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诚信本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本文分析了法制建设与构建诚信社会的关系,列举了一些诚信缺失的社会危害及其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法制建设,构建诚信社会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我国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与问题、构建社会诚信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社会诚信的范围和形式,并根据实际运作的经验提出了企业诚信评价指标的构成、口径和测量方法,设计了社会诚信评价管理体系,指出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须澄清和解决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核心要素。它不仅是一个道德理念,也属于一个法律范畴。充分认识诚信的道德规范作用和法律价值体现,是评估重构诚信社会价值的关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诚信     
“一言九鼎”是东方最崇尚的处世方式之一。不过在西方的美国,也可以见到处处讲诚信的事例,并且从中让人感受到东方文化的温暖和魅力。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的重要内容和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伦理基石。本文论述了诚信对于社会政治文明、社会精神文明、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阐述了诚信对和谐社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诚信与法制     
2002年美国发生的一系列大公司会计丑闻,被美联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列为“2002年度全球十大新闻”,并由此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诚信问题的关注。经济界认为美国安然公司案给美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了“9·11”,学术界认为学术诚信不应该被侮辱,否则有损社会  相似文献   

7.
诚信是社会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基本品质。我国当前面临着严重的诚信危机,无论国家机关诚信还是社会诚信均需重塑。我国当前的诚信信息供给模式属于公共信息机构占据主导地位的混合模式,市场化的诚信信息供给主体作用较小。因此,对社会诚信危机的治理,应当在完善公共诚信信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公共诚信信息的行政运用机制,通过行政机关的协同配合和社会公众的参与来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8.
对民商法来说,诚信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对民商法的透彻理解和研究必须以明确诚信理念的概念及其延伸为前提。有鉴于此,本文拟探讨民商法诚信原则的内涵与变迁路径,从而保障为诚信理念在中国民商法中的确立及其全面展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狄国忠 《检察风云》2012,(16):32-33
现实中存在的社会失序问题,究其深层原因,是社会转型期社会诚信伦理的混乱所引起的。而要实现社会秩序的重建,必须使社会秩序有一个形而上的依托——诚信伦理。诚信伦理的基础是人性与理性。人性具有建立社会规范、准则的能力;理性具有自发地产生解决、调适合作问题的能力。信任危机给社会生活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要恢复信任,必须要守住社会的底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0.
王蕾 《法制与社会》2013,(9):171-172
诚信既是一个道德概念,也是一个法律概念。为解决我国社会存在的诚信缺失问题,可以通过德育和法治两条途径来进行。法治以稳定的法律制度,规范并保障诚信社会的建设,从而成为解决诚信缺失问题与建设诚信社会的主要方式。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依法建立市场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并同时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政府诚人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私法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已为人们广为熟知,公法中的政府诚信原则在二战后的发达国家也纷纷确立(行政信赖保护原则)。本文主要对政府诚信的主体、客体及载体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构建我国政府诚信的基本法律框架,以塑建现代责任政府形象,保障相对人的正当权益,以完善我国行政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2.
政府职能转变与诚信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职能由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已是一个现实的趋势,诚信原则在行政法上的适用也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可。政府角色的重新塑造和政府职能的合理定位,必然伴随着政府行为方式的根本变革,如大量行政指导行为和行政合同的出现,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广泛运用。这种新型的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诚信。  相似文献   

13.
马景顺 《河北法学》2007,25(5):197-200
崇尚诚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如何加强诚信建设,应首先对诚信的自律与他律机制进行研究,诚信的自律与他律机制的失灵,导致了我国在许多方面出现诚信危机,严重影响社会和谐.诚信的自律与他律机制的特点和失灵,既有历史文化的原因、又有思维方式的原因,同时还有现代化的原因.重构现代诚信机制须吸取先人及外国人的经验,从多方面入手揭示诚信的自律和他律.  相似文献   

14.
Purpose.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ived memory characteristics and age. Method. Participants rated the reliability and honesty of children's memory for one of two events. The children's ages varied from 3‐ to 18‐years‐old. Results. Participants (N = 612) believed that memory reliability increased with age, but the observed effect was non‐linear. Perceived reliability increased rapidly for children from 3 to 6 years. After this, male participants believed memory reliability increased, but less than in early childhood. Female participants did not think memory reliability increased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Further effects involving type of event, age of participant, and the gender of the eyewitness were observed for hones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attributes and beliefs in guilt.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stress the need for more research on development trends of memory in middle childhood and adolescence.  相似文献   

15.
民事诉讼中确立诚实信用原则理论之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法院、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在审理民事案件时必须公正和诚实、善意。滥殇于实体私法领域的诚实信用原则究竟能否延伸至民事诉讼领域的问题,大陆法系的学者们展开了一场颇为激烈的争论。诚实信用原则是民事诉讼中道德原则的法律化,其既能协调诉讼主体的行为,也能协调法院的审判行为,从而保证诉讼的顺利进行,实现诉讼中的公平、公正。为此,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中确立该原则是很有必要性的。  相似文献   

16.
丁满臣  孙芳 《河北法学》2004,22(5):154-157
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但现行多数人身保险合同中普遍存在重投保人的诚信义务 ,以格式文本的形式为投保人设置不利障碍 ,保险人自身却没有很好地履行最大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7.
论情势变更的界定及其立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诸学者有关情势变更的界说中综合出情势变更的本质定义。从我国目前的立法现状来看,情势变更宜定位在“制度”的层面上。该制度赖以构筑的理论基础是诚实信用原则。就情势变更的适用条件、效力和法定事由等方面提出构建该项法律制度的尝试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宁清同 《政法学刊》2007,24(6):63-68
和谐社会是人类的理想,要实现这一理想就必须弘扬民法的基本精神。因为,民法的平等精神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民法的自由精神是和谐社会的前提,民法的诚实信用精神是和谐社会的灵魂,民法的私权精神是和谐社会的保障。  相似文献   

19.
论诚实信用原则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通过对诚实信用原则的基本意义、理论和历史渊源、价值取向及其功能、适用等问题的研究 ,主张公平与诚实信用一样发挥着平衡当事人利益关系的作用 ,因此有必要将其作为一项统一的原则来对待。作为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 ,公平诚信原则从道德规则向法律规则的发展过程本质上体现了契约与伦理的结合过程。作者认为 ,诚实信用原则的宗旨仅在于实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的平衡 ,而对于当事人与社会间利益关系无法实现平衡 ,对于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冲突只能通过公序良俗原则来处理。  相似文献   

20.
焦和平 《政法学刊》2008,25(4):52-56
在物业管理纠纷发生时,物业管理企业经常以停水断电或拒绝提供其他涉及业主重大利益的物业服务威胁业主,业主也动辄以拒绝缴纳或长期拖欠物业费对抗物业管理企业,这些行为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损害社区公共利益,属于滥用抗辩权的不当抗辩行为。应当从立法和司法角度对这些不当抗辩行为进行限制,在我国现有立法没有相应规定的情况下,法院应援用诚实信用、公共利益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在司法审判实践中对不当抗辩行为进行限制。在限制不当抗辩行为时,应当允许当事人对无损他人利益的抗辩方式进行约定,也不能否定当事人行使正当的履行抗辩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