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彭德怀同志是湘潭县乌石寨人,这是众所周知的。但他的祖籍在双峰县,却很少有人知道。据珍存在今双峰县拓塘乡九溪村的《湘乡九溪彭氏续修族谱》的谱序载:彭氏“世居湘乡二十五都之九溪湾”。湘乡二十五都,今属双峰县龙田区;九溪湾以一溪有九湾而得名,今属龙田区拓塘乡九溪村。该谱是民国十年(1921年)始修、十一年刊行的。其谱序歌是:“景汝邦宗盛,添思自汉兴。朝世代忠良,臣正安民清。康际运愈昌,其源绪以长。远绍先祖德,步履继准阳。”湘潭彭德怀家与湘乡九溪彭氏共一宗堂,即“和宗堂”,且辈序完全相同,可谓同宗共族。那么,彭德怀同志家是何时由双峰迁往湘潭的呢?从《湘乡九溪彭氏续修族谱》可以考证。该谱载:“臣坤,字克载,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己亥五月初七午时生,嘉庆十二年(1807)丁卯二月十一日午时死,年  相似文献   

2.
辈名“清宗”彭德怀家世源远流长。据《湘乡九溪彭氏族谱续修》记载,彭氏辈序歌为:“景汝邦宗盛,添思自汉兴。朝世代忠良,臣正安民清。康际运愈昌,其原绪以长。远绍先祖德,步履继淮阳。”这首五言辈序歌“预定”了彭氏40代子孙的辈份。按此顺序排列,彭德怀的父亲属第十九代,即民字辈,故取名民言;彭德怀属于第二十代,即“清”字辈,因此取名清宗。“朝世代忠良,臣正安民清。”古代先哲们在给后裔确定辈序时,总是希望后代家业昌隆、人丁兴旺。彭氏祖先期望没有落空,20世纪中叶,这个家庭中果然出了彭德怀这个“忠良”、“安民”之臣。“得华”与“德怀”彭德怀有4兄弟,除小弟半岁夭折外,其余均长大成人。大弟金华(辈名清湘)二弟荣华(辈名清源),加上得华,人称“彭氏三华”。得者,获得也;华,荣华也。“得华”,寄托着父母想从儿子这里获得幸福、摆脱贫困的希望。  相似文献   

3.
《湘潮》1986,(10)
一九二七年秋,一个愁云惨淡的下午,在湘乡县城通往该县铜梁乡长嘉堂(今双峰县井市镇红光村)的道路上,奔走着三十余名荷枪实弹的清乡队员。内中一乘轿上坐着国民党湘乡县党部委员左某,他今天是闻讯特来这里捉拿一名“共产党要犯”的。  相似文献   

4.
蔡和森     
蔡和森,生于1895年3月30日,1931年秋被国民党反动派残酷杀害于广州,年仅36岁。他是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县即今湘乡市)永丰镇人。从党的“二大”起直到“六大”,历届大会他都被选为中央委员。“五大”设立政治局后,他又是五届、六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和中央宣传部部长。他是我党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党早期杰出的理论家、宣传家和卓越的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5.
蔡畅小传     
蔡畅,著名的新民学会会员,先后担任全国妇联主席30年,是中国妇女运动最杰出的领袖之一。她把自己的全部心血献给了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妇女的解放事业。蔡畅,原名成熙,1900年5月14日生于湖南湘乡永丰镇(今双峰县城)。其二哥蔡麓仙、三哥蔡和森、三嫂向警予都是早期共  相似文献   

6.
蔡畅     
蔡畅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和卓越领导者,国际进步妇女运动的著名活动家。早在1936年,著名美国女作家尼姆·韦尔斯在所著《续西行漫记》中,就称她是自从向警予后,“中国最前导的女共产党员”、“最活跃的女革命家”。蔡畅原名蔡咸熙,1900年5月14日诞生于湘乡县蒋市街(今双峰县井字镇)杨求村光甲堂。她从  相似文献   

7.
陈赓大将与彭德怀元帅都是功名显赫的传奇人物,只是性格迥异。陈赓幽默风趣,爱开玩笑;而彭德怀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早先有一种说法:陈赓一怕廖仲恺,二怕彭德怀。此话不知从何说起。那么陈赓到底怕不怕彭德怀呢?往事遥遥,让我们从下面这些小事中去品味一二吧。 初识于湘军, 又相继逃出 彭德怀的家乡在湖南湘潭,离陈赓的家湘乡二都柳树铺村只有四五十里路。有一年湘潭大旱,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与湘乡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韶山毛氏二修族谱》清楚地记载着韶山毛氏的开山鼻祖毛太华是从湘乡迁去的。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曾对他的秘书谭政说过:“我也是半个湘乡人。”延安时期,毛泽东与斯诺谈话时,无限眷念湘乡外婆家,深情地回忆了在湘乡东山学校求学的情景。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二篇文章里,毛泽东多次提及考察湘乡农民运动的情况。建国以后,毛泽东与湘乡的亲朋故旧有着密切的交往。绯紫桥(今菲梓桥)在现在的湘乡火车站附近。然而,谁会知道,毛泽东的祖先500年前是居住在这里的呢?毛泽东的20代祖先叫毛太华,是韶山毛氏的开…  相似文献   

9.
湘潭、湘乡毗邻,军旅中两县人素来以同乡相认。彭德怀是湘潭人,在湘军中他有一位湘乡籍的老乡,又兼是军校同学,此人本来也有机会与彭德怀走上一条相同的道路,可惜他几次辜负了彭德怀的厚望,在几个重要的历史关头作出了错误的选择,最后以人生悲剧而告终。这个人名叫李绶明。李绶明,又名李旭,湘乡下湾人,8岁入私塾,14岁进东山学校。1913年投入湘军,1922年以湘军第一师一团二营八连上尉连长身份带职进了湖南陆军讲武堂,与彭德怀、黄公略同学。李缓明受训结业后返回原部队,从继续当连长到升少校营长,1924年因部队被打散回到湘乡…  相似文献   

