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今年3月23日,是党中央、毛主席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63周年纪念日。1949年春天,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从此,中国共产党踏上了建设新中国的新征程。60多年来,西柏坡精神、赶考精神一直鼓舞着石家庄人民,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和西柏坡,是举世瞩目、令人向往的革命圣地,而西柏坡这个小山村,则是毛主席和党中央在革命胜利前夕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对于西柏坡,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说过:“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西柏坡这个原本不知名的小山村,正是由此而名扬天下.  相似文献   

3.
一九四九年三月二十三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主席说:我们现在是进京赶考。周总理说:进京赶考,希望我们能够考得及格、合格,不能退回来,不能学李自成。一九九一年九月,江泽民同志专程来到西柏坡,重温了这段对话,并作了重要题词:“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二零零二年十二月六日,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又提到毛泽东的这一名言,并作了重要讲话。几代领导人一以贯之的“赶考”观,意义非常深刻。保持这种“赶考”状态,诚如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的讲话所言,有助于使我们“决不能自满,决不能懈怠,…  相似文献   

4.
西柏坡是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中国命运定于此村,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西柏坡时期,面对进京“赶考”的历史考验,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站在治国理政的高度,从制度层面到法治层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推动和保障了当前工作,并为依法建设新中国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3月23日,是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1周年纪念日。71年前,党中央从这里出发,进京"赶考",开启了建设新中国的历史征程。西柏坡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党提出"进京赶考"和"两个务必"重大历史命题。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担当和为民情怀。当前,在全省上下和广大人民  相似文献   

6.
从1949年毛泽东同志率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开始,在半个多世纪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执政答案.总体上说,这份答卷的成绩是优良的.  相似文献   

7.
正西柏坡,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离开西柏坡,踏上进京"赶考"的新征程。对此,毛泽东说,党中央进北  相似文献   

8.
李灵巧 《党史文汇》2007,(8):F0004-F0004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相似文献   

9.
正3月23日,是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进京赶考"70周年纪念日。70年前的3月23日,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主席郑重提出了"进京赶考"重大命题。在此后的日子里,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取得了"赶考"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到西柏坡考察,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全体党员要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努力交出优异的答卷"。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  相似文献   

10.
1949年3月23日上午,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跟周恩来有一段著名对话,毛泽东说:我们现在是进京赶考,进京赶考,希望我们能够考得及格、合格,不能退回来,不能学李自成。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专程来到西柏坡,重温了这段对话,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同志必须始终坚持“两个务必”,并作了重要题词:“牢记‘两个务  相似文献   

11.
2016年3月7日,我有幸参加了河北省委党校年轻干部理论读书班学习,并于3月22日重走了当年毛主席从西柏坡进京的"赶考"之路。 沿着领袖的足迹,我们首先到了革命圣地西柏坡。西柏坡革命纪念馆馆名是邓小平同志于1984年题写的,展馆围绕"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一主题,以平山人民光辉的抗日斗争史为铺垫,解放战争为主线,详尽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在西柏坡和人民群众心连心的场景。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平山县,因西柏坡而闻名于世.20世纪40年代末,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迎来了人民共和国黎明的曙光.西柏坡,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和新时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一直为全国人民所向往和敬仰.  相似文献   

13.
《党建》1994,(4)
一份尚未完成的“答卷”李正南1949年,也就是甲申故事发生后的305年,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苦奋战,与当年的李自成一样,也是从陕北出发,一路打到了北京。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进京之际,毛泽东曾风趣地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周恩来笑...  相似文献   

14.
正西柏坡扩编西柏坡,位于太行山东麓、滹泥河北岸的柏坡岭前,距离石家庄70公里。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在这里指挥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给国民党反动派敲响了灭亡的丧钟;中共中央在这里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这里是我党、我军在农村的最后一个最高指挥部,也是中央警备团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进北平的出发地。当时,为了确保党中央和毛主席安全抵达北平,中央警备团在这里进行了一次较大规模的扩编。  相似文献   

15.
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拍坡纪念馆始建于1955年,占地面积391000平方米,绿地面积达到85%,是国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以“创建特点突出、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省会城市党校”为奋斗目标,牢记责任和使命,立足实际,充分挖据、转化和运用当地红色资源,紧紧围绕“西柏坡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西柏坡是党中央进京赶考的出发地”和“正定是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等独特资源,  相似文献   

17.
正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领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立新中国,临行前,毛泽东把进京喻为"赶考",并指出一定要考个好成绩。这是中国共产党面临新任务提出的历史性命题。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学习,提出"赶考远未结束"。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赶考"精神作为西柏坡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时代下依然放射着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工作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1949年3月,党中央领导从西柏坡出发前往北平。在路上,毛主席兴奋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七十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正是秉持这种"赶考"意识,中国这艘巨轮才能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不断劈波斩浪、行稳致远,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彼岸浩荡前进。  相似文献   

19.
速览     
7月11日,习近平再访西柏坡,强调——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7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自己联系的河北省调研指导。"当年党中央离开西柏坡时,毛泽东同志说是‘进京赶考’60多年过去了,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  相似文献   

20.
<正>众所周知,"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树起了中国革命史上的丰碑。然而,在西柏坡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又分为中央工委和中共中央两个阶段。其中,关于毛泽东等从陕北到达西柏坡的时间和路线清楚明了,而关于中央工委进驻的时间和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