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眠药     
《学习导报》2010,(21):52-53
毛泽东一生为党为国操劳,每天一般都是工作十七八个小时,长时间很投入的工作,使主席患上了失眠症,需要靠安眠药来维持每天少得可怜的几个小时的睡眠。因此,安眠药陪伴主席走过了大半生。在毛泽东的遗物中,就有几玻璃瓶的安眠药,主要是“南不妥”,“希尔顿”等品牌。  相似文献   

2.
《新湘评论》2010,(3):59-60
在一般人眼中,毛泽东的娱乐活动似乎都是高雅的,如听音乐、游泳。其实,毛泽东也有大众化、平民化的娱乐方式,如打扑克、搓麻将。毛泽东去世后,人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就发现了一副红字、绿面、白底的塑料质地的麻将牌。不过,因为空闲时间有限,他很少有机会打扑克、搓麻将。但实际上,他在这些方面还是一位“高手”。  相似文献   

3.
在一般人眼中,毛泽东的娱乐活动似乎都是高雅的,如听音乐、游泳。其实,毛泽东也有大众化、平民化的娱乐方式,如打扑克、搓麻将。毛泽东去世后,人们在清理他的遗物时,就发现了一副红字、绿面、白底的塑料质地的麻将牌。不过,因为空闲时间有限,他很少有机会打扑克、搓麻将。但实际上,他在这些方面还是一位“高手”。  相似文献   

4.
丁毅 《党的文献》2006,(4):80-81
毛泽东一生嗜好读书,《楚辞》是他最喜欢读的古籍之一,而其中屈原的作品更是他常读的。毛泽东一生多次谈到屈原。毛泽东初读屈原作品的时间,一般认为是在1913年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次年合并到第一师范)读书时。根据之一,是毛泽东在这一阶段学习期间留有课堂笔记《讲堂录》,在这  相似文献   

5.
伟人,毕竟是人而不是神,他的一生要历经少年、中年、晚年三个阶段。其世界观也有个发展演变过程。伟人毛泽东的青少年时期为救国救民而勤奋学习,为追求真理而不断奋进,从而逐步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时间长达五年半。他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与一般学生不同。归纳一下有如下五个特点: 一、科学态度,反对迷信 一师求学之初,在老师影响和帮助下,他认真阅读了谭嗣同的  相似文献   

6.
吕春 《党史纵横》2013,(4):49-50
毛泽东喜爱读书,除了工作和休息,他所有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看书上。毛泽东博览群书,各种类型的书籍都会涉猎。在所读的书中,他尤其偏爱古典书籍,《红楼梦》就是其中之一。毛泽东熟读《红楼梦》据有关材料记载,毛泽东读《红楼梦》的时间要比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同类小说稍晚些。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  相似文献   

7.
《当代贵州》2013,(32):64-64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专业作家。他的文章源于他的政治生活。一般来讲,政治家的文章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文章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毛泽东之后有许多人学他,也写文章,还出书,但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是政治领袖.不是一般的文人或专业作家.他的文章源于他的政治生活.一般来讲。政治家的文章一方面天生的高屋建瓴.有雄霸之气:另一方面又理多情少,易生枯燥之感。但毛泽东巧妙地扬长避短,文章既标新立异,又光彩照人。毛泽东之后有许多人学他,也写文章,还出书,但迄今还没有人能超过他.  相似文献   

9.
1937年初夏,年仅25岁的胡乔木来到延安。在任中央青委宣传部长期间,他的讲演热情洋溢,文章独具风采,几位老同志发现了这个有才气的青年后,郑重地向毛泽东推荐。毛泽东找胡乔木谈话并认真看过他写的文章后,决定留他在身边工作,时间是1941年。 如果胡乔木不在毛泽东身边工作,他可  相似文献   

10.
在毛主席的大秘书里,胡乔木的自然生命延续的时间较长,享年80岁。胡乔木在毛泽东时代得到重用,在邓小平时代同样得到重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毛泽东对胡乔木印象不错,说乔木跟他20年,“总还是一介书生”。这句话颇为传神,也颇为贴切。毛泽东是说胡乔木是一介书生有两点含义:一是说他有灵气;二是说他还老实。毛泽东不仅喜欢有能力的人,也喜欢老实人。毛主席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代文艺史上,周扬是惟一一位担任领导职务时间最长、集文艺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人。由于周扬长期担任党在文艺方面的领导工作,与毛泽东的交往此一般入更多、更深,并且大都涉及文艺理论租文艺方针政策。所以,有人称他为党的文艺“总管”,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解释者、推行者。  相似文献   

