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意外的团圆     
50年前,在瑞典法伦,一位年轻矿工亲吻着他年轻漂亮的未婚妻说:"在圣卢西亚宗教节日上,牧师将祝福我们的爱,我们将成为夫妻,开始营造我们幸福的家." "愿和睦的爱情永远与我们在一起,"他可爱的未婚妻甜蜜地笑着说,"你是我的一切,没有你,我就不活了." 第二天,当年轻人身着黑色矿工服(注:每名矿工都为自己的葬礼做好了准备)路过未婚妻家时,他一如既往地轻轻敲了敲她的窗子,向她道了声"早安".  相似文献   

2.
同学马学文在法国留学并定居巴黎,在一家企业当电器工程师.不久前回国探亲,小聚中我问他在那边买房了没有,他说全家一直租房住. 我不解:"那也太缺乏安全感了,房主一不高兴,会随时让你搬出的."他笑了:"法国自有住房率不到50%,租房是大多数人的首选,政府为保障房客权益,专门制定了严密的法律."接着,他讲起自己的租房经历.  相似文献   

3.
现在,姑娘们眼光高,我觉得很多时候是心态不好. 我最近在讨论养老问题的时候,有一位女性发言总结说:"一句话,嫁人就要嫁准了." 我回复说:"不是嫁人问题,是做人问题.嫁人不是打枪,男人也都不是笨鸟,等着你来打的."  相似文献   

4.
发黄的欠条     
我小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美术学院,全家都很高兴,但那两万多元的学费着实让我家犯了难. 一天,母亲把一张发黄的欠条拿出来给我看.欠条是一个叫张红民的人打的,金额是300元,落款日期距离现在已经20多年了.我忙问:"张红民是谁?"母亲说:"张红民是我们原来的邻居.他养了几百只鸭,一年四季在外放鸭,后来带着老婆孩子到外地放鸭去了,就一直没回来."看着那张发黄的欠条,我摇了摇头说:"都20多年了,不知他现在家庭情况怎样,我看这钱难讨回呀."母亲说:"你弟急着等钱用,我还是去试试吧.他在东河镇有个家,我20年前去过一次,还有印象."  相似文献   

5.
法国人对图书的热爱我是知道的.大概在三四年之前吧,上海领事馆的法国总领事郁白先生来到南京,吃饭的时候闲聊,他告诉我,他就要离开中国了,最近刚刚买了一些中国书.我问他买了多少,郁白先生想了想,笑着说:"两吨." 一个买书的人用"吨"来做他图书的计量单位,老实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我想,这可能就是法国人了,做事和说话都要不同寻常.但是,就在不久前,我在法国参加了他们的第二十四届图书沙龙,我终于发现了法国人最平常的一面,最自然的一面,那就是他们对图书的喜爱.  相似文献   

6.
鉴宝两则     
1. 有天吃饭,大家听说一位老哥喜欢收藏,说去您家喝个茶鉴赏一下吧,他老婆在座,听这话脸一绷,冲老公一斜眼睛:"你自己说." 她老公嗫嚅"全是宋瓷……" "都是假的,"老婆又钉他一眼,说:"看都看不住." 为了不让他收假瓷器,老婆不让他出门,不给他身上放钱.结果,他让卖瓷器的人到楼底下,拿条小绳捆起一团钞票,扔下去,再把瓷器包好拉上来.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过:"人们时常说,我是母亲,我是父亲,一切都应让着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恐怕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可怕的礼物了.这种可怕的礼物可以这样来比方:如果你想毒死你的孩子,你就给他吃一剂足量的你个人的幸福,这样他就可以被毒死."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一个没有秩序和原则的家庭是培养不出优秀孩子的,一个不会拒绝孩子的家长是没有威严和尊严的,也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  相似文献   

8.
旅途邂逅     
金秋九月,我搭乘夕发朝至的列车,从大连回北京.我的卧铺对面是一位欧洲某国的青年人."哈罗."我用英语与他打招呼,青年人摇摇头,用汉语道:"你的英语不行,整个北京腔!" 我莞尔一笑:"你的汉语一般,南腔北调!"不过,我们之间还是用汉语交谈起来.  相似文献   

9.
孙悟空退休     
一天,唐僧对三个徒弟说:"为师接到天庭的通知,鉴于取经队人浮于事,浪费严重,为节约开支,必须进行机构改革,精简百分之二十五的人员.按照这个比例,刚好是精简一个人.大家议一议,看精简谁最合适." 孙悟空说:"我看精简八戒最合适,他不但干活少,还贪吃贪睡."猪八戒嘟哝说:"我是多吃一点,多睡点,可从来没误过赶路,除妖的时候还出过大力气.师傅,您可不能无缘无故让我下岗啊!"唐僧不愿大家闹矛盾,就安慰猪八戒说:"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为师岂能让你无故下岗?"  相似文献   

10.
与米卢对话     
从米卢到中国的第一天起,他就处在了漩涡的中心。他被我们描写着,被我们评论着,被我们质疑着,也被我们批判着。然而镜头前、话筒前的米卢永远是三缄其口,不愿意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公之于众。在记者们的穷追猛打下,他熟练地运用“太极推手”,巧妙、圆滑地兵来将挡、水来土堰。即使与他成为朋友,米卢讲话也不是无所保留,特别是在谈到一些问题时,米卢不愿批评任何人。他最常跟我说的一句话是——“这可是我们私下说的,你要保密!”从这一点上说,我不是个合格的朋友,偶尔我会将他的“私房话”告诉读者,但这只有一个原因——让更多的人了解米卢,了解他的真实想法,了解他对中国足球的改造,了解他在中国经历的一切,而所有这一切对于我们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与经验。米卢经常说,他尊重每一个人,他努力做到善待每一个人。他说得非常认真,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的处事原则。不过,偶尔在他心情舒畅或极度郁闷的时刻,老米也会用一种沧桑的口吻对我说:“LILY,终有一天我要给你打开我的日记本,让你了解所有的一切!”对面是老米的一阵沉默。我接着道,“你不用给我看什么日记,我只想要你一次发自内心的倾诉,关于过去这一年半。”  相似文献   

