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农八师一四三团九连蟠桃种植户翟仙红正在为10亩蟠桃剪枝发愁时,王明、陈玉琴等7名科技示范户与她商定后,用5天时间按技术规程为她修剪好了。5月17日,翟仙红高兴地付给她们3920元工钱。在一四三团像王明这样靠技术揽活的农工已有500余人。  相似文献   

2.
自营经济     
被誉为乌市“绿化女能手”的陶荣是一○四团的一名职工家属,8年前她包下了城郊的18亩戈壁地,种上了蟠桃、葡萄等上千棵果树,经过8年的努力,终于将这片戈壁滩变成了果园,她种的蟠桃个大、色佳、味美。去年被农十二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授予“鲜果生产项目示范园”称号,为改变一○四团的农业格局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肖元/摄)  相似文献   

3.
杨青莲今年43岁,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农七师一三○团三连承包土地,至今已有24个年头了。自1984年以来,她先后荣获了兵团、农七师"巾帼科技致富能手"、"兵团双文明屯垦戍边劳动奖章"和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以及"三八红旗手"、"百佳科技示范户"等光荣称号,2007年,又被农七师评为劳动模范。荣誉多了,压力也大了。杨青莲不愿多谈自己,她平日更多的是埋头做事,每天早起晚归,100多亩棉田的农事管理样样走在前。我  相似文献   

4.
农七师一二四团十连女青年毛红梅是兵团农场的第二代职工。多年来,在父辈的影响下,她一边承包大田,一边种植大棚蔬菜,土地没有辜负她的付出,年年都给予红梅丰厚的回报,使她成为一二四团的青年致富能手。今年,毛红梅在搞好自家2个简易大棚的同时,踊跃承包了58亩棉田,还积极带头承包了3个温室大棚。由于红梅勤于学习农羊、种田等建投身行业科技,善于经营大棚种植,她家大棚里的蔬菜成为远近闻名的“绿色产品”,时令菜蔬销往外地。春去秋来,今年,毛红梅又是大田大棚两不误,她承包的58亩棉田收获籽棉她用户不方百计的18000公斤,5个大棚纯收入在3…  相似文献   

5.
农七师一三七团十连蔬菜种植户吴桂兰去年养了4头猪,猪圈里的农家肥用于追施1.2亩蔬菜地。因没用化肥,她种植的瓜果甜、蔬菜香、卖价高,纯收入达1.2万多元,增加效益近2000元。  相似文献   

6.
农七师一二五团十七连退休工人杨路女引种1亩半地的美国加州库拉索芦荟,年收入1.6万元。 55岁的杨路女,平时就留心市场行情。去年,她到乌鲁木齐看女儿,了解到芦荟以其独特的药用和食用价值而倍受市场青睐。经多方打听,她从沐阳购回9000株幼苗种植  相似文献   

7.
微黑透着粉红的面肤,清亮的嗓音带着河南口音.晶亮的眼睛透着精明,这就是农七师电力公司园艺场的承包户薛凤娥。这位38岁的下岗女教师在短暂而坎坷的4年里,成为园艺场果品蔬菜种植的冒尖户,是1.5亩大棚蔬菜、20亩蟠桃园、40亩葡萄园的主人。 1999年9月,对于薛凤娥来说是个不幸的日子,有着12年教龄的她,因园艺场小学的撤销而成为下岗者。12年,有多少支粉笔在她手中化为纷飞的理想;有多少学生是她看着长大。薛凤娥想不通,情绪极为低落,但她没  相似文献   

8.
戚自兰是农七师一二九团三连的一名普通女职工。近几年,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她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己的聪明才智,率先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并荣获农七师2003年“十佳”杰出青年称号。 今年34岁的戚自兰1992年随丈夫魏尊元从安徽濉溪来到一二九团三连承包土地。初来三连种地的头两年,由于缺乏生产经验和技术,戚自兰夫妇承包的50多亩棉花地,收入不足3000元。看到别人承包都能大把大  相似文献   

