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出使韩国有感张庭延中韩两国于1992年8月24日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史上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大事,它标志着两国打破了40多年的隔绝状态,进入了一个睦邻友好、合作交流的新时期。我被任命为首任驻韩国大使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同时也感到责任重大,任...  相似文献   

2.
李鹏总理与金泳三总统举行会谈李鹏总理在参加亚欧首脑会谈期间,于3月卫日深夜在曼谷同韩国总统金泳三进行了会谈。双方就共同感兴趣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对两国建交以来双边关系的迅速发展感到满意。李鹏总理指出,中韩两国建交以来,双方领导人往来接触频繁,有利于两...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访问的韩国总统金大中于1998年11月13日出席了韩中经济贸易研讨会,并发表了重要演讲。 金大中总统说,韩中两国经济互补性很强,发展潜力很大。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韩中两国间的贸易额比去年同期出现负增长,韩国的对华投资也比去年大有  相似文献   

4.
韩国总统金大中与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日前宣布,两国将确立一种“知识伙伴关系”,以便共享韩国经济发展的经验。 总统府发言人说:根据协议,韩国政府将派一个专家小组,在政府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为蒙古国的对口领域提供咨询。合作计划包括在韩国蒙古高峰会上达成的14点联合声明。 蒙古国总统巴嘎班迪正在韩国进行4天的国事访问,主要目的在于促进双边经济关系的发展。韩国总统金大中则于1999年5月访问过蒙古,两国的外交关系建立于1990年。 巴嘎班迪总统此行计划会见韩国国会发言人,总理李汉东和一些韩国企业界人士。他还…  相似文献   

5.
离开韩国整整一年了,时间过得很快。但是,我无时无刻不想念韩国,想念那里的青山绿水,想念汉城的车水马龙,想念熟悉的韩国朋友的面庞。只要闭上眼睛,就好象又回到韩国,回到朋友们中间。我在韩国工作、生活了近六年。1992年9月中旬,中韩建交后18天,我受命匆匆赴韩履新。坦言之,当时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感到作为首任大使所担负的使命之繁重与光荣,也因中韩隔绝础余年而内心感觉忐忑不安。在近半个世纪中,中韩两国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刚刚开始的民间来往也十分有限,加之历史上的原因和外界的不良影响,相互很不了解,还可能有不少误…  相似文献   

6.
韩国总统金大中10月18日上午在青瓦台总统府为中国总理朱镕基正式访问韩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仪式结束后,金大中总统和朱镕基总理举行了会谈。在会谈中,金总统说,中国是韩国最重要的邻邦,韩方对两国元首在1998年确立的面向21世纪韩中合作伙伴关系所取得的进展感到高兴。双方一致同意,在世纪之交将韩中合作伙伴关系推向全面合作的新阶段。金总统积极评价中国政府对韩国奉行的睦邻友好政策,相信两国开展全面合作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经济、文化看近年来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韩两国自从 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时间虽然不太久, 但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得到迅猛发展, 这在外交史上也并不多见。2003年韩国进行总统选举, 卢武铉当选总统,成立了新政府。中国也顺利地实现了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交替。两国新领导人对发展中韩关系十分重视, 特别是 2003年 7月, 卢武铉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并与胡锦涛主席就将两国关系发展成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重要共识。与以前金大中总统和江泽民主席达成的把中韩关系建成“面向21世纪的全面合作关系”相比, 这是过去两国友好关系的继续, 又是…  相似文献   

8.
我想同《当代韩国》的读者们尽情庆祝具有深远意义的韩中建交20周年。1992年8月24日,韩中两国政府以对未来的远见卓识和勇气发表了关于建立两国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东西方冷战结束后的1992年,当时我们正准备步人2l世纪地球村时代,那一年中国通过南方讲话进一步促进了改革开放政策,韩国也全面推行了北方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9.
韩国总统金大中于1998年11月13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招待会时强调,要进一步发展韩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关系,以维护韩半岛与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和稳定。 金大中总统指出,这次访华“取得了预期的成果”,其主要成果有四点,他认为最重要  相似文献   

10.
《当代韩国》2012,(3):121-128
8月2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同韩国外务部长官李相玉在北京签署建交联合公报。中韩两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8月27日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开馆。9月27~30日应杨尚昆主席邀请,卢泰愚总统访华,28日与杨尚昆主席举行首次首脑会谈。发表中韩八项共同宣言。  相似文献   

11.
中韩友好关系的新发展汝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应大韩民国总统金泳三的邀请,于10月31日至11月4日对韩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中国总理对韩国的首次访问,也是迄今为止访韩的最高级别的中国国家领导人。韩国对中国政府首脑的这次访问十分...  相似文献   

