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宪章 《奋斗》2014,(12):56-58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科学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为我们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了理论指导。一、《资本论》的写作背景1.马克思写作《资本论》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2.
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资本论》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抛弃对马克思主义的一切片面的、僵化的和教条式的理解,在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中,把握马克思《资本论》的思想精髓,正确认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所有制和分配方面对资本主义因素的引进,不是向资本主义的倒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成就和进步时刻在为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结论,提供着强有力的历史佐证。  相似文献   

3.
卫兴华在《党政干部学刊》(辽宁)2008年第4期撰文指出,有的学者引证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一些话,来得出以下论断:马、恩晚年放弃了共产主义理想,放弃了原来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资本论》第三卷推翻了《资本论》第一卷的结论,资本主义通过股份制完成了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首先需要澄清对《资本论》第三卷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国家股份制的论述的误解与错解。马克思重视资本主义国家股份制的产生  相似文献   

4.
王初根 《求实》2003,1(7):20-23
<资本论>是一座马克思主义的宏伟的理论丰碑.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它将永远放射出真理的光辉.我们不仅要运用<资本论>去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认识到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时代的发展方向和真正的历史大趋势,而且要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与时俱进地发展<资本论>中关于劳动价值论、资本学说、剩余价值学说等一些重大的基本理论问题,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曾有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股份制,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股份制,马克思没有社会主义股份制企业的思想,我国要不要实行股份制,只能根据我国国情和生产力发展需要来探索和论证,不可能从《资本论》中“引经据典”。 然而,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认识问题和研究工作都不能从已有的原则出发,而必须从事实出发。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确没有提出社会主义股份制的思想,他甚至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商品、货币,《资本论》中也没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但马克思主义理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9月爆发的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的政府和人们措手不及。惊恐之余,纷纷从马克思的鸿篇巨著《资本论》中探寻究竟,出现了一个世界性的“《资本论》热”。通过研读《资本论》,人们发现,尽管100多年来资本主义出现了许多新变化,但其本质没有逃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预测。《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揭示,以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论证,又一次为当前金融危机的爆发所证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永远是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理论丰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这是马克思主义史上一个空前的新课题,我们必须也只能遵循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积极而又妥贴地解决好这个历史性的课题。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是对资本主义的深刻的、辩证的、历史的剖析。这个剖析,揭示了社会的大生产发展导致的由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也勾划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方向,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则是言简意赅地对整个《资本论》的方法论作了概括,重温《序言》所阐述的一系列方法论原则,对于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指导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探索很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因国际金融危机在资本主义世界引发的《资本论》的再度热销以及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揭示的基本原理皆昭明,马克思仍然是我们的同时代人,马克思主义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所在。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是指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因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性由内及外而自发生成的强大吸引力;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魅力合法性的双重依据;必须从整体特性、历史发展、时代特征三重维度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魅力.以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并发挥其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哲学方法论问题,提出一点看法。 一、《论十大关系》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卓越运用 列宁在概括《资本论》的方法论时,认为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的“细胞”商品出发,因为它已包含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已经包含着资本主义的尚未展开的一切主要矛盾。由此出发,马克思一步一步揭示了这些矛盾以及这个社会的各个部分的复杂关系和自始至终的矛盾发展过程。列宁的这一概括,说明了从哲学方法上看,《资本论》运用的一个主要方法是矛盾分析法,即把反映  相似文献   

10.
在对股份制经济性质的探讨中,有一种观点认为:“资本主义的股份制经济,即使按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也已经具有社会主义性质。”我认为,这种观点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严重误解。第一,持这种观点的同志引用《资本论》中的一段话为依据。这段话是:“那种和旧形式相反的性质,在股份制度内已经存在;不过,这个转向股份形式的转化,还是局限在资本主义限界之内”(《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506页)。只要查阅一下《资本论》,就会发现这些同志的观点并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这段话的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的《资本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提供了基础。这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是如此,在基本内容和体系上亦是如此。以往一些人只把《资本论》看作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又把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完全割裂开来。因此,在研究《资本论》时,根本不去考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问题,更不可能从中看到它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而是把它放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和环境下进行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只是商品经济的一种特殊形  相似文献   

12.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主要著作,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南。《资本论》科学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运动规律,论证了资本主义最终必然被共产主义所代替的历史趋势,它既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强大思想武器,同时也是人类的最宝贵的文化科学遗产之一。抗日战争时期,这部马克思主义巨著在中国问世。在烽火连天的年代里,它的诞生遇到了重重障碍和难以想象的困难。对于《资本论》中译本的出版发行,新中国第一部出版史——《当代中国的出版事业》是这样记述的:读书出版社“突出的贡献是在抗战初期的相当困难的条  相似文献   

13.
在对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的统治方式"抽象统治"的研究中,当代西方不同的马克思主义学派从"所有权"、"抽象劳动"、价值形式等三个不同的方面,对《资本论》中的"抽象统治"思想展开了深入的解读和争鸣。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充分借助黑格尔的逻辑学和辩证法,对现代社会的"深层结构"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解剖,不足之处是对《资本论》中关于"抽象统治"的政治批判的关注不够。  相似文献   

14.
实施《资本论》教学,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分析《资本论》,把《资本论》原著还原成哲学课,其教学效果就会凸显出来;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分析《资本论》,用政治经济学原理破解《资本论》原著,用《资本论》原著深化政治经济学原理,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分析《资本论》,用科学社会主义所揭示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去透析《资本论》所阐述的社会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来,对经济相对落后国家跨越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问题,理论界讨论得十分热烈,许多有见地的文章澄清了人们对“补课论”的糊涂认识,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进行了理论论证。但是,也有一些观点欠严谨,如把马克思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称为西方社会主义理论,而把马克思晚年对东方社会能否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的阐述,称为东方社会主义理论,这就很值得商榷,笔者谨就此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6.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费了毕生精力完成的宏篇巨著。长达三百多万字的《资本论》不仅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全面的解剖,而且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提出了科学的预见。这对于我国人民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无疑具有巨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可以说《资本论》是马克思为我们留下的一座宏伟壮观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犹如光芒万丈的灯塔,照耀着各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一) 马克思一生有两个伟大发现——唯物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这两个伟大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唯物史观的发现,解决了分析社会经济形态的  相似文献   

17.
《求是》2011,(14)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科学论证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8.
书讯     
正《马克思与《资本论》》,[英]大卫·哈维著,原作名:Marx,Capital and the Madness of Economic Reason中信出版集团2018-5出版。内容简介: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近代世界最重要的著作,深刻改变了许多国家、政党和人民的命运,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1867年至1883年间出版的三卷《资本论》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19.
张玉 《世纪桥》2013,(3):77-78
《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部经典巨著,其中虽然并没有直接提到社会主义能否实行市场经济这一问题,但是它间接地阐明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并不能决定社会制度。本文从《资本论》第一卷所阐述的三个理论,即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和资本积累理论来分析一般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区别,从而得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20.
书讯     
<正>《马克思与《资本论》》,[英]大卫·哈维著,原作名:Marx,Capital and the Madness of Economic Reason中信出版集团2018-5出版。内容简介:马克思的《资本论》是近代世界最重要的著作,深刻改变了许多国家、政党和人民的命运,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1867年至1883年间出版的三卷《资本论》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