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试论少数民族华侨华人问题——不容否认和忽视的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少数民族华侨华人问题”,长期以来,存在抱有偏颇的认识和不科学的观念。有的认为,华侨华人不应包括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有的论断,已成为居住国的“民族”,就不应属华人范畴。因此,不少文章、著作和统计,在论述华侨华人的现状或历史时,基本上未涉及少数民族华侨华人的内容,这是一项带有历史性全局性的错漏,既有实际操作上的问题,又有理论认识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历史原因和地缘关系,海外华侨华人约90%聚居在东南亚各地。东南亚华侨社会的变化成为海外华侨社会变化的晴雨表,它代表海外华侨华人的动向。所以研究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与发展具有代表性。本文在剖析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时,侧重分析东南亚华侨华人社会的演变发展。 一、落地生根:海外华侨社会的根本性变化 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东南亚各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各国民族主义兴起。他们为发展民族经济以巩固政治独立,对华侨及其资本采取同化与融合的政策。与此同时,华侨的祖籍国——中国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一系列革命措施,尤其土地改革没收了部分华侨的土地和房屋,将一些华  相似文献   

3.
华侨华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期日益强大的中国仍然需要提升华侨华人的民族情感,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本文主要是通过研究新时期华侨华人学生的特点,探讨中国大陆华侨高等学府对华侨华人学生民族情感培养的意义和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编后记     
本期刊登的文章内容,绝大多数是有关广西侨史侨情等方面的。广西籍的华侨华人究竟有多少?分布在世界上那些国家和地区?这是广西侨史研究中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需要我们运用可信的材料去论证、去探索。这里面牵涉到少数民族华人问题,以及一些国家的华侨华人数字如何估计等问题。《试析广西迁徙越南的少数民族华人》一文认为:“华人”不应只是汉族的专用名称,而应是中华民族中各个民族成分共同享有的总称。一切具有中国(中华民族)各民族血统的人,都应确认其身份为“华人”;越南北部的岱依、瑶、苗人的祖先  相似文献   

5.
文喜 《今日浙江》2002,(20):38-39
“几千万华侨华人,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是中国发展的独特机遇”。——邓小平“华侨经济”活力初显“几千万华侨华人,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是中国发展的独特机遇”。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  相似文献   

6.
华侨华人体育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祖国体育的发展,密切了华侨华人与祖国的联系.体育增强了华人的凝聚力,把全世界的华人团结到了一起。体育增强了华侨华人的民族自信心,强化了民族感情。体育加强了华侨华人之间交流,在华侨华人坚持华人认同中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高度关注并致力于中国的和平统一。随着近年来台湾海峡局势发生变化,特别是李登辉抛出“两国论”和以“台独”为纲领的台湾民进党执政台湾以来,海外华侨华人反对“台独”促进中国和平统一的声音更加强烈,情绪更加高昂,行动更加积极,掀起了全球华侨华人反独促统活动的一个又一个高潮。海外华侨华人已成为反独促统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列宁指出:“同化的问题,即丧失民族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存在过的。 民族同化的过程,有以暴力或特权等强制手段实现的建立在被同化民族的痛苦基础上的强制同化,和由不可抗拒的历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即在自然的情况下实现的自然同化两种。我国历史上民族同化的事实告诉我们:后进的民族总是被具有较高文明程度的民族同化,这是不容置疑的。但还应该看到,同化的方式绝非仅仅上述两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特殊的环境里,较先进的民族和压迫民族同样会被落后的和被压迫的民族所同化。对此,笔者拟从  相似文献   

9.
中国侨务的基本问题是海外华侨华人与祖籍国的关系问题。在中国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的政策主张的前提下,中国侨民与祖籍国之间实际存在着双重关系:一是公民身份的法律关系;二是民族认同的情感关系。中国侨务的使命就是正确处理华侨华人与祖籍国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化素质与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素质与现代化任涛,刘德义“民族文化素质与现代化”是一个有很强的现实性,并日益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这一关系着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带根本性的大课题,不仅引起大陆专家、学者、党政领导的重视,而且得到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华人,乃至国际...  相似文献   

