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多地少的内陆平原粮食产区的农民常有“种粮难致富,想富没门路”的怨言。而河北省藁城这个人均只有1.1亩耕地的县级市,如今却有相当部分的乡村跳出了单一种植的小圈子,开始步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大农业的致富路子。 据统计,1991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21.31亿元,农业总产值达8.32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7.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0%。全市农民人均收入817元。  相似文献   

2.
胡宗秀 《民主》2008,(5):47-48
据《人民日报》报道,上海市不断创新科技下乡的模式.建立了“技术型公司+基地+农户”的科技服务体系12个。成为上海科技下乡的重要载体.一年间.解决了上万农民的就业.并使5000户农民走上致富路。上海市科委还从10个区县中选择了较有代表性的12家技术型单位,进行技术扶贫和资助.变政府扶持农民为扶持企业.以企业为龙头再带领农民,使科技下乡的服务链得到延伸,农民的生产增收有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4,(8)
这是几则来自农村的简讯,是记者从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花圃里采摘来的几朵花: ——山西省乡宁县前河生产队队长崔高生成了“万元户”以后说:“我一家富了不算富,大家都富才算富。”去年,他挨门逐户帮助群众制订勤劳致富计划,带领大家搞好粮食生产和多种经营,使全村每人平均收入达到一千元。“万元户”带出了“千元村”。——四川省巴中县城守公社农民马兴武,致富不忘国家。他同两个儿子从事家庭副业,一九八二年全家收入二万六千多元,自愿购买国库券一万多元;去年,他家收入增加到四万多元,又  相似文献   

4.
“公司+农户”:新乡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王定邦如何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是当前农村改革中面临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河南省新乡市在农村不断改革中,探索出了一条“公司十农户”的道路,在农户与市场间架起一座桥梁。新乡市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与社会...  相似文献   

5.
车进南召,路两旁的大山如屏障一般,一忽儿松柏涌涛,一忽儿乱石滚滚。柳暗花明处,闪出座座村落,绿树掩映之中,新刷的墙壁上书着“出路在山,致富在人,早富晚富在精神”的标语。 南召,原是河南省30个贫困县之一。198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65元,48万农民中,有三分之二的人没有解决温饱。县委书记李业生是3年前调来的,在这3年中,南召实现了四个翻番: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21%;乡镇企业总产值增长了163%;财政收入增长了14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1倍,达到324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给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其中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经济强镇怎样才能变成文明大镇?富了农民的“口袋”如何再富农民的“脑袋”?怎样才能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同步运行、相得益彰?近年来,我们以文明村建  相似文献   

7.
蓬莱县“仙阁公司”总经理王海绪在当地名声很响。一是他的“仙阁公司”生产、经营发展神速,它的前身——登州镇石岛大队,一九七八年总产值只有五十几万元,而到了一九八五年,公司农工商总产值就达到一千万有零,七年间增长了近二十倍!人均收入也从一百七十三元,上升到一千○二十元!这样的经营才干谁不佩服?二是这位总经理爱好舞文弄墨,在农民企业家群里是个公认的“秀才经理”,年轻时还做过几年“作家梦”。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双峰县科技合作社成立于1993年4B,其组织模式为总社+六大专业合作社+乡镇科技合作社十三村一分社+产业基地+农户。经营上实行“科技培训+种苗供应+货款贴息+生产资料供应+技术跟踪服务+市场营销”模式。从运行的状况来看,科技合作社的发展,必须以明晰财产分配关系为前提;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人才是合作社发展的关键;政府的扶植和支持是合作社发展的保障;农民的认同和参与是合作社发展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廖京 《瞭望》2005,(26)
近年来,山东省广饶县创新“三农”工作思路,从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增强“三农”发展活力入手,以工业化理念经营农业,以工业化成果反哺农业,走“育龙头、带基地、促增收”的路子,有效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繁荣。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12.9亿元,同比增长30.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07亿元,同比增长12.5%;地方  相似文献   

