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刘晓华 《山西青年》2023,(9):187-189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验法进行研究,实验法是对同一批被试采用前测、干预和后测的方式进行;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首先对自编问卷“大学生价值观”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再使用该问卷对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生进行前测,然后进行干预,干预的内容是在积极心理学的视域下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课程内容包括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业管理、人际关系、情绪调节、恋爱心理、生命教育、压力管理、人格发展等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引导,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使得学生能够认知自我,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调节生活中出现的困扰。最后再对这批学生使用“大学生价值观”问卷进行后测。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讲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半开放式压力反应调查问卷反映了大学生压力反应特征,并参考与SCL-90量表编制了一个初始的大学生压力反应调查问卷,共49个项目.其中,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8个因子共41个项目,对其进行信度分析表明问卷各分量表内部一致性较高,且总量表与分量表一致性也较高.  相似文献   

3.
高玉峰  贺字典  刘锐  田辉 《党史博采》2008,(6):22-22,24
大学生恋爱和结婚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传统的婚恋观正遭受强烈的冲击,新的观念正逐步形成.本文通过对河北省9所高校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两性观念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编大学生谦虚心理问卷对422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谦虚心理特点及谦虚水平的总体状况,探讨谦虚心理倾向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群体处于中等偏上谦虚水平,对谦虚效应的认同度较高,赞同谦虚对个体、他人及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正面促进效应。他们能深入理解谦虚的动机,认同谦虚动机在谦虚心理构成中的重要性,但在谦虚倾向维度上的得分稍低于中值(4分)。在性别、独生与否、年级、学校类型等变量上,大学生谦虚心理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生源地、专业不同的大学生,其谦虚心理水平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恋爱的常见问题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坤  王焕玲 《世纪桥》2009,(13):105-105,111
大学生恋爱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普遍现象。然而由于大学生的心理没有完全成熟,对恋爱问题的处理能力等还不够健全,导致大学生恋爱出现诸多问题,本文据这些问题,提出教育对策:加强爱情内涵教育;引导大学生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的关系;教育大学生文明恋爱;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失恋、理智对待失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恋爱和结婚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传统的婚恋观正遭受强烈的冲击,新的观念正逐步形成。本文通过对河北省9所高校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男女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择偶标准、两性观念等方面有较大的差异性。一、调查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河北大学、河北师范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7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自身感受到的家庭社会阶层越低,他们的主观幸福感也越低,认为涉及到自己生活的一些社会问题也越严重。在政府信任感、社会公平感和社会安全感上,不同社会阶层家庭的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在心理原因就是择业自我效能感较低。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及实验法对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进行调查和干预研究,结果表明:家庭所处区域不同的女大学生择业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择业自我效能感的差异也不显著;同伴讨论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同伴讨论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女大学生的择业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9.
对大学生网恋负面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恋扩大了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降低了恋爱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但网恋成功率低,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态度;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生活氛围。  相似文献   

10.
对大学生网恋负面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恋扩大了大学生恋爱对象的选择机会,降低了恋爱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但网恋成功率低,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业的发展,不利于大学生的社会化。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爱情观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恋爱态度;广泛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净化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创造健康良好的网络生活氛围。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校园恋情发生比例的普遍上升,对大学生恋爱主动开展教育和引导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责任和基本义务。本文从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制度的健全和大学生自我教育作用的发挥等方面对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恋爱教育的主动性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兵团领导干部为调查对象,采用了简易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41名领导干部进行了团体测试,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兵团领导干部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水平相当,女性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要优于男性,但更易出现恐怖和精神病性症状表现,而兵团男性领导干部更易出现敌对和偏执.在南疆工作的领导干部更易出现恐怖心理,50岁以上年龄段的领导干部比40—49岁年龄段更易出现恐怖心理;50.50%的兵团领导干部倾向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女性比男性在应激状态时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不同应对方式(消极、积极)的兵团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总体状况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01).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兵团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明显的要好于采用消极应对方式的.总体上看,兵团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水平稳定,更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使用SCL-90对灾区某高校2008级新生进行普查,调查研究震后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旨在为开展灾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从调查可看出其在SCL-90各因子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反映出其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处于同年龄段人群的较差水平.其中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低于男生;不同生源地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正一、大学生逆境感恩品质培养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呈现上升趋势。根据中国社会调查所(SSIC)近期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大连、沈阳、哈尔滨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是否有过自杀念头",统计结果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大学生有过自杀念头。导致自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一些大学生面对学业压力、就业压力、恋爱压力、家庭经济压力、疾病压力、人际压力时无法承受,面对各种逆境常  相似文献   

15.
当前高职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容乐观,他们在恋爱、人际关系、就业等方面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提出,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辅导员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在心理危机干预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及其教育引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他们往往被心中萌动着的情感撩拨、激荡,甚至为此而痴迷。面对爱情的到来,有的人从中获得全新的自我体验和人格重塑;有的人却从中迷失自我,彷徨痛苦;有的人甚至被吞噬理智而走向疯狂……由此,大学生恋爱的普遍性给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新的问题。因此,了解大学生恋爱心理特征,加强大学生恋爱教育和引导,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大学生恋爱心理的主要特征从众心理。部分学生有种随大流、赶时髦的心理,往往看到自己的同学或者室友谈恋爱了,于是便产生了恋爱的想法,甚至匆匆忙忙找一个…  相似文献   

17.
寇婧茵 《山西青年》2022,(1):104-106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观念的开放,大学生恋爱逐渐趋于普遍化.此时我国大学生恰好处于埃里克森划分的"成年早期"阶段,建立一段甜蜜的亲密关系,摆脱孤独感,成为大学生满足自身归属需要的强烈愿望和基本途径.因此,恋爱关系在个体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别从沟通姿态、自尊、依恋类型、归...  相似文献   

18.
《世纪桥》2015,(10)
本文运用自编问卷,采用问卷法与访谈法对辽宁省高校9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现状及特点。结果发现:1.大学生群体有较强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2.大学生关注最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是人际关系、求职择业及学业问题;学校心理中心、社区心理中心及单位心理服务中心是大学生最希望提供心理健康服务的机构;科普宣传、健康教育及向同学朋友咨询是大学生非常倾向的获得心理健康服务的方式;3.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程度大于男大学生,4.一、四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的程度显著高于二、三年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通过自编信效度较高的调查问卷,抽样调查了大学生对"学生会文化"认同度的整体状况,比较了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职位的大学生以及学生会成员和非学生会成员对"学生会文化"认同度的差异,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对"学生会文化"认同的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20.
刘旭梅 《山西青年》2022,(6):190-192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的形式对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园艺专业850名"00后"农科大学生爱情的理解、恋爱动机、恋爱追求、爱情维持及失去爱情等方面的爱情态度进行调查,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出"00后"农科大学生务实化的思维方式、个性化的价值追求、网络化的娱乐生活、理性化的处事态度及差弱化的心理素质等群体特点.该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