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近年来,云梦县法律援助中心积极探索老年人维权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新途径,不断拓宽老年人维权的新渠道,努力营造"司法护老爱老""法律援老助老"的维权工作氛围。两年来,中心接待老年人群体1600余人次,提供免费咨询服务1300余人次,帮助指引老年人到对口办事单位400余人次,免费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3件,为老年人挽回经济损失380余万元。  相似文献   

2.
<正>自2007年起,省政府连续八年将法律援助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把法律援助为民办实事项目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在"实"字上下功夫,采取务实有效的措施,积极为困难群众和农民工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取得了显著成效。八年来,全省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7万件、其他法律援助事项198万件(次),受援人数达215.6万人。  相似文献   

3.
在“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我国法律援助辩护制度范围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辩护服务也呈标准化趋势,但仍不能满足司法实践需要,且同国际通行的法律援助辩护制度存在一定距离。对此,应将法律援助辩护的范围扩大至可能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并适用于审前侦查、审查起诉两阶段。对于可能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案件,为保障被告人在被拘禁期间最低限度的合法权利,至少由值班律师为其提供法律援助。鉴于死刑的严厉性与不可弥补性,死刑复核程序必须有律师辩护。为提高法律援助辩护率与质量,应考虑设立公设辩护人制度,健全法律援助辩护质量监督体系,并落实对法律援助事业的资金保障。  相似文献   

4.
法律援助法律关系是特定法律援助主体之间在实施法律援助过程中产生的以法律援助权利和义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法律关系,文章从不同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入手,分析了各类法律援助事件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淑鹏 《工会论坛》2008,14(5):123-124
传统法律援助的责任主体被限定为国家这一空洞的政治学名词,没有进行责任主体的实体赋予。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是国家的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及司法机关在法律援助事业中,各司其职,履行职责,相互配合,切实保障经济困难且需要帮助的公民得到法律援助,以保证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实现。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包括立法机关责任、行政机关责任以及司法机关责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仍然处在发展阶段,正处于由粗放型发展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时期。目前,我国的法律援助立法方面,没有全国统一的立法,法律援助质量亟待提高,我国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援助制度。进行对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法律援助制度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国外法律援助制度的有益经验,在了解法律援助制度建立与发展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大大缩短中国自行摸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理论体系,最终达到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考察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及实践,认为存在着管理混乱、经费短缺、人员匮乏等问题,主张要对法律援助进行专门的立法,建立最低经费保障制度,将社团法律援助工作纳入政府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以保障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建立与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与完善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思考唐炳洪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刚刚起步,1996年颁布的新《刑事诉讼法》和《律师法》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作出了明文规定,为在我国建立健全法律援助制度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1997的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司法部法...  相似文献   

9.
《海南人大》2009,(6):26-29
一、以立法促进科学发展观落实。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 省人大常委会2008年共审议法规草案或法规性决定、决议草案20件,通过和批准19件。努力以立法推动特区体制机制创新。为贯彻充分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策,以立法推动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解决。把改善民生作为新时期立法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内制定了《法律援助规定》、《土地权属确定与争议处理条例》,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法律援助经过近十多年得发展,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实践中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如:政府法律援助力量的不足,援助工作人员能力欠佳,提供法律援助渠道单一,受援人可能存在滥用法律资源等现象。严重阻碍了法律援助事业的快速发展,本文从法律援助的正当性、现在存在的主 问题及完善的具体措施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途径。充分地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我国新时期法律援助的延伸力。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目前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未成年人法律援助覆盖面明显扩大,律师权利也得到了较为充分的保障,但侦查阶段法律援助率低、通知与指派信息交流不畅、律师意见的针对性和专业性不足、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应确立强制辩护原则,将未成年被害人纳入援助范围并扩充法律援助律师权利,通过少年司法信息共享平台提升通知、指派和律师介入办案的效率,建立专业化法律援助队伍以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法律援助行为性质的演变及法律援助权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历史背景、动因及条件,法定权利意义上的法律援助权的生成有其内在动力。法律援助制度是始终围绕诉讼活动而设计的,法律援助权是诉权的保障权。保障公民诉权得以完整行使的社会需求是法律援助权生成的深层次动力。法治社会应围绕保护公民诉权的充分行使来设计符合时代需求的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3.
民国时期已有行之有效的法律援助制度。北京政府采用的“指定辩护”制度;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以公设辩护人制、平民法律扶助、民刑诉讼程序询问处为内容的法律扶助制度,是民国时期两个阶段的法律援助制度。律师是民国时期开展法律援助的主体。法律援助制度是民国时期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现代司法制度向文明、民主发展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4.
法律援助也称法律救助、法律扶助。它是指有关国家机关及法律专业人员,对某些经济困难和特殊案件的当事人给予减免费用或者义务提供法律帮助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法律津助是法制观念发展的结果,是社会文明与进步的体现,是受国家法律保护并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一种国家义务行为,是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国外法律援助制度的历史发展、建立和健全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性与可能性、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分析、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思路四个方面粗浅地论述了法律制度,以期早日实现我国法律援助的社会化和制…  相似文献   

15.
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是指由政府出资,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在公安、法院等部门值班,免费为当事人即时提供法律咨询、指导、代理或其他法律服务的司法救济制度。设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的目的,是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及时、专业、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律援助服务。该制度起源于英国,目前已成为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我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还处在试点阶段,与国外值班律师制度相比,在提供服务的即时性和无偿性,服务范围和对象的广泛性以及服务类型的多样性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但在制度性质、管理体制、服务场所和对象、服务专业类型与分工、服务便捷程度和制度规范程度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6.
我国法律援助制度若干问题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是一项具有开创性的工作,我国在几乎空白基础上建立的法律援助制度,免不了对国外成功经验的模仿、移植和创新,而结合国外经验,并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理论上对我国法律援助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拟就这一基本思路,对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有关问题作一研讨。一关于立法规定立法规定,是法律援助成为国家制度的前提条件,即法律援助要成为一种国家制度,首先国家必须在立法上予以规范。法律援助的立法规定,就国外有关立法例来看,主要有两种形…  相似文献   

17.
所谓法律援助制度,是指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法律保障制度。目前,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尚不健全,《刑事诉讼法》及《律师法)中的相应规定还缺乏应有力度,在实践中可操作性有待相关法律、规章协调。本文比较国外的法律援助制度并结合我国各地区的实践,浅谈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一、法律援助机构之模式法律援助制度首先在西方社会出现,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法律援助制度的国家。十九世纪…  相似文献   

18.
国家责任的有无是现代法律援助与传统法律援助相区别的标志。现代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在立法上、经费上、机构设置上都有充分体现。我国法律援助制度建立晚但起点高,法律援助的国家责任也有一定程度的体现,但与发达国家比还有距离。为缓解法律援助的需求矛盾,我国在确定国家是法律援助责任主体的同时,又将法律援助规定为律师的法定义务。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采取的混合型法律援助运作模式,解决了法律援助律师资源严重缺乏、法律援助需求难以满足等困难,保证了初创阶段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迅速发展。但由于体制、经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也存在着办案质量难以保障,受援人缺少自主选择权等缺陷。在借鉴西方经验并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我国应当采取以专职律师服务为主,以社会律师和其他服务主体服务为辅的法律援助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重视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提供法律援助服务对于保障经济困难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受害人和证人等合法权益的意义。会议讨论了法律援助概念界定、侦查阶段法律援助权利的落实、民间组织的作用、法律援助培训及部门协作等内容。在加强成员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能力建设,发挥法律援助在实现刑事司法公正的作用方面,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