20日《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共同体条约》,1997年4月20《俄罗斯与白俄罗斯联盟条约》的签署到1998年12月25日两国总统在克里姆林宫关于把俄白两国合并为联盟国家的宣言,却是准备将俄白作为一个联盟国家跨入21世纪。本文就俄白联盟的内容、性质、联盟的现实动因、面临的问题及影响和发展趋势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郑春荣  韩彦红 《欧洲研究》2023,(4):103-122+7-8
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的外交与安全政策迎来了“时代转折”。本文基于综合的对外政策学习理论框架,分析2022年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德国对俄政策转型及其动因。研究结果显示,德国对俄政策经历了政策目标和工具的双重转向,达到了“复杂学习”水平。德国对俄政策实现转型,其动因在于政府内部认知信念发生了转变、盟友的政策扩散,以及吸取了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对俄制裁不足的教训,并将2010年后有效制裁伊朗的政策转移至对俄政策。但德国对俄政策学习存在局限性,政党政治、公众舆论、克制文化以及利益集团等是德国对俄政策转型可能面临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油气资源依附型经济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1999年后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是内需而非投资主导的,但俄仍然是出口矿产资源、进口机器等工业制成品和食品的单一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增长受出口大宗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和汇率变化的影响较大。无论从名义GDP还是从实际GDP来看,油气产业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很大。俄罗斯制造业的竞争力依然很低。因此,俄罗斯经济是一种油气资源依附型经济。俄罗斯政府对国内市场的天然气价格实施管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荷兰病"的进一步发展。来自油气产业的税收大幅增加使俄财政收入由赤字转为盈余。俄政府为此设立了稳定基金,在抑制通货膨胀的同时偿还了外债。从2008年起,俄在引入油气收支或油气外收支等概念基础上开始实施新的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稳定基金因此转化为储备基金和下一代基金。俄经济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如何减轻"荷兰病"的影响以及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11.
俄乌冲突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不确定性,并通过贸易及投资渠道,将冲击迅速传导至日本。俄乌冲突下的日本经济遭受冲击。宏观层面,日本实际GDP再现衰退,物价高企、居民消费需求低迷,经常项目收支由顺转逆。微观层面,企业经营环境严重恶化,特别是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受到严重挤压,面临生存危机。为应对冲击,日本采取了相对积极的经济对策。然而,这些对内对外的经济政策却呈现出种种自相矛盾之处,暴露出日本经济内部的结构困境。当前,日本以俄乌冲突为契机加速推进经济安全保障。但日本经济的真正问题并非来自外部的不确定性,而是根植于日本经济内部。经济安全保障一旦转向产业保护主义,不仅无法保障基本的经济安全,反而将给日本经济带来更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12.
乌克兰危机历经政权变更、领土丢失、内战三阶段的急剧演进后,出现触底反弹迹象,并呈现出僵持中的稳定的新态势,危机逐步进入停火重建的新阶段。危机中体现出的两大根源性问题:转型进程中的现代国家治理和不确定秩序下的大国权势争斗,具有持久性和普遍性,值得深入反思。危机已引发克里米亚脱乌入俄、乌克兰签署欧盟联系国协定并加快向西方靠拢、俄罗斯深度介入乌克兰内战、俄美围绕乌克兰展开国际对抗四个主要国际政治后果。经历多种形式的反复博弈后,各当事方在危机中的目标日趋明晰,危机未来以非军事方式化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相似文献   

13.
科索沃危机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和北约关系史上的第一次重大危机。本文首先考察了科索沃危机对俄北双边关系的冲击和考验,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这次危机对俄北双边关系未来发展以及欧洲安全建设的影响和涵义。科索沃危机打破了俄罗斯和北约寻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关系"以及"制度化合作关系"的神话,为日后俄北合作机制的调整和变革埋下了伏笔;这次危机也再次强化了美国和北约在欧洲安全新体系建设进程中的主导作用,而俄罗斯在这一进程中被边缘化的危险进一步加剧了。  相似文献   

