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83年,22岁的我从部队退伍来到地铁运营公司。上世纪80年代初,地铁在人们心中还有一种神秘感,能够当上一名地铁职工,我觉得很光荣,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  相似文献   

2.
正阳光穿透薄雾,沿着采场的公路蜿蜒向下,王文超驾驶着矿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一边娴熟着打着方向盘,一边仔细地注意着车子发出的每一声响。在别人看来单单车轮就有三米高的庞然大物,王文超如孩子般宠着、爱着、呵护着,甚至于每个零件的好坏都牵动着他的心。王文超于1994年从部队退伍后,就来到首钢集团矿业公司水厂铁矿汽运作业区,当上了一名矿车司机。因工作业绩突出,2003年,他成功竞聘到矿车机长工作岗位,成为领导几名司机和管理几台矿车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3.
苍靖 《工会博览》2023,(26):56-57
<正>父亲年轻时怀揣梦想应征入伍,成为岁月静好背后坚强的中国力量,那一抹橄榄绿的军装,是许许多多农家子弟们一生的梦想。“好男儿就要去当兵!”“投身军旅报效国家!”“一人当兵全家光荣!”是那个年代的最为幸福的事情。部队是历练,工作是成长。退伍后,他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充分发扬军人雷厉风行、攻坚克难的过硬作风,用热血和赤诚继续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北京建工集团下属单位成为一名普通的工人,为北京的建设添砖加瓦30年,直至光荣退休。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个兵     
王娇与多数同龄的"80后"女孩不同,她并不太喜欢拍照.她的手机上只有一组照片,是不久前她和战友聚会时拍的,上面是五个虽然穿着便装但依旧透着几分英气的女孩.她们和王娇一样,2009年退伍后,选择在北京留了下来.在部队,每逢"八一"建军节,她们都会以各种形式来庆祝节日,甚是热闹.如今,"八一"期间聚在一起,成了王娇和战友们纪念这个节日的一种习惯,在"80后"集体喜欢怀旧的时代,这也是她为数不多的怀旧方式之一.离开部队的四年里,王娇常常会怀念在部队里的日子.  相似文献   

5.
外公老先生     
黑毛 《工会博览》2010,(6):47-48
我的外公是姜炳元老先生。外公若能听到我这样称呼他,该乐得合不拢嘴了。每次当他自娱自乐地唱戏,念到“老先生”几个字时,便变得更加的兴奋起来,摇头晃脑,陶醉极了。在外公心目中“老先生”是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是值得崇敬的人。外公一辈子是个农民加石匠。可他实质上是不折不扣的艺人,博爱仁慈的长者,乐天知命的智者。外公无愧“老先生”的称号。  相似文献   

6.
外公入党     
外公是五十年代的师范大学生,他从小就向往中国共产党,并渴望早日加入党组织.无奈外公家的家庭成分是上中农,在那唯成分论的时代,尽管外公在大学期间,刻苦学习,成绩优异,要求进步,积极靠近党组织.但是,最终还是没有入上党.  相似文献   

7.
外公老先生     
我的外公是姜炳元老先生。外公若能听到我这样称呼他,该乐得合不拢嘴了。每次当他自娱自乐地唱戏,念到老先生几个字时,便变得更加的兴奋起来,摇头晃脑,陶  相似文献   

8.
正范磊是公交集团第二客运分公司第二十车队的机务员,打小他就是一个公交迷。退伍后他毅然来到公交集团,先后从事售票员、驾驶员岗位。因为工作努力、喜爱钻研,2014年,车队将他转岗为机务员,负责车队的车辆管理和维修工作,成为了一名"车医生"。从他转岗至今,提起范磊,同事们都直竖大拇指,他修车不仅用时短,而且"保质期"长,车队的驾驶员们都排队为自己的爱车"挂号"维护。  相似文献   

9.
我住在这里     
白小刺 《南风窗》2013,(12):56-61
一战之后的德国,百业凋敝,德国士兵奥古斯都·桑德,从部队退伍后开了一个照相馆。他拍摄了大量德国人的照片,汇集成一本煌煌影集——时代的面孔。记录下了世界大战战败之后,留在德国国民脸上的阴影,以及逝去的日耳曼帝国的荣光。"我住在这里"也发轫于类似动机。记录转型时代,剧变下的中国,被"房事"困扰的人们。我住在哪里?我将  相似文献   

10.
19岁入伍从军在部队大熔炉里锻炼意志 “部队是一所大学校,也是一个大熔炉.在那样的环境里,人的意志会更加坚定,精神境界也会得到升华.我就受益于部队的培养.”说起自己的人生经历,北京金隅工会主席臧峰首先说起的就是那段在部队的日子. “我19岁就入伍了.”臧峰回忆说,那是1976年,国家还没有恢复高考,有高中学历的他在年轻人中,已经算文化程度不错的了.也许就因为这一点,他当上了技术含量较高的通讯兵,而且还是在总参谋部.  相似文献   

