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011年6月22日,我国著名法学家、新中国刑法学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武汉大学资深教授马克昌先生在武汉仙逝,享年85岁。马克昌教授广泛涉猎于中国刑法学、比较刑法学、刑事政策学、犯罪学等研究领域,曾亲自参加了对于四人帮的审判活动。他从教61年,培养了一大批法学高层次优秀人才。我刊特组织五篇回忆文章,以怀念马克昌教授对于我国法学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2.
孙运璇先生逝世后,岛内外众多人士痛惜之余,都在缅怀悼念他。因为工作关系,我和孙先生有过较长时间的交往。他是我十分敬重的一位长者和朋友。这些天来,我常常怀念和回忆起和孙先生交往中的一些往事。“他是一位清官”孙运璇先生曾经为台湾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赢得  相似文献   

3.
陈先生除了数学以外 ,很喜欢给我讲人生的道理。但他最强调的还是要做好数学 ,要让自己有看家本领。什么是好的数学 ,选择很重要。他认为课题的选择是发展中国数学的关键问题 ,要选择好的课题 ,不仅需要远见 ,还需要勇气。陈先生有时回忆起他自己的成就时 ,总是归结为他很幸运 ,他是在正确的时间 ,选择了正确的方向 ,去到了正确的地方 ,找到了正确的老师他总说 ,不要盲目地跟潮流。他是在别人都想去美国的时候 ,选择去了德国。他选择的微分几何方向在当时也不是最热门的方向。他的这些选择表明了他的智慧和勇气。陈先生的言传身教使我明白了…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6月 4日恩师卢嘉锡先生不幸因病逝世。他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我为一颗巨星的陨落感到无比悲痛。回忆三十九年前 ,由于对卢先生的人品和学识非常敬仰 ,我于 1 96 2年考取了卢先生指导的物理化学研究生 ,实现了我多年的愿望 ,从此也结下了近四十年的师生情谊 ,在我人生道路出现转折的重要时刻 ,从读研究生到工作及出国进修和回国工作等一些事情 ,卢先生对我都十分关心 ,真使我终生难忘。 1 988年他担任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和全国政协副主席以后 ,非常关心他创建的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的农工党发展工作 …  相似文献   

5.
7月4日听到一个不幸的消息,日本著名的老舍研究专家、龙谷大学名誉教授柴垣芳太郎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7月3日夜间在名古屋逝世,终年77岁。 柴垣先生是日本老舍研究会的第一任代表委员(相当于会长),多次到中国访问,和著名女作家丁玲会见时,丁玲女士称赞说:“你们的研究会是  相似文献   

6.
郭磊 《协商论坛》2012,(7):56-57
2012年5月14日,中国古建筑学大师、中国营造学社最后一位见证者罗哲文先生在北京走完了他88年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7.
钱光剑 《友声》2013,(2):40-41
<正>转眼间,俄罗斯前驻华大使罗高寿先生已去世近一年了。回想起与他相见的往事,仿佛历历在目。1993年,中俄关系还比较冷淡。我和101中学、十一学校的老校友创办了国内第一个俄罗斯歌曲合唱团卡林卡合唱团。我任团长。那时唱俄罗斯歌曲很不入流。电视台、电台、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倒认  相似文献   

8.
以中岛健藏先生为理事长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创建于1956年3月23日,当时日中两国尚未恢复邦交。协会从成立之初发展至今,43年来从布满荆棘的羊肠小道迈入了前途  相似文献   

9.
许文彬 《台声》2013,(11):82-82
2008年10月15日,台湾台塑企业集团的“大家长”王永庆先生以九二高龄在美国仙世,今值5周年忌辰,不禁勾起追思之情。最后一次见到王老先生是在2008年初的一个冬日傍晚,与两位分别从上海、厦门返乡过节的台商友人相约去办公室看他,没有特定话题,只是喝咖啡、纯聊天。那天看他体力虽已不如从前,唯仍神态悠然,谈兴依旧,情系两岸。  相似文献   

10.
<正>武汉市2008年曾动议为改革开放风云人物塑像,晨报动议收到了数百条反馈,广大读者、网友及专家学者纷纷发表观点,大力支持动议,并就塑像的形式、地点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建议中,谈论最多的是究竟为哪些改革功臣塑像,其中被提及最多的一个名字是:李崇淮。  相似文献   