14.
世纪之交的俄美关系,相当紧张;俄美关系的未来走向,令世人关注。 九十年代,俄美关系冷热不均。从1992年俄美首脑在戴维营联合声明“俄罗斯和美不把彼此视为潜在的敌人”,“两国关系的特点是友谊和伙伴关系”,到俄美关系“极其困难”的1999年,普京声明俄为“幻想”没有敌人而“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俄美关系在经历了短暂的蜜月和合作与竞争交织期之后,相互间的正面较量和互不信任达到了冷战后前所未有的程度。美俄不  相似文献   

15.
卢基扬诺夫认为,俄乌冲突是苏联解体后边界划分所埋下的冲突种子在三十年后的集中爆发,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是由北约东扩引发的地缘政治冲突。俄乌冲突给世界秩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世界秩序的危机已经开启,这是美国和欧洲不愿放弃从冷战所获得的特权引起的。未来几十年,国际局势将持续紧张。在世界秩序危机和大国力量失衡的情况下,先前潜伏的冲突和争端几乎会不可避免地重新出现,包括核战略安全风险也极大上升。这其中的原因,既有国际政治中的冲突因素普遍抬头,也有美国霸权下三十年相对和平所导致的战略疏忽。包括中俄在内的各国学者应该关注战略安全议题。俄罗斯领导层在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有效保障了俄罗斯国内政治稳定,维护民众的生活方式不变,推动俄罗斯经济逐渐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底爆发的乌克兰危机是冷战结束以来中东欧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受欧盟内部分歧、与俄罗斯以及和乌克兰的经济联系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异,还有对乌克兰危机性质的认识不同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中东欧国家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远非一致化。第一,如何对待乌克兰危机,欧盟内部存在分歧。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及其老成员国释放了混乱的信号。欧盟委员会强烈反对和批评俄罗斯干预乌克兰危机,称俄  相似文献   

17.
冷战结束后德俄关系在整体上保持融洽。但近几年德俄关系正经历变化,相互疏远愈发明显。2009年默克尔政府更换了联合执政伙伴,导致德俄关系开始疏远,2012年普京重返克里姆林宫使德俄关系进一步疏远,2013年底默克尔开始第三任期也缺乏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愿望。究其原因,是两国政治家各自不同地强调双边关系优先次序并致力于不同的目标。而乌克兰危机又给德俄关系增添新的分歧与矛盾,致使疏远中的德俄关系逐步转向争夺与对抗。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后的俄罗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京治下的经济复苏,改善了俄罗斯的财政状况,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没有使俄罗斯经济实现成功转型。全球金融危机暴露了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本质:普京八年的俄罗斯经济只是"恢复性增长",而非以投资和创新所驱动的可持续性增长,对能源仍然高度依赖。虽然危机之后俄经济有所恢复,但与能源价格上涨密切相关,其现代化进程任重道远。2012年之后的俄罗斯仍然将是一个缺少竞争力且严重依赖能源资源出口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正>乌克兰危机对欧洲经济的影响是多层次的。首先是危机使乌克兰与欧洲、俄罗斯的经济贸易往来中断;其次是俄罗斯的经济因美国与欧盟国家对俄实行经济制裁而受到严重影响;最后是乌克兰危机未有穷期,欧洲的政治与经济教条主义会使局面越来越僵化。具体而言,乌克兰危机的演化及其对欧洲经济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一)乌克兰经济瘫痪,直接拖累欧洲经济乌克兰曾经是欧洲的粮仓,乌克兰东部地区的重工业与军工工业也很发达。但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的政局一直不稳定,先后经历过几次"颜色革命"。目前的街头政治动乱使乌克兰陷入混乱状态,社会结构被破坏,工业生产停滞,农业生产萧条。从总统  相似文献   

20.
<正>乌克兰危机的不断加剧不仅进一步激化了俄乌之间的既有矛盾,牵动着国际社会尤其是整个欧洲大陆的紧张神经,美欧与俄罗斯的博弈较量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尽管2014年10月16日至17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期间,欧洲大国领导人积极磋商,寻求危机解决方案,俄乌两国也就天然气供应问题达成初步协议,但在当前形势下依然很难明确判断危机发展的前景。对此,有人认为,这是欧洲大陆继冷战后出现的最严重的危机,可能导致新"冷战"的爆发;也有人断言,此次危机将使东西方世界面临新的战略定位和格局调整。就乌克兰危机本身的复杂性来看,其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