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是青年的时代 ,是青年引起社会注意、青年生活方式和青年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青年文化受到大众模仿 ,并风行于世的时代。从青少年这个特定群体中发现的文化特性和文化集结的总和或集聚所形成的青少年文化 ,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社会系统改革开放的今天 ,我们需要建设什么样的青少年文化 ?教育工作者应在人类文化的跨世纪转折中发挥怎样的积极作用呢 ?  相似文献   

2.
陈微 《青年探索》2000,(3):20-23
反向消费,特指肇始于年轻一代又向整个社会一步步拓展的以青年消费市场引导着消费革命的一种消费文化。现代青年的消费所引起的生活方式变化,其深刻性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世纪,给社会生活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与影响。通过消费,青年以新的权威受到社会关注与认同,并从消费文化中获得文化反响意义,也由此确立了在社会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在这里我们试图为青年组织定个更为确切的概念,其用意在于跳出某一团体自身发展的范围,超越某一理论或学科的局限性,概括出能够得到实践验证,并具有青年组织所特有的社会本质特征。这就要把它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系统完整地加以考察和分析,从中归纳出较完整的概念。 1.青年组织是一种社会文化表现青年较之于其他年龄群体往往处在最进步的时代,受到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和社会教育的影响,容易建立起一个具有新的社会理想和要求的世界,容易形成具有自己特殊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形态。青年组织既受着这种具有明显的时代要求和年龄特征的青年文化的影响,也深深受  相似文献   

4.
田杰 《青年探索》2010,(1):11-18
当代中国青年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它承续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政治革命的传统,经历和参与了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部过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成为现代性风险社会中的一种政治仪式,并在自己的各种文化表达和诉求中实现对社会政治和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同时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和思想品格。在建国后的30年中,青年文化具有单一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色彩,是社会一元文化系统的附属物。政治紧张中的文化焦虑一度成为青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矛盾。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青年文化发生根本转折的重要契机,红卫兵以自我燃烧的方式宣告一个青年文化时代的终结。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青年思想解放、自我解放的30年,是青年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自由表达权利,在新型青年文化与青年社会运动中实现新的民族/国家认同的30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增长、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形下,青年对社会以及民族国家的认同将出现某些新的问题,青年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联系亦将形成某些新的格局。因此,中国青年文化的发展首先仍属于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或文化认同过程中的社会政治问题,且其中蕴涵着诸多的风险和机遇。  相似文献   

5.
一文化,广义上是人类全部的生存方式.作为社会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的青年文化,是青年这一社会构成群体的特有的生存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风格和精神.它主要表现为青年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思想方式.我国青年文化从内容构成来看,是由层次不同的三个部分组成的.首先是我国青年的生活方式,包括我国青年  相似文献   

6.
匡文波 《人民论坛》2020,(12):151-153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圈群不仅是当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代表着当代青年的社会文化。网络圈群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封闭排他性、对抗性等特点。通过借助媒介技术完成个性化群体区分,圈群文化利用特殊的传播途径,在网络空间内重构延伸着现实社会关系,并不断冲击着社会主流文化,从而不断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时代的网络圈群不仅是当代青年的一种生活方式,同时更代表着当代青年的社会文化。网络圈群具有较强的组织性、封闭排他性、对抗性等特点。通过借助媒介技术完成个性化群体区分,圈群文化利用特殊的传播途径,在网络空间内重构延伸着现实社会关系,并不断冲击着社会主流文化,从而不断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80后”青年与日新月异的高科技并肩成长,多元文化的土壤塑造了其思想开放,观念活跃,具有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创业中依托对高科技敏感占有的专利,彰显个性,追求人生潜在价值,同时充分享受时代馈赠的时尚生活,造就了“很我”的风格。他们是时代前进中的风向标。“80后”青年群体特征越来越被当作一种社会现象来研究,并已成为当今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解读“80后”青年群体特征的价值观、创新精神、创业方式、生活方式,可把握住时代发展的脉络,因为青年是时代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青年文化体现和构成了青年一种特有的社会存在方式,并有它内在的运行机制。这种结构、机制对青年的政治社会化构成一定的价值功能。青年文化和青年政治社会化是青年社会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青年文化是青年政治社会化的载体,青年文化的社会运行构成青年政治社会化的文化背景;青年政治社会化又丰富和发展了青年文化,青年文化是青年社会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超女现象"的社会文化分析与青年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女"作为青年和整个社会都密切关注的公众文化现象,其火爆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它的风靡证明青年娱乐、成长的需求和价值取向正发生重大的转变,如何理性对待"超女"等类型的文化现象并形成对青年工作的推动和发展,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通过潜类别分析和多分类Logit模型,考察文化资本与青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结果显示,中国青年的健康生活方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可分为养生型、朋克型和混合型生活方式。不同文化资本的青年群体,在生活方式上存在着差异:经常读书和参加文化活动有利于青年践行健康的生活方式;低学历者倾向于混合型生活方式,高学历者呈现两极化,养生型和朋克型生活方式都占有较大的比重。与文化资本相比,经济因素对青年健康生活方式的影响相对较弱。这说明,要转变当代青年的生活方式,文化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青年文化是以青年为主体和载体的特殊群文化,它植根于一般社会文化,在青年人群中酝酿、发育、发展及传播,形成区别于一般社会文化的独特文化形式,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社会意识形态条件下,和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青年思想意识、思潮、生活方式、思维和行为习惯等。青年文化是青  相似文献   

