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看待司法民主必须有一种多向度的视角.司法的直接民主与代议制民主、司法的回应型民主与协商民主、司法的程序民主与实质民主等共同体现出司法民主的多重价值与功能.在单向度视角下,我们期望人民陪审员制度承载过多的、其本身难以实现的功能.多向度的司法民主观可以有效地回应理论界对司法民主理论的质疑,也为我国的司法民主化建设指明新的方向.我国事实上已经开始了多向度司法民主建设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程序的民主、公正是现代司法建立权威的基础。充分尊重并保护诉讼利害关系人乃至社会公众的程序参与权有助于法律权威的建立,从而消弭纠纷。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度在其衍变过程中实现了民主精神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圆融,在保障公众民主参与审判的同时又兼顾了司法的专业化,维护了司法独立。我国的陪审制度也应该从国家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实现适当分权下的法官和陪审员的权力制衡,以改变司法实践中陪审制度形式化的现状,发挥其民主功能。  相似文献   

3.
司法民主是司法权属于人民的体现,是民众通过有效途径参与司法和有效地监督司法以及独立的司法机关通过体现民主精神的程序所进行的适度反映民意的审判活动。列宁认为,司法民主是基于苏维埃国家的民主制政体的要求,政治民主是司法民主的基础;司法具有人民性,要使法院的人民性质得以保持,就必须通过人民陪审制和法官选举制保证民众参与司法活动;司法具有社会性,应当做到司法公开以及社会监督。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们在基层党内民主实践中作了一些探索,为推进“绿色青浦”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5.
司法独立在根本上是宪政问题。我国的司法独立制度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的主权逻辑之上。司法权力如何既服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又保证其独立专业性,当务之急应理清司法独立与党的领导、司法独立与行政权两个基础关系。应在坚持党的领导基础上,走出司法依赖行政的困局。  相似文献   

6.
刘洲兰 《前沿》2012,(20):53-55
美国一直以来以民主说教者身份自居,以双重民主标准不断的评论他国的民主、人权发展状况.这引起政治学、社会学、法律学等领域的学者们对中西民主形态的关注.虽然民主最早是西方政治文明的产物,但却是人类的共同追求.由于各国风土人情各异,民主的发展呈现出各式各样的本土化形态.在法治为上的现代社会里,法律中民主的发展形态备受人们瞩目.通过挖掘中西法律民主之魂,展现民主在中西方立法、执法、司法领域争芳斗艳的不同画卷.世界法律民主的推进过程,同样也是各国结合国情进行扬长避短的过程.历此过程时,中西法律民主无优劣之分,只有完善与否之别.  相似文献   

7.
未来十年将是中国民主和法治重要的发展期。这是礼会发展的大势所决定的。这个过程应是渐进的,甚至会出现曲折.但总的方向是肯定的。具体来说,司法改革是目前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民主和谐论的理论框架,以此作为促进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机制。文章从对现代社会发展经验的探讨中,提出了民主和谐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提出以民主巩固建设民主、以民主创新深化民主、以民主治理提升民主,以民主共识凝聚社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9.
佘祥林案引发了传媒的广泛关注及对司法的强烈质疑,进一步暴露出司法与代表民意的传媒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笔者从现有的司法制度与司法民主的特质入手,分析了民主与法制、大众与司法存在的制度性困境,提出重构司法民主理念,并在此理念指导下,对司法民主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0.
司法民主是我国司法改革的前进方向,人民陪审制度是我国实现司法民主的主要方式之一,应充分发挥陪审员源于民众,代表民众的优势。我国存在传统法律伦理精神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冲突,导致现实中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缺失。为培育公平正义的法治精神,不仅要融合有益的传统法律伦理精神,还要加强现代法治精神的宣传教育。法官制度与司法民主与公平正义在逻辑上是紧密相连的。时下的法官制度有历史遗留问题,也有遴选与任免上的不尽科学等。完善法官制度要提高法官的准入资格,增强司法独立性,打破按照行政区划设置司法机关的局面等。  相似文献   

11.
程序的民主、公正是现代司法建立权威的基础.充分尊重并保护诉讼利害关系人乃至社会公众的程序参与权有助于法律权威的建立,从而消弭纠纷.英美法系的陪审制度在其衍变过程中实现了民主精神与现代司法理念的圆融,在保障公众民主参与审判的同时又兼顾了司法的专业化,维护了司法独立.我国的陪审制度也应该从国家本位走向权利本位,实现适当分权下的法官和陪审员的权力制衡,以改变司法实践中陪审制度形式化的现状,发挥其民主功能.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有六句话,即“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民主打头,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内容,其他内容顺序排列,如此安排。寓意深刻。这个逻辑判断,清楚地阐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判后答疑是回应民众司法公开、司法民主要求的一项制度安排。判后答疑对于人民司法发挥定纷止争职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关于判后答疑的理论研究相对薄弱,制度较为粗略,由此带来司法实践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直以来,一些西方政客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在资本主义民主走向停滞、分裂和衰败的情况下,各国学者对资本主义民主的反思以及对于“民主”这一概念范畴的定位和探讨也走向深入。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和巩固,基层民主制度不断健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一种“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5.
民主最大化是一种理想状态,立法和执法者的"经济人"本性和信息的不对称使得民主最大化无法实现,同时也为司法审查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基础.本文试以经济学的视角,在分析司法审查设计的供求关系和内部分配偏好的基础上,试图寻找一定民主条件下司法审查设计的最优结合点.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这就要求我们正确把握“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要义,突出人权、事权和财权,进一步扩大和发展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的渠道、形式和制度。以党内民主推动基层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农村和谐。  相似文献   

17.
读了《民主与法制》2010年第9期《宽严相济判定“制止吸烟”夺命案》一文,确实认识到当前我国司法宽严并用,强调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的必要性。提出“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其目的不仅仅在于为刑事司法活动提供明确的标准和界限,规范司法行为,更深远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8.
促进党内民主的和谐发展,须注重培育党员的民主素质,维护党内民主的程序,推进党内民主的制度创新,营造党内民主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9.
李娟  高兰 《前沿》2008,(6):3-5
党内民主意识指全体党员对于党内民主的主观反映,是党内民主认知,党内民主情感与党内民主意志的统一。实践证明,党内民主意识不足是党内民主遭到破坏的深层根源。增强党内民主意识是实现党内民主制度化、提高党员民主素质、坚持党内民主的理念和目标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20.
民主监督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之一。政协的民主监督作为我们国家整个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主体的多元性、内容的广泛性、形式的灵活性、实施的组织性等显著特点,既区别于其他监督形式,又与其他监督形式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本文仅就政协对司法工作的民主监督问题谈几点粗浅认识。一、政协对司法工作民主监督的重要性政协能否对司法工作实行有效监督,既反映政协组织履行职能水平的高低,更表明司法工作民主、公正的程度。1、政协对司法工作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加强司法工作坚实的民主、民意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政协组织是包容各个方面代表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广泛的民主性是其主要属性。政协对司法工作实行监督,可以体现社会各党派、各阶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便于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要求,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律的贯彻执行和社会主义法制健康发展的民主、民意基础。2、政协对司法工作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保证司法工作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政协对司法工作的监督,虽不具有权力监督和党的监督的强制效力,但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