12.
叶子龙是毛泽东的“五大秘书”之一。他从1935年至1962年一直在毛泽东身边工作,时间长达27年。由于历史的和习惯上的原因,叶不仅是毛泽东的机要秘书,而且还长期负责毛泽东的日常生活,因而十分了解毛泽东。他以80多岁高龄,抱病写了一本回忆录。书中不但披露了许多重大事件的内幕,而且有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毕生酷爱游泳。早在青少年时期,毛泽东就曾经游过湘江。直到耄耋之年,只要有时间和精力,他仍坚持游泳。毛泽东认为游泳不仅是紧张工作之余的最好休息,同时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相似文献   

14.
影片《开国大典》里有个有趣的细节:毛泽东在西柏坡会见一位外宾时,外宾以为毛泽东和毛润之是两个人,周恩来解释道,我们中国人一般有两个名字:一个是名,一个是字。毛泽东这时幽默地笑着说:我还有第三个名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 毛泽东的第三个名字就是毛石山。他在1923年9月28日致林伯渠等的信中说:“此信托人带汉寄上,因检查极厉害,来信请写毛石山,莫写毛泽东。”(《毛泽东书信选集》第24页)众所周知,毛泽东又叫毛润之;但他又叫毛石山,就鲜为人知了。  相似文献   

15.
李立三     
1967年6月22日,在北京三里河的一幢楼房里,李立三吞服了大量的安眠药后,匆匆地写下几句话,便安然长逝了。在清理遗物时,发现了他在两天前写给毛泽东主席的一封没有写完的信。信中针对一伙人加给他的种种罪名赫然写下了这样一行字:“给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加以莫须有的滔天罪行,这真是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一个忠实的共产党员”,这是李立三含冤离世之前唯一的也是最强硬的抗争,是他对自己曲折坎坷一生的最真实的概括,是他为自己将要结束的68  相似文献   

16.
正毛泽东一辈子做事,好创新。换句话说,就是干什么事,都喜欢有独创性。还在读书的时候,毛泽东就显露出来这种与一般人不相同的特色。1912年春,这年毛泽东19岁,考上湖南全省高等中学(后改为省立第一中学)。过了一学期,他觉得这所学校的课太少,不如自学长知识多,所以决定退学,走一般人不敢走的自修道路。在自修的半年中,他每日到省立图书馆看书,广泛涉猎18、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收获不小。1936年,毛泽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华民族史上的伟人,毛泽东的一生是丰富多彩的,不但在政治上如此,军事上如此,而且在文化上也是如此。要走近毛泽东的内心世界,领略他的独特人格风景,仅仅从政治军事等方面来观照,是远远不够的。与毛泽东一生政治生涯有诗意一般相联系的“文人”形象,正是人们完整理解他的思想与人格的窗口。写过《毛泽东的文化性格》一书的陈晋,最近又推出一部名为《文人毛泽东》的力作,打开了理解毛泽东内心世界的另一窗口,让人们在更广阔的视野里,睐望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的另一面,体悟“毛泽东之路”的魅力,以及  相似文献   

18.
学英语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个部分。据毛泽东的秘书林克同志回忆说:我于1954年秋到毛泽东办公室担任他的国际秘书,前后有12个春秋。在这段时间里,我除了秘书工作外,大部分时间帮助他学习英语。 “决心学习,至死方休” 林克回忆,他和毛主席一起第一次学英语是在1954年11月。那时毛主席熟悉的单词和短语还不很多,他们便先从阅读新华社的英文新闻稿和有英文参考的新闻、通讯、时事评论和政论文章入手,以后逐步学习《矛盾论》、《实践论》,《莫斯科会议宣言》的英译本。  相似文献   

19.
1974年,当人们在新闻纪录片里看到毛泽东那熟悉的面孔时,并不知道此时他因为患白内障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看不见东西了。如何为毛泽东安全稳妥地治疗眼疾,成为了党中央的一件大事。经过一年多的筛选,这个任务最终落在了北京一位中医眼科大夫唐由之身上。唐由之从准备到施行手术总共用了10个月时间,为毛泽东的左眼做了白内障手术。在那段时间里,他不仅是一名医生,  相似文献   

20.
张有成是我的祖父,于1886年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他从小就在我太公门下学木匠,后来人们因他在兄弟中排行老大,便称他为“张一木匠”。我祖父虽然读书不多,但由于他聪明好学,善于钻研木工活,所以他的木工手艺很精湛,远近闻名。我祖父和毛泽东都生在韶山冲,长在韶山冲。少年时候的毛泽东,个子长得比一般同龄的孩子都要高大,常爱和比他年龄大的孩子玩,成了“孩子王”。我祖父比毛泽东大七岁,便常是“孩子王”的“兵”,是一对十分相好的朋友。年幼时的毛泽东还救过我祖父一命。毛泽东从小对水就有股天生的爱好,他家门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