10.
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乡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乡村。乡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有助于推进乡土文化活化、产业转型升级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有利于促进发展、促成共享,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邵阳市隆回县崇木凼村是虎形山花瑶同胞聚居区,也是花瑶民俗文化富集区。当地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助推乡村经济富足、精神富有、生态富美、共建共富四维目标的实现,走出一条乡村文旅赋能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的实践之路。崇木凼村的发展经验表明,在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下需要聚焦“谁来带富”“如何致富”“共富共享”“如何促富”四个问题,可以通过培育新动力、丰富新业态、明确新使命、激活新动能等推进乡村文旅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鹤壁市故县村在党总支部书记唐巨林带领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的全局,按照生产发展、生产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坚持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全村工农业总产值由1 999年的5000万元上升到2005年的1.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 999年的400元提高到2005年的4500元。故县村党支部也先后被评为“省级五好党支部”,“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2.
山东海阳县化肥厂抓住农业飞速发展的好机遇,加速企业内部改革,提高自身消化能力,情愿自己吞下原材料涨价的“苦果”,不在产品价格上算计农民,并及时为农民提供优质化肥,赢得了农民的信赖。 近年来,原材料不断涨价,海阳化肥厂每年因此增加开支180万元。对此有人主张水涨船高,提高产品的价格。海阳县化肥厂领导一班人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也希望产品涨价,如果是每  相似文献   

13.
我属“虎”     
江苏省泗阳市洋河镇西门村的农民富起来了。不是一家富,而是家家富,没有一户贫困户。 西门村党总支书记朱玉良说:我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八,一九五○年生,属“虎”……  相似文献   

14.
青岛国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度通过吸收、控股等资产运作方式成功地对宏仁堂连锁有限公司、青岛东瑞药业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壮大了公司规模和实力。进入2000年,国风药业以创新图发展,经济运行状况越来越好,全年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实现利润5100万元,比1999年分别增长138%和33%。凝聚力创新:班子过硬+全员军训+考评公正领导班子是企业凝聚力的轴心。国风药业有一个干事业的过硬领导班子。公司董事长秦志华团结领导班子,率领全体员工突破难关,企业也逐步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现在他们更把“要经营好企业必须先经营好自己”作…  相似文献   

15.
杭州富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非公有制集团型企业,总资产11.5亿元,主要生产光纤光缆等光通信产品和电缆、数据缆等通信产品,被列为“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2000年实现生产总值11.3亿元,利税1.06亿元,在全国电子百强企业中排名第66位,比1999年上升了18位;去年底,杭州富通昭和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在资本经营道路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并扩大了光通信产品的生产规模,建成了光器件生产基地。目前,光纤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50万芯公里,比去年翻了两番。  相似文献   

16.
认清当前形势,充分正视农村党员“双带工程”跨世纪发展所面临的趋势和挑战。1、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及农民的现实愿望给农村党员“双带工程”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对跨世纪的农业和农村工作作出了战略性部署,制定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总目标,这就是: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具体讲,就是要进一步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在提高、完善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上,促进农村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发展多种形式的联营与合作和各类专业服务组织;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建立农产品市场体系,搞活流通体制;等等。与此同时,当前广大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致力于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致富奔小康的积极性不断高涨。群众从实践中深刻体会到“要致富,靠支部”;“富得快。靠双带”。他们热切期盼致富,迫切需要组织起来,扩大生产经营领域,拓宽增收门路。所有这些,既为“双带工程”的跨世纪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动力.也给“双带工程”的跨世纪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我们:在深化“双带工程”建设中.必须以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从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把握“双带工程”的发展方向,从满足群众的意愿之中激发动力源泉;必须深刻地把握农村改革发展的大趋势,找准深化“双带工程”的工作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在一些地方对农业产业化这个名词还颇感陌生的时候,安徽省来安县以大蒜、茭自、地瓜、蔺草、反季蔬菜、蚕桑、板鸭、特种水产等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已初具雏形。一批一头连接市场、一头连接农户的“龙头企业”应运而生。约70%的农民加入了“特色农业”的生产行列,并初步形成了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新格局。约1/5的农产品通过贸工农一体化实现增值,年销售额增亿元,经济效益比初级产品出售成倍增长。去年和今年,一些农业开发项目搞得好的村队,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在3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7,(4):32-32
近年来,西潘庄村按照“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积极发展优质苗木种植产业,走农业产业化之路,不断拓宽市场,优质苗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苗木总面积已达到1600多亩,成了三北地区有名的苗木基地。目前,村集体总资产达到795万元,人均纯收入突破1.1万元,在蓟县率先达到了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优势相加 利益共享──“郫县种子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剖析毛志雄,苟正礼,何荣波最近,我们对郫县的"种子公司+农户"生产经营模式进行了调查,并对这一模式作了认真剖析。一、模式的基本情况"郫县种子公司+农户"是成都市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  相似文献   

20.
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对广西高职高专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英语+专业”,是适应北部湾经济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