12.
欢迎金泳三总统访华本刊编辑部应中国政府的邀请,韩国总统金泳三和夫人将于3月26HI3月30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这期间,两国领导人将举行会谈;总统还将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说。在华期间,,总统和夫人还将访问上海市,并参观40年代由朝鲜的民族独立活动家...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19日,韩国第16届总统选举落下帷幕。韩国执政党新千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卢武铉战胜韩国大国家党总统候选人李会昌,当选新一届总统。根据韩国法律,总统任期5年,不得连任。金大中总统的任期于2003年2月届满。卢武铉于2003年2月上任,成为韩国第16任总统。 据报道,截至北京时间12月20日2时45分,官方公布的选票统计结果显示,卢武铉获得了1201.4万张选票,得票率为48.9%;李会昌获得  相似文献   

14.
《当代韩国》2008,(2):1-2
2008年5月30日,韩国总统李明博圆满结束对中国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顺利返国。通过这次访问,中韩两国间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提升至“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会谈后发布的联合声明宣布,提升后的中韩关系将进一步促进两国在外交、经贸、人员交流、地区及国际事务合作、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此外,李明博总统还于5月30日在结束对驻中国青岛的韩国企业的视察后飞往四川成都,  相似文献   

15.
应中国政府的邀请,韩国总统金泳三和夫人将于3月26日至3月30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在这期间,两国领导人将举行会谈;总统还将访问北京大学并发表演说。在华期间,总统和夫人还将访问上海市,并参观40年代由朝鲜的民族独立活动家为同日本殖民主义者进行斗争而在上海设立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汝信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各位有关专家 ,以及《当代韩国》杂志编辑部的有关人士 ,各位好 !首先 ,我代表韩国驻华使馆热烈祝贺《当代韩国》创刊十周年。《当代韩国》是韩中两国 1 992年建交后的第一份韩国学专业学术刊物 ,今年正好是其创刊十周年 ,并已发行了 38期。《当代韩国》发行以来 ,对韩中两国的友好发展 ,以及中国的韩国学研究发展起到了一个引导性的作用。今年是韩中建交 1 1周年 ,两国关系以今年 7月韩国总统卢武铉访华为起点 ,逐步发展为“全面合作伙伴关系”。政治方面 ,韩中两国国家领导人间的互访定期进行 ;经贸方面 …  相似文献   

17.
自从中韩两国1992年建交以来,双方经贸合作关系一直处于积极进取态势。2003年7月卢武铉总统访华期间,两国元首共同确定到2008年突破1000亿美元经贸合作大关,结果是提前三年实现了这一目标,即在2005年末就完成了预定计划。在此基础上,胡锦涛主席于2005年11月访韩期间,两国元首又  相似文献   

18.
詹小洪 《新民周刊》2012,(40):25-25
两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将会是非常棘手的难题。中国与韩国就建立自由贸易区进行了长达7年的准备、磋商工作,今年5月初,两国终于拉开了自贸协定(FTA)正式谈判的序幕。两国农产品市场开放程度将会是非常棘手的难题。自1992年两国建交以来,中韩双边贸易增长速度非常快。1992年仅为53亿美元,2011年增加到220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9.
《当代韩国》的出版事业从开始至今已经过了十年。韩国和中国的建交 ,今年算是第 11年 ,可以说《当代韩国》的历史与韩中两国的建交历史一脉相承。首先 ,在迎接《当代韩国》出版十周年这一意义深远的新年之际 ,对能够纪念令韩中两国都感到自豪的成果———《当代韩国》 ,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当代韩国》创刊以来 ,我作为韩方的负责人之一所走过的十年的道路 ,真是无限感慨。我首先想到的是 ,曾经作为韩国现代中国研究会理事长 ,为《当代韩国》事业鞠躬尽瘁的原汉城国立大学副校长金荣国先生。如果没有金荣国先生的大力支持、爱意以及贡献 …  相似文献   

20.
跨越历史的时刻--中韩关系演变回顾(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年8月23日傍晚,一位身着深色西装的东方人在北京机场匆忙走下飞机,坐进一辆黑色高级轿车,直奔钓鱼台国宾馆。我陪外交部徐敦信副部长一起前往迎接。这位来客不是别人,就是韩国外务部长官李相玉,他将于明天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共同签署到现在还不为外界所知的《中韩建交公报》,结束两国因历史原因而造成的长期对立与隔绝,在两国关系史上掀开崭新的一页。但是谁能想到,中韩两国关系即将发生的这一震惊世界的变化,却经历了漫长的十年。历史留下遗迹中韩两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而陷入长期的敌对与隔绝状态。两国不仅互不承认,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