9.
为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的到来,努力营造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4月16日,农八师工会副主席陈振华,带领农八师纺织、科研、电力、公安系统及一线职工等各行各业的30名劳动模范来到农七师工会交流和座谈,受到农七师工会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个女人,她的生活中难免有一些遗憾:10多年里,在应付繁忙工作的同时,她独自一人抚养女儿上小学、读中学、进大学,其中的艰辛可以想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却是出色的:不仅多次荣获农七师一三○团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光荣称号,而且在2005年被中国医学会评为全国妇幼保健先进工作者,2007当选为农七师劳动模范,2009年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名普通的团场职工,杨青莲先后荣获了兵团、农七师"巾帼科技致富能手""兵团双文明屯垦戍边劳动奖章"等25个光荣称号。特别是她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先后4年被评为团优秀共产党员。有人说,杨青莲"能"。是啊,一个只有初中文化的团场职工,她为团场生产棉花近40万公斤。生产小麦8万多公斤,个人纯收入10多万元,是团场的科技示范户。也有人说,杨青莲"傻"。2000年,单位只付7000元工资,她就甘愿为连队管理了无人要的650亩棉花。当时她自己还承包着53亩地,望着一连片的9块地,几名外来的雇工才干了一个星期,就受不了那份艰苦,走了。她和  相似文献   

12.
在农七师一二五团二连,有一个带领大家一起致富的女能人李云风,一提起她,周围的姐妹们都会竖起大母指,是她让周围的姐妹们尝到了大胆承包、科技种植的甜头。她本人连续多年被评为团"三八红旗手"、农七师致富带头人,2011年又被兵团评为巾帼致富带头人,她所种植的葡萄园区被评为兵团巾帼致富示范园区。  相似文献   

13.
<正>14年来,她在民事审判工作岗位上,审结案件数连续多年全院第一;她所审理的案件中,没有一件因裁判不公或自身责任心不强而造成错案,也没有一次因审判作风问题被当事人投诉……她就是农七师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副庭长敬红。近5年,她分别荣获新疆高院、兵团分院"优秀法官"称号;农七师政法委、司法局、工会表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农七师一二九团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大大提高了职工田间管理的生产技能。二连职工徐其英通过培训学习,取得了中级农艺工等级证书,她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于生产实践中,摸索出一套实用的棉花管理办法,她种植的棉花单产突破450公斤,2009年她被师、团评为农七师棉花高产户的标兵。通过培训学习、典型引  相似文献   

15.
于建华,农七师一三○团十九连的一位普普通通的女职工,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指引下,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自己的聪明才智,靠大田种植和发展养殖业率先走上了致富道路,连续3年荣获团连“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2002年,于建华大胆承包了连队40亩无人问津的盐碱地。她针对承包地碱大,采用暗排等方法千方百计把碱压了下去。在肥料投放上,她更是一点也不盲目,率先在全连使用了平衡测土施肥技术,土地缺什么,她就补什么。不仅每亩节约费用近40元,而且也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1992年,丁克萍从新疆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按照一般女孩子的愿望,都在大都市找份好工作。而她毅然回到了生她养她的农七师一二八团,当了一名承包土地的职工。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走上了政工干事的岗位,开始了她舞文弄墨的事业。谁也没有想到,学英语专业的她,竟把编排汉字序列的活儿玩得红红火火。从1997年到现在,在报刊、电台发表新闻稿件近500篇,仅2002年就发表稿件270多篇,其中中央级20余篇,被农七师评为“十佳通讯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监督应该实事求是编辑同志: 贵刊2003年第11期刊登了署名农七师一二六团电视台程社红一封《坐等收费为哪般》的读者来信。农七师电力公司党委非常重视,2003年11月20日,由公司纪委书记楼中平带领公司纠风办人员,前往一二六团各连队用户家中进行暗访调查,发现该信反映的问题有以下几处均属不实之词:  相似文献   

18.
她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也没有世人皆知的名誉,却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塑造了一种不平凡的敬业精神,为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付出了满腔热忱、捧出了全部真诚,她就是农七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会主席包建慧。  相似文献   

19.
八面来风     
1 农七师一二九团为鼓励私人养畜,给政策、给技术、供信息、抓引导、引良种、促扩繁,积极培植养殖专业户,走联合发展道路。图为退休工人、团场原养羊壮元贺元烈在自家羊场喂羊时的情景。(薛立秋/摄) 2 2002年新春佳节之际,兵团工会副主席黄炜等一行(左)来到农十师一八七团二连看望全国劳动模范闫卫华(中),询问和了解了她的现状。(张军旗/摄) 3 农七师奎管处水电公司在“电力市场整顿和优质服务年”活动中,狠抓落实,使优质服务水平和行风进一步提高,实现了全年安全发电400万度。图为水电工人在破冰引  相似文献   

20.
日前,正在组织人员采挖山药的农七师一三一团二连职工杨新民掩饰不住丰收的喜悦,他对笔者说:今年我种的10亩山药前期长势不太好,真没想到单产达到了3吨以上,按现在市场批发价每公斤4元计算,去掉成本每亩纯收入至少8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