11.
华侨华人文化形成的过程就是在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纠葛中不断地前进、创造的过程。从文化学的视角看,华侨华人文化经历着文化模式的转型;从文化的存在形态上看。又经历着从自在文化向自觉文化变迁。本文将在历时态的维度上。以主导性文化模式的转换做为深层坐标,从一个特殊的视角来透视华侨华人文化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12.
作(译)者报名年月日版一、综述黄炎子孙放异彩廖承志家族与中国侨务华裔科学家参与研究“挑战者”号爆 炸原因简介几位国际知名华裔人士华侨与空军的故事华裔妇女名人集锦“玉颜不见空死处”:杨贵妃也是华侨?华人亿万富翁挥军海外中国华侨史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华侨、华人历史研讨会华侨.历史源远流长:华侨的出国雅棠星逞日报文汇报1986、1986、1、21吵1、21⑦张嘉中韩志鹏英丽谁译巫乐华巫乐华闻风子琪陈江炎石海外新华人社会的形成取向华人的根一一华侨的故事研讨华侨历史的新转折关于海外华人“向心力”的问题华人是问题最少的少数民族孙中…  相似文献   

13.
新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是一支素质高、潜力大、富有生机与满活力的新生力量。培育好、保护好、发展好侨力资源,是侨务部门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而新华侨华人应是我们海外侨务工作中的重要对象。本文认为做好新华侨华人的路径主要有:支持新华侨华人在海外的长期生存与发展;推动海外和谐侨社的构建与完善;增强新华侨华人对中华民族和祖(籍)国的认同感;鼓励新华侨华人为翻开两岸关系新页做贡献,充分发挥新华侨华人在民间外交和民间关系中的作用。总之,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实施“大侨务”战略,借助社会力量,聚合侨力资源,切实加强对新华侨华人、华裔新生代、社团新力量的工作,培育侨力新资源。  相似文献   

14.
一张标准的法国男人的脸,一口标准的瑞安方言。 实际上,他的血管里却流动着中国人的血。更重要的,是他的心、他的灵魂深深地烙上了中国人的烙印。 他,就是现任法国华侨华人会主席的林加者。“法国华侨华人会”是法国最具影响力、历史最悠久的华人社团,因该社团主要由温州籍华人组成,在许多人眼里,林加者俨然成了“温州人”在法国的“带头人”。他在法国出生,却在温州长大;  相似文献   

15.
《八桂侨刊》2011,(3):76-76
由国务院侨办与华侨大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1年《华侨华人蓝皮书》首发式”8月15日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研讨了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现状和发展,剖析了华侨华人对中国和平发展的积极贡献等新侨情,并正式发布了首部华侨华人蓝皮书——《华侨华人研究报告(2011)》。  相似文献   

16.
首先,我代表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向致力于促进中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加拿大各界华侨华人朋友表示亲切的问候。“加拿大华人促进中国统一联盟”的成立是加拿大华侨华人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我们高度赞赏加拿大华侨华人的这一重要举措。我们认为这是全球反独促统活动中出现的新飞跃,为此,我们专程从北京赶来,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加拿大的华侨华人表达我们的热烈祝贺。向前来出席和祝贺“加拿大华人促进中国统一联盟”成立大会的各位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7.
《统一论坛》2012,(3):49-50
十多年前,随着当时台湾岛内局势的变化,海外华侨华人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独”促统运动。我们德国侨界与海外同胞同步,自愿、自发地于2000年3月酝酿筹组德国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德国青田同乡会、上海华侨华人联合总会、浙江同乡会的主要负责人和一批关心两岸局势的热心人士的运作下,于2001年6月19日在Giessen市以“和平统一,振兴中华”为口号的万人签名行动中,宣告德国华侨华人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正式成立,从此拉开了德国华侨华人大规模反“独”促统运动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关于华人同化问题,我们首先遇到的是概念或理解上的差异。例如,一些学者更喜欢用“认同”(identity)这个词。但我认为,今天80%左右的华侨都已加入所在国籍,或成为外籍华人,认同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华侨如何进一步同侨居国社会相结合,实现一体化(Integration)或同化(acculturation、assimilation)的问题。当一个社会的成员,不论他们的种族信念和出身地如何,彼此自由交往,享有相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是“凡是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华人;凡是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能看到侨刊乡讯”。的确,中华民族历代都有一些人走出神州大地,迁徙到世界各地。目前,分布于海外的华侨、华人已达Z000多万人。自so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吸引了大批华侨回国探亲、旅游、投资,海外华侨、华人的整体经济实力也得到大幅度的增强。在许多国家,华侨、华人已由昔日“默默的”少数群体变成为引人注目的和活跃的族群。相比之下,侨刊乡讯却较少被人注意,似乎是不登大雅之堂。然而事实上,它们不…  相似文献   

20.
2015年9月25日至28日,“国际移民与海外华人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海外人才与中国发展”国际学术会议在华中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务院侨办政策法规司、湖北省外事侨务办公室、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武汉市侨务办公室、华中师范大学联合召开.来自丹麦、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华侨华人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参会,收到论文30余篇.会议主题围绕华侨华人与“一带一路”的建设展开,着重从华侨华人与“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华侨华人与华文教育、华侨华人与国际移民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