11.
近日,石景山区总工会劳动模范宣讲队到某部驻地,展开一场劳模宣讲活动.这几名劳模代表都是复原军人,他们在转业后都走向创业的道路并且取得了成功.而在座聆听他们宣讲的,则是一批即将退出现役,面临就业选择的退伍士兵.退伍兵在军旅生涯养成了许多优良的作风,而如何发挥这些好的传统,在就业、创业中取得成功,宣讲队的劳模们各自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王晓靖从部队转业到丰台地税局工作.在此后7年多的时间里,他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完成了从一名军人到公务员的转变,实现了从一名税务新人到岗位能手的跨越,成为一名税收工作实践创新的佼佼者. 2011年,市局编印了《税收业务操作流程》,当时卢沟桥税务所的税务干部普遍年龄偏大,在掌握新的操作流程过程中存在很大困难,往往办理一件涉税事项需要很长时间,也容易因为纳税人的不理解引发不必要的矛盾.王晓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  相似文献   

13.
表弟引诱 误入歧途 2004年秋天,农家出生的男孩尹亮从空军部队退伍回家,到一家外企当了保安。尹亮生来一双晶亮的眼睛,一度作为空军雷达兵能穿云破雾,刺透蓝天。退伍回家后,他勤勤恳恳,努力工作,深受人们好评。可是,他的一个表弟却好吃懒做,见表哥退伍回来当了保安,心知他拳脚历害,就打起了坏主意。他知道,如果把坏主意直接告诉尹亮,尹亮肯定不会答应,于是就在2005年一个春夜请尹亮去烫火锅。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尹亮被罐得晕乎乎,表弟这才开口说:“表哥,有人借了我三百块钱,两年了都不还,现在都成烂账了,今天晚上你帮我收一下烂账好不好?”并递给尹亮一把弹簧刀,说了一声“防身用。”尹亮没当回事,顺手放进裤包,跟着表弟走了出去。  相似文献   

14.
正30多年前,他从部队复员后便进入环卫行业,成为北京固废处理有限公司的一名司机;20多年前,他又调入阿苏卫填埋场。在填埋场工作的二十余年时间里,他见证了填埋场从地下5米深的大坑到地上40米高的堆体,经历了堤坝式填埋和全密闭工艺的产生和实施。再过八个月,他将光荣退休,离开自己默默奉献了三十多年、一万多天的填埋事业,他就是阿苏卫填埋场的老党员——王富生。急难险重面前彰显党员本色"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  相似文献   

15.
今年的复活节对部署在阿富汗南部坎大哈省的加拿大部队来说是倒霉的一天。这一天皇家加拿大团2营的部队奉命护送一支车队前往海尔曼德省,当行进到距离坎大哈市以西大约75公里处的时候,突然发生的爆炸炸穿了一辆LAV-Ⅲ型轮式步兵战车。这个威力巨大的简易爆炸装置(IED)炸死了坐在战车后部的6名士兵、重伤1名。车长、炮手和驾驶员因为坐在车前部而幸免于难。加拿大国防参谋总长里克·希里尔将军"爽快"地表示他并未因此失去对这种8×8战车的信心,该型战车是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入侵 1970年3月,在朗诺发动政变后不久,他领导的柬埔寨新政权就公开向美国寻求帮助。尼克松总统决定越界对位于柬埔寨的北越后勤基地发动一次大规模行动。然而,由4.2万名美军和4.8万名南越军队组成的入侵部队在向柬埔寨境内推进时,竟然连18英里都推进不下去了! 此次行动首先是一次大规模的直升机突袭,这次突袭是由美国陆军第1空降师在"鱼  相似文献   

17.
1954年,马湖林出生在山西晋南的一个小山村.从小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穿上那身让人羡慕的军装.1972年,梦想成真了,他参军到北京西山脚下某部队.从战士到干部,从基层连队到军区机关,从做军事行政到军队政工再到军事行政工作,一千就是28年.28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绿色的军营,他的人生履历上也深深地刻上了军人的印记.28年,部队的锤炼,使他敢于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凭借出色的表现,他连续两年被部队授予个人三等功.  相似文献   

18.
早上七点半,离上班还有一个小时,张慧敏已经来到了办公室,他正利用这一个小时时间专心致志地处理一叠厚厚的材料.这是2001年他从部队转业后形成的一个工作习惯.对他来说,在办公室能够安静地工作也只有这一个小时.在上班时间里,除了外出办事或开会,他办公室的门都是开着的,来访、来电,几乎没有停过.  相似文献   

19.
一名初二年级的学生在她的作文中写道:“十五年来,我一直在爸爸、妈妈、外公、外婆的关心和照顾下成长,没有经历过什么曲折和不幸,好象一棵在温室里长大的小草,经不起任何风浪……”。  相似文献   

20.
<正>在他们的身上,总能看到一个影子,一个坚毅、拼搏、勇敢的影子。因为,他们都曾有过一段特殊的经历,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锤炼、锻造过。那就是军队。虽然他们从事的兵种不同,可军人身上那种独特的风采,却从未因时间而磨灭过。从部队转业下来的他们,走进了新的工作环境,干起了从未接触过的工会工作。一切从头再来,从点点滴滴入手,他们没有气馁过,放弃过,而是凭着自己军人的素质,攻下了一个个难题,并成长为工会战线上的重要一员。不久前,记者走访了五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的工会干部,而他们的事迹反映出了千千万万复转军人在从事工会工作时,那退伍不褪色的军人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