13.
一、大变革时代的我国青年的发展突出地表现为三个方面。 (1) 求知欲望强烈。1978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仅85.6万人,1983年为120.7万人,5年增长41%。我国颁布了“义务教育法”,规定适令儿童必须受到相当程度的学校教育。这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全体公民都将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的“学历社会”,这不仅对于青年,而且对于整个社会改变传统愚昧的生活方式,走向现代文明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  相似文献   

14.
对当代中国青年的本体论思考,其目的在于对构成目前青年研究及青年工作的基本前提和基础的青年存在的规定性进行质疑与分析,并力求由这一层面入手,探讨当前改革开放中青年研究及青年工作的新走向.问题的提出是这样的:自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研究与青年工作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这一方面是由于在新时期青年具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则因为青年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并陷入某种窘境.青年人自主心理迅速发育,差异日益扩大,以往的教育方式受到不断增强的抵触,时代的要求,实际工作的挫折,使人们不得不寻求新的思路.为此,文化研究、代际理论、差异分析、心理咨询等新的研究方式不断出现.为青年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娱乐场所,开展自娱、自我教育等新的工作方法也层出不穷.尽管它们为青年研究及工作展示了新的视野,但问题依然存在.这究竟是为什么?正是这一疑虑  相似文献   

15.
背包旅行在当下中国青年人群体中日益流行,但是围绕着背包客文化却出现了复杂的社会评价,现有关于背包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这个群体本身,忽略了这种文化背后的社会语境。本研究以都市青年这个与背包客文化最为相关的群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焦点小组访谈,探索其对背包旅行的认知与态度,解释背包旅行为何流行及其为何面临复杂的社会评价。研究表明,都市青年将背包客视为追求自由的群体。作为一种自由的旅行方式,背包旅行受到推崇,因为这是较强个人能力与较高经济地位的体现。然而,青年群体对于自由的认识和评价却是多层次的,如果将背包旅行发展为一种生活方式,大部分人则并不认可。在个人偏好、事业心、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的影响下,过分强调个人意愿的生活方式被视为是自私的。背包客文化像一面棱镜,反射出个体化社会进程中都市青年复杂的人生境况。  相似文献   

16.
我国改革开放大潮唤醒了当代青年主体意识,青年不仅以巨大参与热情和创造希望投身到社会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和文化创造中,而且在文化变革中更是以其带有反叛色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引起社会各界关注,这使青年文化成为青年学界和教育界关注问题。然而,青年文化现象复杂性、学科研究取向差异性和我国青年理论界对该问题探索草创性,目前国内学者对青年文化阐释仍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仅就青年文  相似文献   

17.
青年精神生活是由心理情感生活、道德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的一种满足和超越精神需要的存在方式。社会转型期青年精神生活遭遇了心理生活的自私化、文化生活的庸俗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道德信仰虚无化等现代性困境,分析其原因在于遭遇传统社会与现代发展的脱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失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其现代性调适与超越路径要以调适青年心理生活为基础,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为中介,以充实青年心灵生活为目标,从内外两个维度围绕教育、制度、利益等范畴,提升充实新时期青年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18.
青年文化是不同于社会主导文化,区别于老人和儿童文化,具有独特的思维特征、价值选择、行为趋向、生活方式等在内的社会群体文化类型.青年与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青年的素质,靠文化提高;青年的思想,受文化启迪;青年的情操,需文化陶冶.一句活:青年需要文化,文化引导青年.  相似文献   

19.
科学治理网络青年亚文化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提升主流文化对青年群体的影响;要调整对网络青年亚文化的管控方式,转换治理观念,创新治理范式,促进网络青年亚文化的健康发展,促使社会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实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青年精神生活是由心理情感生活、道德信仰生活、文化审美生活等要素构成的一种满足和超越精神需要的存在方式.社会转型期青年精神生活遭遇了心理生活的自私化、文化生活的庸俗化、价值取向的功利化和道德信仰虚无化等现代性困境,分析其原因在于遭遇传统社会与现代发展的脱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的失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冲突、道德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强烈反差.其现代性调适与超越路径要以调适青年心理生活为基础,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为中介,以充实青年心灵生活为目标,从内外两个维度围绕教育、制度、利益等范畴,提升充实新时期青年精神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