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一个人富了不算富,村民都富了我心里才踏实。”这是邓华兵接任村支部书记时的初衷,也是他几年来工作的写照。  相似文献   

2.
乘车与做官     
某日,与曾任县委书记的朋友聊,说乘车很像做官。似有同感。自然想起一次外出乘车的经历。 当时,我和妻到车站时,第一辆车已坐满了人。于是我们上了第二辆车,选择了一个稍后靠近窗户的位置,这样可以看到前面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有着巨大的感染力、号召力和凝聚力。每每想起报告结语“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我的心里总是激动不已。十六大报告不仅为全党全国人民描绘了建设小康社会过上富裕生活的灿烂美景,而且将幸福观念提高到一个全新的认识高度。它告诉我们,幸福美好的小康社会,不单纯是个经济目标,而是个综合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人们在这样的社会中全面发展着,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仔细想一下,会看到,在我国,幸福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复杂的演变过程。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已进入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4.
深思熟虑     
篮球巨星乔丹上中学时,有一次在比赛时做出了一个完美的扣篮动作,震惊了全场。事后有人问他:“以前也没怎么看你练过扣篮呀,怎么做得那么好呢?”乔丹说:“虽然我没怎么练过,可是我每天都在心里想着扣篮的全部动作,每个细节都能想到,就这样在心里一遍遍地练着,所以在球场上才会表现得很好。”人们更是吃惊.难道只是在心里想也可以练好篮球?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习总书记说的“几代中国人”既包括老一辈革命家,也包括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就是老一辈爱国科学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然后回到祖国,建设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使他的祖国繁荣昌盛,再也不受世界列强的欺辱。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到美国去,心里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学到手,而且要证明我们中国人是可以赛过美国人,达到科学技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6.
又见朱伯儒     
提起朱伯儒,年龄稍大一点的人便会想起上世纪80年代“新雷锋”、武汉部队空军后勤部副部长朱伯儒。  相似文献   

7.
《人事天地》2008,(7):36-38
我一般不太愿意在毕业典礼这么隆重的场合上演讲。原因之一,今天在座的人都不是为了听演讲而来的;方帽子拨穗才是真正的期盼,所以很容易对演讲者心生厌恶。原因之二,大学毕业典礼被认为是人生的重大时刻,一个演讲要背负这么超负荷的深刻意义,我觉得难以承受。原因之三,场合太严肃、太隆重了,我就会想起马克·吐温遇到这种场合的做法——他会在最庄严肃穆的一刻,让一只脏兮兮的小土狗突然蹿上台来对着演讲的人汪汪叫,让他手足无措。  相似文献   

8.
骄傲的左手     
不记得是从哪里听到的故事了,在我心里久久不能忘怀。这是一个少年和他的老师之间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智障学生的班主任要真正走进智障学生的心里,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他们成长为残而不废、自食其力的人  相似文献   

10.
马实 《人事天地》2008,(12):34-35
清华大学2008级硕士毕业生魏华伟当村官,而且他去的村子是因艾滋病而众所周知的驻马店上蔡县文楼村,就任村委会党支部副书记一职。此前消息一出,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于这个年轻学子的选择,很多人想起了这句古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相似文献   

11.
焦启良和徐楷同志讲的都有一定道理.也都有些片面性。炫富与露富的异同,在理论上可以说清楚.在实践中很难区分。就拿新衣和新房来说吧,一个人买了新衣,出门前要穿戴整齐。照照镜子。走在街上,陌生人投以赞许的目光,熟人说一声:“好漂亮!”心里就美滋滋的。这里面有没有一点“炫”的意思?肯定有。  相似文献   

12.
唱着     
有许多关于教授仿佛“不懂生活”的小幽默,随举一个:心不在焉的教授洗澡,躺在浴盆里半天,才想起忘记脱衣服,所幸的是也忘了放水。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教授却是另外一回事。  相似文献   

13.
清明的惦念     
清明,是一个玉宇澄亮、气象更新、万物复苏的时节。穿行于滚滚红尘中的人们,此时心里便会有一种别样的感觉,尽是沉甸甸的惦念。  相似文献   