11.
李兴斌 《春秋》2017,(1):35-36
我与刘祚昌老先生结缘,是在1994年10月山东沂南召开的全国第八次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上。记得那次会议期间,有一天上午开完会还不到午饭时间,山东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刘示范先生邀我去看望刘祚昌老先生,而我正好也想拜识这位让我仰慕已久的著名学者,便欣然同往。  相似文献   

12.
王景山 《思想战线》2006,32(5):124-127
我写此篇,是为了纪念我的恩师广田先生百年诞辰. 20世纪30年代初,广田先生在北京大学就读,和何其芳、卞之琳二位合出了诗集<汉园集>,因而被艳称为"汉园三诗人",我是在贵阳上高中时就知道的.他陆续出版的散文集<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我也是那时就读过的.  相似文献   

13.
刘超 《同舟共进》2014,(6):77-83
何兆武,历史学家、翻译家。1921年生于北京(祖籍湖南),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先后就读于土木、历史、哲学、外文系。1956年至1986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后任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历史研究著作有《中国思想发展史》等,译著代表作有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等。  相似文献   

14.
十年“文革”浩劫,教育界是重灾区。1979年秋,停止招生已达13年的四川财经学院农经系恢复招生,系主任王叔云教授以“水调歌头”一词以志其盛:“四化需材急,专业得重开。行见翩翩年少,负笈又归来……破禁区,消余悸,扩襟怀……”。当时正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相似文献   

15.
孙沉 《人民公安》2007,(8):52-53
这一撞击真个是力沉千钧,竟然把门板连同门框还带着墙壁里的若干砖块泥沙一并撞下,往里倒去,正好把手持钢刀躲在门后准备拒捕的凌某冷不防压住。  相似文献   

16.
恩师     
教师节来临的日子,不由得想起自己的"人生之师"。其中有个叫林文铸的,他只教了我3个字:"不放弃"。也正是因为这3个字,他成了我终身的"恩师"。因为这3个字,让我受用终身。  相似文献   

17.
正1971年,余光中先生在台湾写下《乡愁》,很多人通过《乡愁》知道了余光中,但却少有人知《乡愁》里,邮票与船票的另一端,牵动他的是江南水乡常州。"常州是我的‘母乡’,也是我的‘妻乡’,‘母乡’加‘妻乡’,那份乡情也不下于‘父乡’……"这是2003年10月10日,余光中发给常州市台办一份传真中写的回乡感言。他说:"常州给我的安慰与影响,从小就充满女性的娴雅与柔美。这一切,加上江南的水乡,历史与传说,莺飞草长,桥影橹声,妩媚了、充盈了我的艺  相似文献   

18.
黄健 《当代广西》2014,(23):54-56
正9月9日深夜时分,躺在床上刷微信看新闻,突然从微信群里得知汤一介先生驾鹤西去,享年87岁。还有一天就是9月10日,第30个教师节,先生没等到这一天,就离开了他心爱和钟情一生的北大,离开了朗润园,离开了他坚持编撰10年的《儒藏》。群里满是回忆和哀痛,学生们感念先生的一生,感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真谛。为了悼念汤一介先生,北京大学在人文学院1号楼108室设置了灵堂。9月12日下午,我与在北大工作的女儿,专程吊唁汤一介先生,表达敬意和缅怀。汤先生原定出席9月3日在北大举办的北  相似文献   

19.
<正>"一腔无声血,万缕慈母情……重整河山待后生"。今年5月10日,是恩师骆玉笙先生仙逝11周年。每逢她的忌日,我都倍觉感伤。每当回忆起恩师,我的心头就充满哀恸与惋惜之情,不由得泪眼模糊、难以自制。去年清明节,骆老的孙女巍巍给我打来电话,说适  相似文献   

20.
怀念恩师     
我的恩师何炳林院士仙逝已一年多了,至今我仍不能面对恩师辞世的事实。这一年里,恩师一直在我的心上。几次提笔追思恩师,但马上泪眼朦胧,眼前便浮现出去年7月4日吊念大厅里人如潮、花如海、哀乐悲、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