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的会馆大多都在外城.据《北京地方志·风物图志丛书》《会馆》卷(2006年北京出版社)记载,从明代前期最早出现、清乾隆和嘉庆年间快速发展到光绪年间,在京兴建的各省会馆达500多个,但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师外城巡警总厅右厅调查,从其所辖的前门大街右侧以及西至宣武门、广安门一带,就有会馆318个.《1941年北京特别市会馆名称地址一览表》所列381个会馆中,地处内城的仅21个.《北京市人民政府民政局会馆调查研究报告》(1949年11月15日)记载:"本市会馆多分布于外二、外四两区,据统计全市共有会馆三九一处."  相似文献   

2.
遍布全国的同乡会馆 曾几何时,中华大地上出现过一种分布极广的建筑群:会馆。其数量之多,远非寺庙、官衙可比。大大小小的会馆遍布于省会城市、商埠码头、交通重镇,至今仍是古代建筑物中遗存最多的一种。以至于考古学界有这样一种说法:只要两省交界,三步以内必有会馆。据史料载,会馆最早出现在周朝,到清朝时达到鼎盛,清光绪年间,仅各省驻京的会馆就达到了400多家,可谓会馆林立。  相似文献   

3.
山陕会馆原名山陕同乡会馆,位于赊店古镇中心,现社旗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系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会馆座北向南,是一片巍峨壮观金碧辉煌的宫殿式古老建筑群。清代山西、陕西旅居社旗镇的富商大贾常在这里接官迎仕、联谊集会和焚香祭奠。正殿奉关羽,所以又叫关公祠;道光年间称鼎元社;良国12年改称山陕会馆至今。会馆始建于乾隆二十一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至光绪十八年落成,历时137年。主体建筑自南而北有琉璃照壁、悬鉴楼、大拜殿和春秋楼(已毁),均  相似文献   

4.
正清代,东莞会馆主要作为同籍举子来京赴考的居所。取消科举后,由于东莞县在京没有商业会馆,当时的东莞籍商人赴京就到东莞会馆暂住,成为东莞人到京城的驿站。东莞会馆在北京有老馆和新馆之别,人们一般把位于烂漫胡同现门牌127号的东莞会馆称为老馆,把位于上斜街现门牌56号的东莞会馆称为新馆。清代,东莞会馆主要作为同籍举子来京赴考的居所。取消科举后,由于东莞县在京没有商业会馆,当时的东莞籍商人赴京就到东莞会馆暂住,成为东莞人到京城的驿站。民国初年,  相似文献   

5.
"富贵茶园"是济南老城的一座戏院,坐落在大明湖南岸,正门在东西钟楼寺街,西门在南北万寿宫街。它原是江西会馆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江西会馆出租场子,戏台就是会馆里的老戏台,最早时曾叫"闻善茶园"。清光绪举人萧应椿,为济南大盐商,家住蕃安巷。光绪二十六年(1900),他为捧一青衣名角,又再投资,人民国后,改为"富贵大戏院"。  相似文献   

6.
莫非 《北京观察》2020,(5):78-80
江西会馆不仅是政界团体的议会之处,军政要人、社会名流频繁出入,也曾经是文人士大夫宴集演剧的重要场所。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各色人等,其会馆之多居全国前列。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说:"京师五方所聚,其乡各有会馆。"江西是最早在京设立会馆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7.
鄞县西馆地处陶然亭附近,这里环境幽美,僻静安全。五四时期,常有进步学者、青年在这一带集会。1919年7月1日,李大钊与王光祈就在鄞县西馆发起成立了进步的革命团体"少年中国学会"。宁波商帮由来已久,追溯其同乡同业商会之起源,最早可推至明代宁波籍旅京药材商人创立的鄞县会馆。据史料记载,早在明天启、崇祯年间,鄞县的中医与药材商人就聚集在北京右安门内郭家井,出资建立了北京城唯一的中药材行业商会驻地——鄞县会馆。  相似文献   

8.
驻京办事处的前身,是北京的会馆,甚至可以追溯到汉代的郡邸。《辞海》对会馆的解释为:“同机关或同行业的人在京城及各大城市所设立的机构,建有馆所,供同乡同行集会、寄寓之用。”据考证,会馆始于明永乐年间(1402-1424),到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会馆达到兴盛的程度,而会馆的发达是同科举制度和商业经济的繁荣有着密切关系的。清朝末期,科举制度废除,其试馆功能丧失。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0,(6):78-79
北京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始建于1890年前后,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后迁至崇文区大江胡同114号。 北京台湾会馆是100多年前台湾同胞在京城建立的活动场所。是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它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光荣历史,也留下了台湾同胞在京生活的印迹。  相似文献   

10.
徐飞 《北京观察》2020,(4):78-80
一百多年风霜雨雪,台湾会馆承载了太多的悲欢离合,百年间,许多人在台湾会馆留下了他们割舍不断的情愫。史上以台湾名义在京城建有两座会馆,一座是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的全台会馆,其旧址在本世纪初宣外地区旧城改造时已被拆除。另一座就是保留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的位于前门外大江胡同114号的台湾会馆。  相似文献   