14.
阿拉法特想起毛泽东雷夏鸣今年9月13日,是世界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这一天,在美国白宫前的草坪上,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了和平协议,从而结束了双方长达百年的你死我活的斗争。签字以后,阿拉法特立即爽快地伸手与犹犹豫豫的拉宾...  相似文献   

15.
言论短信     
《社会主义论坛》2009,(11):45-45
2009年10月12日《云南日报》三版“云岭时评”《知足与不知足》(作者黎一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种叫做“欲望”的东西,它表现出来就是对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知足。就是这种“不知足”,把一些人幸福温馨的生活葬送,使自己大好的前程夭折,让人扼腕叹息。本来,不在走过的道路上停留,  相似文献   

16.
英俊 《人事天地》2007,(6):37-37
结婚后,倪萍原本没打算要孩子,可意外怀孕了。在丈夫王文澜的坚持下,她最终决定生下这个孩子。倪萍很快停掉了手里所有的工作,安心等待孩子的出生。虎子出生了、虎子睁眼了、虎子会“咿咿呀呀”叫了……守在家里,看着儿子像禾苗一样成长,倪萍心里除了儿子和这一大家子人,再也容不下别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17.
嫁妹     
自从听到小妹要出嫁的日子,便不觉地添了些心事,说不清的,象是缭绕的烟雾.婆家是值得信赖的人家.莫非是因了作大姐的天性?夜晚便不再有恬静的梦.潍河岸边一个普通人家.十多年前那些居家的艰难,深深烙印在心里,那唯独不同地是那个充满温馨、愉快的家和满怀爱意的家人.我常常想起我们姐妹一起在故乡的田埂上结伴而行的情景,春天,河边长满青草,果园飘着花香,一群群孩子采摘着大自然的馈赠.十多岁的小妹,小小的个头,早早地满了篮子,便帮助小伙伴.有一年夏天,小妹跟小伙伴一起  相似文献   

18.
省委书记李鸿忠在今年正月初七的“学习贯彻十八大、争创发展新业绩”动员会上谈到,党员干部干事创业要有股“苕气”,要发扬“苕”的精神,做到“踏踏实实、傻傻呼呼、一门心思”干工作。对于“苕”这个词,湖北人都不陌生。在日常用语中,“苕”略含贬义,说某人“苕”,意思是此人脑子不开窍、不灵光,傻里傻气。李鸿忠提倡干部要有“苕”气,让我想起雷锋日记里的一句话:“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  相似文献   

19.
她是北大89级比较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研究灵长类动物的学习及认知能力。她主要的研究对象是猴。在中国从事这项研究的人还极少,女性研究人员则更寥寥无几。她喜欢她的专业,她喜欢猴。她说金丝猴“太美了”:长长的金发、亮亮的眼睛、翘翘的鼻子……,我是无论如何领略不出这美。中国的灵长类动物最多(猴、猩猩都属此类),而英国的珍妮·古道尔却领先出版了《黑猩猩在召唤》,她一想起这事心里就有些…… 她说她“贪玩儿”,别太相信她的话。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中度过,只在晚上睡觉前才会找到她,睡觉前又一定要看“闲书”报刊杂志什么的。 她“大胆”地说了她的“个子不高”也“没有读研究生”的丈夫,实际上还是“浅说辄止”。常见她穿着漂亮而得体的衣服,她不说来处,却掩饰不住那份得意。有人说:“把你打扮好了,让人知道你有一个好丈夫!” 作为最高学府的北京大学的女博士生究竟是什么样子,苏彦捷的自述也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参照系。  相似文献   

20.
为改变家庭困境、寻找人生出路,他从通城乡下到深圳打工。创业的艰难,在他心里刻下深深的印记。他忘不了睡桥洞、躲茅草丛的滋味,抓住一切机会学知识、学技能,由一个打工仔上升到管理层。有了积累,他回归创业报效家乡、受尽委屈不言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