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均,字叔痒,约生于公元22年,东汉南阳人。15岁因父荫为郎,约25岁提升为辰阳(今辰溪县)长。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的一天,宋均拜接诏书。原来,武陵(今常德一带)发生了五溪农民起义。朝廷派武威将军刘尚前来围剿,结果反被起义军围困,危在旦夕。因此,光武帝派他发江夏精兵火速救  相似文献   

2.
宋均,字叔痒,约生于公元22年,东汉南阳人。15岁因父荫为郎,约25岁提升为辰阳(今辰溪县)长。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的外祖父万青选,字泉甫,号少云,有时也用少筠,晚年又自号随庵.他祖籍江西南昌,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生于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宛平),一生历经清朝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和光绪五代皇帝,去世于清光绪二十四年二月十四日(公元1898年3月6日),也就是周恩来出生的第二天,活了80岁.这在当时也是很了不起的高寿.  相似文献   

4.
陈子昂,字伯玉,唐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人。生于公元656年,卒于公元695年。年轻时因家境殷实,18岁时仍整日饮酒狩猎,厌倦读书,父母勉强让他进了乡里一所私塾。渐渐地,陈子昂知道自己学识浅薄,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发愤博览群书,于唐睿宗文明元年(公元684年)考中进士。做官期间,他曾多次向唐睿宗上书自己识人用人的政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千百年来流传最广和使用较多的中华典藏古文工具书.作者许慎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语言学家. 许慎(约58年-约147年),字叔重,东汉汝南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人.《说文解字》大约撰于永元八年(公元96年),成书于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许慎取名“说文解字”,即说解文字之意.所谓“说文”,就是直接讲述独体字的构造类型以及它所记录的词的本义;“解字”则即分解、分析合体字的结构进而训释它所记录的词的本义.  相似文献   

6.
陈立夫,号祖燕,1900年9月6日生于浙江吴兴(今湖州市).7岁时就被家人送入私塾读书.他记忆力强,聪颖好学,在私塾里是成绩优异的上等生.  相似文献   

7.
南陵,是李白皖南的故里。公元741年,受当时南陵县令常赞府之邀,李白携全家首次从山东泰山来南陵定居,从此便与南陵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而南陵成为了李白继四川的江油、湖北的安陆后的第三故里。公元742年,也就是唐天宝元年,注定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戏剧和最为灿烂的一年。该年,天子唐玄宗  相似文献   

8.
于都,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公元201年),因北有雩山而名『雩都』.建县初,辖今赣州市东部6县,故有『六县之母』和『雩当闽、粤、湘岭之冲』之说.1957年改为今名.全县面积289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83万.  相似文献   

9.
一 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市)人,生于唐代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出身于中小地主家庭。由于德宗初期藩镇的叛乱,他家的经济情况受到了打击,迫使他“就食江南”。25岁中进士,29岁以后开始做官。曾屡次上疏指陈时弊。任监察御史时,为了关中灾民请求减免赋役,被贬为阳山令。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又因反对迎拜佛骨,触怒唐宪宗,贬为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  相似文献   

10.
平凉有书院始于明初.在明清两代,平凉境内先后创办了13所书院,其中影响较大的有7所. 阿阳书院 明宪宗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知州祝祥在静宁州城隍庙西创建陇干书院,不久即废.至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静宁知州黄廷钰复建陇干书院于州署东侧,即今静宁县委所在地.院门向南,有“正谊堂”“托素轩”“洗心亭”等建筑.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知州王烜捐资置学田,重修陇干书院.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知州王赐均用700重金买田数十亩,建“亦乐园”,改陇干书院为“亦乐园书院”.他亲自教授,又捐资以供膏火,一时间,士子云集,文风大变.至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知州余泽春补修后,更名为阿阳书院.  相似文献   

11.
清代的湖广总督府坐落在古武昌城望山门和文昌门之间,即今解放路南端武昌造船厂内。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到光绪三十七年(公元1911年)的266年间,先后有100多位总督在这里执篆理政。  相似文献   

12.
公元1898年3月5日(清光绪戊戌年二月十三日),一代伟人周恩来诞生在当时的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驸马巷周家院(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淮城镇驸马巷7号)内,到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中国民俗中,对逢十的生日都比较看重,有的还办得格外隆重。那么,周恩来生命中的七个整十岁的生日是怎么度过的呢?  相似文献   