10.
“禅林物色自清幽,二十年前忆旧游;世事沧桑伤胜迹,人间岁月似飞流。奔驰岂为功名计,解放原从主义求;莫教金身修丈六,偷闲最是丈夫羞。”这是大革命时期湖南省农运特派员、中共湘乡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湘乡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湘乡特别法庭审判长沈春农烈士的一首言志诗。1927年“马日事变”后,沈春农曾隐蔽在韶山白莲  相似文献   

11.
东山学校     
东山学校位于湘乡涟水南岸东台山麓。这里原为凤凰寺遗址,有“东台起凤”的美丽传说。学校始建于1895年,时称“东山精舍”。1896年,湘乡籍新疆巡抚刘锦棠带头捐款,倡修书院,全县士绅积极响应,选中风水宝地莲花屋场作为书院院址。1900年落成,“东山精舍”易名为“东山书院”。该  相似文献   

12.
谭政     
“毕生致力政治工作兢兢业业以身作则不朽功勋在三军;终身遵循立党为公坦坦荡荡守正不阿高尚风范启后人。”这是军委领导悼念谭政的一幅挽联,可以说是对谭政一生的高度概括和中肯评价。谭政,字世铭,号举安,1906年6月14日出生于湘乡县湘西乡(现湘乡市龙洞乡)一个小康家庭,祖父是个绅士,父亲以教书为业。谭政5岁即入私塾,考入湘乡县立第二高小(即东山学校),因成绩优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湘乡荷叶塘乡(今属双峰县)人,道光进士,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卒赠太傅,谥文正。他虽然官至极品,权倾朝野,为人却十分俭朴、廉洁,并以此训勉亲属,保持勤俭家风。曾国藩遵循祖父“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治家力崇节俭。他在给长子曾纪泽的信中告诫说:“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余服官三十年,不敢稍染官宦气息,饮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风,极俭可也,略丰亦可,大丰则我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尔年尚幼,切不可贪爱奢华,不可习惯懒惰。不论大家小家,仕农…  相似文献   

14.
在晚清政坛中,曾国藩是最具有色彩性的人物,他被称为清朝中兴之臣。他留给后人的不只是高官厚禄之后的虚华和荣耀,还有他所达到的儒者风雅和他言传身教、教育子女的事迹。仕途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号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清朝时期的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也是晚清散文(湘乡派)的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学士,封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农村干部制度的改革问题,最近,我们对临沭县周庄乡三十一个村庄的干部状况(主要是村党支部正副书记和大队长)进行了调查。一、基本情况。临沭县周庄乡共三十一个村,村党支部正副书记和大队长(有十九个队未有大队长)共五十九人。其年龄状况是:五十岁以上的四人,三十五岁至四十九岁的四十三人,三十五岁以下的十二人。其文化程度状况是:高中文化程度的一人,初中文化程度的十三人,小学文化程度的三十八人,文盲七人。这些干部均是党员。其中“文化大革命”前入党的二十二人,“文化大革命”中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入党的三十二人,三中全会以后入党的五人。乡党委和乡政府的领导同志认为:在  相似文献   

16.
肖自强 《湘潮》2008,(3):39-42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以高票通过决议:自2005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此举是中国实施“为农减负”等惠农政策的重大举措之一。此前,全国各地即已开始了“为农减负”的种种探索。20世纪70年代末,湖南省湘乡县(今湘乡市)迈出了为农村生产队(村民小组)、社员(农民)减负的坚实步伐。1978年,中共中央以37号文件对湘乡经验进行了转发,在全国掀起了学习“湘乡经验”的热潮。  相似文献   

17.
美与丑     
师喜元争得项目带民富秦安县叶堡乡师河村支书师喜元,一心为民办实事。他千方百计争取到“整村推进”项目,新修了一所漂亮的学校,教室全部是砖木结构,使学  相似文献   

18.
陈赓,1903年生人,祖居湖南湘乡二都柳树铺。那里依山傍水,风光秀丽。村前小溪欢歌,村后青山叠翠,都是陈赓幼时戏耍的场所。陈赓的祖辈,都喜欢练武。虽然还称不上“武门”、“侠户”,但在那弯弯曲曲的几十里山冲,也称得上是个“武术世家”。  相似文献   

19.
古木参天的岳麓山中,千年古刹麓山寺左后侧,有一块花岗岩砌成的长方形墓地。汉白玉的墓碑,石砌的围栏,历经数千个日日夜夜的风雨侵蚀,凸现出斑斑痕迹,使人忆起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久远,铭刻在墓碑上那“烈士禹之谟之墓”五个大字,清晰可辨。快一个世纪了,每当人们驻足墓前,烈士牺牲前那“我要流血”,“禹之谟为救中国而死,为救四万万同胞而死”的悲壮遗言,便如同不息的号角,震撼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  禹之谟 1866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 (今双峰县 )青树坪。 20世纪初留学日本,回国后在长沙开设新式纺织厂。清廷的腐败,…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前夕,毛泽东与蔡和森发起建立的“新民学会”团体中,有一位名叫熊焜甫的基本会员,后追随蔡和森赴法勤工俭学,为留学的18名会员之一。由于他去世较早,其生平事迹已基本被人忘却。熊焜甫,字光楚,湘乡赤石大旗冲(今属湘乡市虞塘办事处)人。生于1889年3月某日,兄弟2人中居小。辛亥革命时他在湘乡中学毕业,随即考入湖南公立第一师范学校(时称中路师范学堂)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