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中国,风云激荡,波谲云诡。这是中国改革开放走过30年的年头,亦是中国开启下一个改革开放30年的年份。在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大事情、大事件,好事、坏事,开心的事、伤心的事,让国人心情震荡于两极,仿佛坐了无数次过山车。  相似文献   

2.
《长江论坛》2009,(6):F0003-F0003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光谷就是武汉发展的缩影。光谷从无到有,变化太大太多。如果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那光谷就印证了武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与飞跃。  相似文献   

3.
<正>这是一个不缺少梦想的时代,这是一个梦想并不遥远的年代。对于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中国公民来说,伴随着电影院好莱坞大片传递的太多的"美国梦",许多人通过自己的双手已经编织出属于自己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名70后青年,和无数个"我"一样,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中国一路走来:责任制、万元户、喇叭裤、迪斯科、大哥大、手机、电脑、互联网,有幸见证和经历了太多具有时代烙印的第一次。当我们把这些第一次一一连缀起来的时候,3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串铿锵有力的足  相似文献   

5.
中国应建设世界一流的义务制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经费的确有大幅度的增加,特别是在"十二五"期间占到了GDP的4%。但我国义务制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基础太差,欠债太多,基数太大,对于数千万贫困人口,义务教育的经费还要包括他们孩子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正《改变中国:经济学家的改革记述》张军著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定价:69.00元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历史,有太多精彩纷呈的故事、筚路蓝缕的人物和引人入胜的问题。在改革的政策制定和地方的自发性变革中,蕴含了哪些经济学原理?本书作者结合个人的实际经历、见闻与专业研究,带领读者重返改革现场,纵论深描改革历程。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中国,许多人把人口看作是“包袱”和“负担”,而不看作是资源。例如,《都市快报》首席评论员徐迅雷先生在《中国人口太多这是一个常识》一文中说:“人口太多,地球不堪重负:人口太多,国家不堪重负;人口太多,社会不堪重负;人口太多,家庭不堪重负;人口太多,个人找不到工作不堪重负……”那么,人口究竟是负担还是资源?下面从几个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作为改革开放的先声,“解放思想”响彻中华大地已有整整20年了!回顾这20年来思想解放的历程,有艰难坎坷,也有突破性进展,称得上“一波三折”。但是,无论怎样,一个不争的事实告诉人们:正是因为有了不断的思想解放,我们的事业才不断发展,我们的国家才日益走向强盛。应当承认,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给自己设置了太多的框框;也有太多的说法不切合实际,或者说,不能普遍地用来解释千变万化的客观世界。譬如,我们当然都明白“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但是在现实中,人们却往往会做出违背客观规律的蠢事,给我们的社  相似文献   

9.
经过二十五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经济的发展并没有给农民在看病上带来太多的实惠。疾病,像一把利剑挂在农民兄弟的头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目前中国农村比较普遍的现象,并且在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本刊记者就中国农民何时看病不再难这一问题,采访了研究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专家崔红志。  相似文献   

10.
难忘的1976年     
曾经,有一个年份,让现代中国人深刻地感觉到“天崩地裂”。30年前的1976年,是中国历史上极其关键的年份。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让中国人经历了太多的悲剧,太多的灾难,太多的突变。对于这一年,我们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珍藏,太多的思考。1976年1月8日,人民爱戴的周恩来总理去世,举国悲痛,人们自发地  相似文献   

11.
难忘的一课     
我作为共和国的同龄人,随着共和国脉搏的跳动经历了幸福的童年,风云变幻的青年又步入改革开放的中年。酸甜苦辣,可谓尝遍人生滋味,值得记忆的事自然太多太多……,然而下乡插队仍然是一生中最难忘却的。1968年,随着“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一声号令,我和12个同学来到内蒙古武川县插队。村里的干部和乡亲见到北京城里来的学生娃都非常热情。端来了热气腾腾的羊肉炖土豆和雪白的馍,为我们接风。羊肉和土豆都是我在北京最不爱吃的东西,闻着刺鼻的膻气,我几乎要吐出来,勉强咽了几口算是度过在内蒙古生活的第一天。没想到,远离温…  相似文献   

12.
正故宫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和神秘,人们对它有着太多太多的向往和追求。故宫博物院可说是国人心中的"圣殿",神圣不可侵犯,敬畏有加,不得有失。北京青年报曾在头版头条以《游客有望漫步城墙赏故宫》通栏标题报道,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媒体通气会上"向全社会透露了一个新的想法——让参观者登上故宫金碧辉  相似文献   

13.
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近代以来中国那段最为艰难曲折、最为惊心动魄的追求、选择和奋斗史,其中的养分太多了,值得我们好好思索的东西太多了,值得我们今天警醒和借鉴的东西也太多了。  相似文献   

14.
<正>2024年2月25日,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宗庆后因病逝世,享年79岁。宗庆后身上有太多光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三次问鼎“中国首富”……这位浙商代表人物与他创办的娃哈哈,是改革开放以来极其重要的时代符号。宗庆后则视自己为凡人,他曾写道:“我是一个普通人,从底层崛起的凡人。幸运的是,我生于一个大时代;更幸运的是,我获得了一个机会,缔造了一家公司,并且因之而成为‘中国首富’,得到了价值的实现与认同。”  相似文献   

15.
十来年前,我曾写了一篇小文《寻找老百姓》,大意是我们中国已经成了名片大国,有名片的人太多太多了!而且,名片上的内容绝不仅仅限于姓名、通讯地址、电话等等,往往要添加上各式头衔(如官衔、职衔、誉衔、虚衔之类)。这样的名片太多了,铺天盖地,这就会使人产生一个错觉:好像我们中国有太多太多的“人上人”,简直快要没有十足的普通老百姓了!  相似文献   

16.
王天义 《阵地与熔炉》2000,(6):70-71,76
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人口太多,人口太穷。一方面中国政府为了减少人口,自70年代以来推行了独生子女政策,使人口增长率长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有人测算,30年来,中国少生了3亿人;另一方面,中国政府为了使人口富起来,自70年代末期以来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寿命明显延长。这是巨大的历史功绩。然而,问题正从这里产生。  相似文献   

17.
“5·12”大地震一周年了。对于这个特殊事件.对于这个特殊的日子,我们有太多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太多的情感要表达。人们在如何回忆这段历史,专家学者又认为有多少值得反思和回顾的东西.一周年这个时间节点又将触痛大家埋在心底多少的悲伤?这也许真的需要我们认真的反思和回顾一番了。  相似文献   

18.
故宫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和神秘,人们对它有着太多太多的向往和追求。 故宫博物院可说是国人心中拘“圣殿”,神圣不可侵汜,敬畏有加,不得有失。北京青年报曾在头版头条以《游客有望漫步城墙赏故宫》通栏标题报道,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媒体通气会上“向全社会透露了一个新的想法——让参观者登上故宫金碧辉煌的角楼和漫步城墙俯览紫禁城胜景”。  相似文献   

19.
成长 成熟 成就 大凡包头人,都知道有一家叫云龙的骨科专门医院,这是诞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不久,出现在包头的一家民营医院,迄今已经历了10多个年头的风风雨雨。 曾几何时,那些公有制医院以一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姿态和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对待广大患者,以致于人们一说起上医院就愁眉不展,就满腹牢骚,就心有余悸……这种心态不光是因为治病花钱本身的问题。一是程序太多太繁太乱,让人讨厌。  相似文献   

20.
谢钟慧 《现代领导》2001,(12):26-27
令我于一月之内两次去赣州采访的,是那未尽的红土地情结。那里有太多的故事,太多的风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