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化观是人民对于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对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关系的基本认识和总体态度。研究习近平文化观的思想内核和深刻内涵,了解习近平文化观产生的理论和实践渊源,把握习近平文化观的精神实质和当代意蕴,对当前我国社会各界深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新时代传统文化观是系统全面的理论成果,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领域。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价值路径视域出发研究新时代传统文化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把握其时代内涵、中国特色、教育使命,将弘扬核心价值、转变教育理念、搭建多维平台等作为其路径响应。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源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王文兵 《前线》2017,(4):13-15
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加以改造和发展,并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为我们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毛泽东传统文化观,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目的,阐发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于安龙 《探索》2024,(1):13-2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基础和鲜明的实践特质。从其理论魂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和继承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从其理论根脉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哺育滋养,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赓续弘扬,凸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从党的百年历史发展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根植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是对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思想的承继,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拓展与文化发展战略的递升。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远,蕴含和体现着“危”与“机”统筹把握、“体”与“用”有机贯通、“党”与“群”协同联动、“一”与“多”兼顾并举、“中”与“外”交流互鉴的实践特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文化理论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对新时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弘扬优秀传统:江泽民文化创新思想的重要特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泽民的文化思想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继承、丰富和发展我们党一贯倡导的文化方针和政策 ,进一步把弘扬优秀文化传统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强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和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强调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化传统 ,并结合时代精神和新的实践 ,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突出强调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可以说是一种创新文化观 ,是用新的论断和阐释所形成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与时俱进、推陈出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文化观。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针对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形成了完整的优秀传统文化观。习近平优秀传统文化观的主要内容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论。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要坚持有鉴别地对待、有扬弃的继承传统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做好转化和发展;坚持统筹协调,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坚持交流互鉴,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法治与德治的统一,获得群众对主流意识的认同。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系列论述内容翔实、逻辑严密。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文化观的历史依据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现实基础有机融合,构成了习近平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重要论述的逻辑理路。其主体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两创”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和实践路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观,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文化土壤,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强劲的文化支撑,具有重大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的无我境界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心系天下、体恤百姓思想观念的继承和超越,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为劳苦大众担当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是其从政经验的高度升华和精当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本质要求,也是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邃思考和决心再表达。研究习近平总书记的无我境界,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丰富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重大现实作用和深远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既赓续传承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基因,又合理融入彰显时代内涵的精神特质,以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话语表达为新时代如何对待传统文化提供了基本遵循。习近平传统文化观融传承与创新于一体,直接彰显出民族主体性、与时俱进性、开放包容性的鲜明底色;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科学阐明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现实指南;将历史与现实相贯通,深刻揭示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境遇中的多维贡献,从而以其深邃的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地位、时代价值和在新时期社会主义实践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之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促进两岸统一的重要基础。新时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庄严宣布了新时代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经过理论探索和实践经验取得的理论创新成果,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品质、坚持了中国革命文化的精神风貌、弘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风格;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体现了深刻的理论气质:继承性、实践性、创新性。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飞跃。  相似文献   

12.
中共领导人的文化自信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毛泽东、邓小平和习近平都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对待中西文化,积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能够用活泼生动的形式表现出来。习近平的文化自信思想更是对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三大文化"基因的继承和发展,奠定了"四个自信"的理论基础。中国领导人文化自信思想生成的历史实践和理论价值的双重逻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些思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文化传承和方向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五个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拓展深化专题研究,如“不忘初心”的传统文化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双创”方针与“批判继承”方针的关系,等等;二是全面推进整体研究,如习近平传统文化观形成的时代背景、重要实践意义、理论来源,等等;三是把握政治性与学术性,学会“用学术讲政治”,分清政治问题与学术问题的界限;四是更加关注传统文化学者的研究;五是借鉴和批判国外学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杨永生 《理论学刊》2007,3(2):15-16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各自所处时代的中国具体实践出发,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文化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致力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新中国成立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并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努力实践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新、旧世纪之交,江泽民进一步提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理论。虽然三代领导核心文化观的具体表述不同,但它们都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继承和发展,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一、指导思想的一致性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贯穿其思想体系的全部。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思想滋养,坚持和弘扬我们党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创造性地提出了精准思维这一科学思想和工作方法,丰富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和实践内涵,推动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新时代的弘扬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实践特色反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正是勇于实践才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现实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发展道路。理论特色体现思想逻辑,既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又用科学理论指导新的实践。民族特色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5000多年灿烂文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时代特色反映时代关切,在倾听时代呼声、顺应时代潮流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大鲜明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广西作为边疆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边关文化、山水文化,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文化走出去、提升文化软实力,具有丰富资源优势和独特区位优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美好生活观科学回答了"谁的美好生活""什么样的美好生活"和"怎样实现美好生活"等问题,对文化自信进行了整体性诠释。一方面,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从理论层面能统摄文化自信所具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重内涵;另一方面,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在实践上也能通过夯实文化认同基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凸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来引领文化自信建设。习近平美好生活观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至关重要,不仅有助于在理论层面说清文化自信的内涵,也有助于在实践层面引领当代文化自信建设。从这样的角度去探讨习近平美好生活观与文化自信思想的深度关联,对我们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会有更多启发。  相似文献   

19.
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从“天人合一、和合包容”到“命运共同体”体现了其哲学思想;从“民惟邦本、民贵君轻”到“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其价值意蕴;从“仁义忠信”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体现了其道德情怀;从“德刑相辅、儒法并用”到“全面依法治国”蕴含着其法治思想;从“继承、挖掘、阐发”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展现了其实践活力。从哲学、价值、道德、法治、实践五个层面,研究和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对于凝聚共识、形成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力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党史文苑》2014,(3):1-1
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