13.
李贽与姚安     
亦正 《支部生活》2007,(2):46-46
李贽(公元1527- 1602年),又名李载贽,字宏甫,号卓吾,今福建晋江县人,是我国明代一位很有影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姚安是云南边疆的一个县,明万历五至八年(公元1577- 1580年),他以南京工部员外郎衔入滇,出任了三年姚安知府。古为滇国地,汉代置弄栋县,唐代设姚州都督府及南中统部统辖今滇西、滇东、黔西及川南广大地域的今姚安,古代交通闭塞、生产力低下、天灾和兵  相似文献   

14.
闯关东,漂泊生活14年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1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父亲杨世恩是泥瓦匠,母亲宋学芝是农家妇女.夫妇生有三男三女,两个早夭.杨宗福是杨世恩长子,杨子荣是杨世恩次子. 杨子荣4岁那年,家里饥寒交迫,无法度日.这年秋天,全家决定闯关东另谋生路.全家定居辽宁安东(今丹东)郊外的大沙河村.然而安东的生活也不如意,杨世恩夫妇每天从早到晚拼命地干活,也难以维持全家人的温饱.  相似文献   

15.
议何瑭     
何瑭生活于明代中期,其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颇有特色,值得深入研究。然而,多年来专门撰文研究者甚少。笔者这篇短文,尚不足全面反映何瑭的一生精神风茂和思想理论价值,只是抛砖引玉,以引起学人关注。 生平事迹 何瑭,字粹夫,号柏斋,明宪宗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生于河南武陟千秋乡,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何瑭祖居扬州如皋,七岁时随家迁入怀庆城内(今沁阳市城关镇)。他幼年生性端凝不爱嬉戏,人们以为痴,实则聪颖好学。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乡试第一,第二年与王廷相(公元1474~1544年)为同榜进士。选入翰林院先为庶吉士。何瑭在阁试中应试“克己复礼为仁论”的考题时答日:“仁者,人也。礼则人之元气而已,则见侵  相似文献   

16.
贵定县位于贵州省中部,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置有新添卫(卫所在今县城处).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析新贵县的平伐司、定番州的丹平司、龙里卫的把平司及大平伐司等地设置新县,县名取新贵县的"贵"、定番州的"定",合称贵定县.县治在今贵定旧治.贵定县与新添卫两个行政区并存,辖地各有所属.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新添卫,贵定县治移至卫城(今县城).1952年,贵阳专区改为贵定专区,专员公署移至贵定县城,直至1956年撤销贵定专区.  相似文献   

17.
吴忠礼 《共产党人》2007,(16):53-55
西晋司马氏王朝,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和少数民族起义的双重打击下,走向了土崩瓦解的末日。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匈奴左部帅、建威将军、匈奴五部大都督刘渊(公元310年)乘机在左国城(今山西省离石县)起兵反晋,自称大单于、汉王,建国  相似文献   

18.
《种树郭橐驼传》是我国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写的一篇取材于下层人物,揭示社会矛盾,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优秀传记散文。文章长不足七百字,享誉却超越千年,一直为后人所称颂。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八一九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二十一岁登进士第,三十一岁为监察御史里行。顺宗即位,王叔文执政,他参  相似文献   

19.
“久未接到家信,内心实在挂念.男屡次寄回之信,不知收到几何?近来,福体康健否?合家都好么?甚念……”书信里的李白闲话家常,谦恭体贴.然而,直至牺牲,他的家人才知道,书信背后的李白一直以电波为尖刀,战斗在敌人的“心脏”,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李白,原名李华初,1910年5月出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在大革命的浪潮中,15岁的李白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秋收起义.1930年,李白加入中国工农红军,次年被部队选送去学习无线电技术,从此开始从事党的通讯工作.  相似文献   

20.
邓颖超同志曾说过,“像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所写的原型李白同志,为了党的利益,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些同志是永远值得纪念的.”关于李白,在“李白烈士故居”里,有份材料这样记载:李白,原名李华初,又名李朴,化名李霞、李静安.1910年5月1日出生在湖南省浏阳县张坊区板溪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李白的祖上没有田产,父亲李荣德以贩运纸张为业,膝下有三男一女,李白居长.李白小时候只读过3年书,后因生活困难,13岁起当染坊学徒,他要承担一个成年人的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