11.
北京湖广会馆位于虎坊桥路口西南角,远远便看到了一面灰色墙壁上,朱红的"北京湖广会馆"六个大字.车流往来、高楼耸立的闹市中,这样一方古朴幽雅、雕梁画栋的建筑群显得那样静谧祥和、清新别致,又厚实丰满.院内阁楼崇闳、花木扶疏、曲径通幽,不愧为宣南胜迹. 湖广为旧时湖北湖南两地的简称,为湖北湖南两省在京会馆,总面积达43000多平方米.湖广会馆主要建筑有大戏楼、文昌阁、乡贤祠、风雨怀人馆、宝善堂、楚畹堂、子午井.  相似文献   

12.
宗朋 《北京观察》2020,(8):75-77
王茂荫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朝,居京为官数十载,大多时都居住在歙县会馆内。歙县会馆现在虽已难觅踪迹,但王茂荫在中国近代史上独树一帜的经济思想主张至今仍在历史的星空中闪耀着光芒。位于宣武门外大街107号(民国时期门牌为宣武门外大街51号)的歙县会馆,是一座颇具代表性的会馆。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安徽歙县旅京同乡在菜市中街创建会馆,创始人为徽州30余位商人,是北京最早的会馆之一。后因房屋狭小,迁至前门的则世庙处营建新馆。明清朝代更迭,北京歙县会馆毁于战火。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0,(6)
北京台湾会馆(史称全台会馆)始建于1890年前后,位于宣武门外后铁厂胡同,后迁至崇文区大江胡同114号。北京台湾会馆是100多年前台湾同胞在京城建立的活动场所,是北京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存之一。它历经百年沧桑,见证了台湾同胞爱国爱乡的光荣历史,也留下了台湾同胞在京生活的印迹。 5月7日,北京台湾会馆重张并举办《中华魂·京台情》展览,旨在通过重温百年京台交流的历史,铭记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携手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20)
正9月26日上午,由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主办的2017年在京台胞中秋茶话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在京定居台胞、在京投资的台湾企业界人士、在京求学的台湾学生代表等近200人欢聚一堂,共度佳节,畅叙乡情。全国政协副主席、台盟中央主席林文漪,全国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9,(21)
<正>10月16日,北京市台联组织的"2019年两岸宗亲会交流活动"在京开启,台湾新北市颖川陈姓宗亲会理事长陈吉森带领20位陈氏宗亲应邀参加。同日下午,参访团一行来到北京台湾会馆,在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这座百年会馆。随后,参访团成员与台联领导和部分在京台胞进行座谈交流。王兰栋首先对参访团一行表示热烈欢迎,随后介绍了北京市台联的基本情况、台湾会馆的历史以及近年来开展的品牌交流活动。他指出:北京市台联认真贯彻落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1)
正2015年12月28日上午,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北京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主办,台声杂志社、北京台湾会馆承办的"纪念台湾省体育代表团参加第三届全国运动会4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台盟北京市委常务副主委陈军,第三届全运会台湾省体育代表团在京团员代表,以及在京台胞、台生和台商代表约50人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第三届全运  相似文献   

17.
《春秋》2007,(5)
古老宏伟的江西会馆,位于济南市东西钟楼寺街、东西万寿宫街、南北万寿宫街、南北钟楼寺街的方形范围内。在济南的十大会馆中,江西会馆是规模最大的商业性会馆,它建于清代年间,为旧时同乡联谊会吸引各路客商资金而建的集会场、娱乐游憩的公共活动场所。那时同乡会有安全的居所,开展联谊活动较为频繁,节日团拜,集资设宴,上演戏剧。该会馆内一般是演京剧,设有专供演出的场子和戏台。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9,(21)
<正>10月24日,国台办在台湾会馆举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国台办副主任龙明彪、交流局局长黄文涛、全国台联副会长纪斌、北京市台联党组书记王兰栋,以及国台办、北京市台办、北京市台联相关领导和在京台胞等50余人参加活动。北京市台办副巡视员赵孝清主持了授牌仪式。仪式中,黄文涛宣读了《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关于同意在北京台湾会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批复》,龙明彪将"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牌匾授予台湾会馆。据了解,北京台湾会馆是大陆唯一一座原址保存的台湾会馆。2010年5月修缮扩建后重张以来,积极发挥平台优势,切实维护台胞权益,不断增进乡亲情谊,促  相似文献   

19.
生锡雷  李树义 《台声》2013,(7):76-76
6月9日,由北京市台联组织的在京台胞端午节联谊活动往台湾会馆举行。会场中洋溢着欢乐和亲情,在京台胞乡亲们相珏祝福,边品尝台湾肉粽和小吃,边欣赏台胞家庭才艺与作品展示。  相似文献   

20.
林毅 《两岸关系》2013,(10):40-41
9月13日,位于北京前门大街的台湾会馆,洋溢着喜庆和谐的气氛,由台盟中央、全国台联主办的“2013年在京台胞中秋茶话会”在这里举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