11.
在外围站岗的警卫战士,叶剑英都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他散步时会走过去问他们家乡是哪里,家里经济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困难.有一次,一名警卫战士告假回家探亲,叶剑英知道他家里经济情况不太好,立刻让秘书拿100元交给他.叶向真说:"要知道,那个时候大学毕业生每个月工资才40元,我们全家五口人的生活就靠我父亲的400元钱啊."  相似文献   

12.
"我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与恐怖主义斗争以捍卫我们的国家,要么投降。当这是一个爱国主义问题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战斗起来,每个人都愿意为自己的祖国牺牲。此时,公民与总统,没有任何的不同。"没有使用化学武器记者:您是否能够证明8月21日利亚政府军没有在大马士革郊区附近用化学武器?巴沙尔:任何提出指控的人都必拿出证据。我们要求美法两国拿出证据哪怕是一个证据。然而奥巴马和奥朗却办不到,即使在本国民众面前,他也无法拿出证据。我们再谈谈这一指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小孩,早晨上学之前,到寺庙里,见到香灯法师,说:"师父,我捡到十块钱,给你供香."香灯法师说:"哦,这么乖,拾金不昧."小孩心满意足地走了. 可是,一连三天,他天天捡到钱,这就奇怪了. 香灯法师问:"你的钱是哪里来的?"小孩说:"师父,我家里有钱,但是我不快乐,爸爸妈妈常常吵架,他们一吵架就骂我,说我没有用,骂得好难听.你说的话很好听,我想听你说话,就来给你十块钱."  相似文献   

14.
厨师: 提供美味菜肴,马虎不得 "每年除夕都像打一场硬仗,压力特别大."来自山西运城的晋阳饭庄的厨师范海江说.除夕这天,范海江比平时早2个小时上班,因为他要和所有同事一起提前准备顾客预订的年夜饭.一进厨房,他便开始进行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挑选食材、洗菜、切菜、菜品初加工、摆盘装饰……"每道菜都有规定的形状大小、厚薄以及调味的先后顺序,所有这些步骤都会直接影响菜点的口感、质量,直接决定菜肴的好吃与否,所以为了让顾客享受到我们的美味菜肴,我们马虎不得.""顾客集中用餐的4个小时里,我们晋阳饭庄的特色菜——过油肉——我至少要炒上百盘."范海江得意地说.  相似文献   

15.
为她换双鞋     
谢庆浩 《工会博览》2012,(36):60-60
单位里搞联欢,大家都乐着笑着跳起了舞.可是,有一个人却木头般坐在座位上不挪屁股.他就是刚刚大学毕业、来自农村的李小明. 一曲跳罢,小萌来到李小明的座位前,好奇地问他:"怎么就你一个人坐在这儿呢?" 李小明很难为情地说不会. 小萌不由得咯咯笑了:"不会跳有什么关系呢?你下来,我教你."  相似文献   

16.
莎士比亚在剧作《李尔王》中说过:"为失败找借口,最后只会使伤口越撕越深." 从政者一旦犯错,之后死不认错,或者百般推诿,只会令民怨不断加深,让事件进一步发酵,伤口继续淌血. 试问当你生气的时候,最想听到的是什么?是道歉,而非借口.即使对方的辩解并非毫无道理.  相似文献   

17.
你有没有钱     
李敖 《法制博览》2011,(10):43-43
宋朝的司马光是国家的大臣,很多人刚进朝廷的时候总是先去拜访他。他跟对方聊天的时候常常问一个使人很难堪的问题。他问:你家里有没有钱?你的开支够不够?你有没有欠人家的钱?诸如此类。被问的人出来以后都很奇怪,说司马光这么了不起的国家大臣,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先驱者》4月30日刊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个人专栏,讲述了他父母在战争中的故事,同时提到了普京夭折的哥哥及生活中令人惊奇的机缘巧合.普京写道: 坦白说,父亲不喜欢甚至抵触战争这个话题.大人之间相互聊天和回忆什么的时候,我只在一旁听着.所有关于战争和家里发生的事情,我都是在大人们的对话中了解到的.但有时候他们也直接对我说.关于战争,我父母讲的都是事实,没有一句话是杜撰的.这些事情后来都得到了证实.  相似文献   

19.
上司说话经常会有谜一般的"言外之意",新员工千万不要会错了意. 说是"可以放假"其实是要你来上班 新员工遭遇:五一小长假前,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小季就经历了一次让他摸不到头脑的"上司谜语". 放假前一天,快下班的时候,突然处长走进来,看到这一幕似乎有点不高兴,但口吻还算轻松,说了句,"过几天上头来检查,大家工作都做完了?做好的可以不用来上班."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比较偏僻落后的乡镇,有个特爱开会的乡长.只要乡里有个事,不管大小,都要先开会.结果有一次开会时他让狗给咬了,还闹了个笑话.至今在那个小镇还常常被人当笑料说. 话说一天,乡上派出所的所长向乡长报告,说街上最近发生了多起狗咬伤人的事情.而狗的主人大多是乡里有钱人家和一些干部的,他说他不好处理,请乡长定夺.乡长听完后感觉这事情很严重,因为乡上正在准备召开一个对外招商引资的农产品交易大会,上面很重视这次大会,如果让狗咬了来参加大会的客商,那如何是好?乡长思考了一会说:"那我们赶紧开个会,研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