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水利关乎大农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韩民  吴振鹏  倪文进 《求是》2005,(18):41-4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从根本上扭转靠天吃饭的局面,各地兴建了2000多万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这些小型水利设施控制的农田灌溉面积为4.6亿亩,占总灌溉面积的55%,生产的粮食占全国总量的35%以上。可以说,这些工程为增加粮食生产、解决人畜饮水、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配套差,后续投入不足等原因,许多地方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严重失修,成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其主要问题是:服务功能退化。我国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大部分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主要靠农民投劳、就地取材,标准不高,长期带…  相似文献   

2.
刘杰 《学习月刊》2009,(2):85-85
农田水利设施是建设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在抗御水旱灾害、发展农业生产、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一直处于弱势.尤其是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更是面临着重重困难。因此.天门市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在建设机制、投入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农田水利建设高潮作为农业学大寨运动高潮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同步并行的。农田水利建设主要集中于兴修大中型水库及小型水库灌区配套设施、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普遍发展各种水电站等方面。大致说来,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初期搞得较好,后期搞得较差;多数搞得较好,少数搞得较差;之所以搞得差,是因为把大寨经验形式化、绝对化,没有做到因地制宜。学大寨运动后期出现的不顾条件的大干农田水利建设,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的,是极左思潮的反映,但不能因此否定大寨经验及大寨精神,更不能因此抹杀农田水利建设取得的成绩。对学大寨高潮中农田水利建设的总体评价应该是:规模很大,成绩不小;浪费也大,问题不少。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非常重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毛泽东在认真总结我国基本农田水利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指导基本农田水利建设的具体方针、政策。毛泽东农田水利建设思想对当前我国的农田水利建设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1957年冬、1958年春,全国普遍开展了大规模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运动。以此为起点,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拉开了"跃进"发展的序幕。相较于此前的农田水利兴修,"全党动手"、"全民参与"是"大跃进"时期的这场群众运动的显著特征。在乡村基层,政府通过放、鸣、辩论等动员方式,为农田水利设施的兴修计划指标不断增订制造了舆论环境。农田水利兴修的规模,集中表现在农村劳动力大批量投入。取得丰硕成果的1957年冬、1958年春的农田水利兴修,为此后对农业和农田水利发展形势过于乐观的估计提供了依据。农田水利建设集中转向大中型工程以及大力推行"农业技术革命"即是这一形势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水利兴修中资金、技术缺乏以及劳动力难以持续投入困境的反映。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前30年的农田水利设施供给方式生成于建国初期,农业合作化特别是集体化以后逐步定型.总的方针是:大型水利工程,由国家负责兴修;一切小型水利工程,均由合作社其后是人民公社依靠自身的资金和劳动积累解决.总的原则是:谁受益,谁建设.具体操作上是将任务分解给生产小队,参加建设的劳动者按工分参与年终分配.这种民办公助的建设和供给方式在合作化和集体化时期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农田水利灌溉事业的稳定发展,但在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则难以为继,导致改革初期出现农田水利事业投入显著下降现象.  相似文献   

7.
苏浩 《实践》2013,(5):32-33
农村基础设施是为了发展农村生产和保证农民生活而提供的公共服务设施的总称。包括农田水利、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园林绿化、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而农村生产设施主要指现代农业基地及农田水利建设,它是农业基础建设的物质根基,它的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决定着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为了切实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早在200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就提出了《关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  相似文献   

8.
2010年以来,南部县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加快,全年顺利完成2009年度和2010年度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省级财政旱山村集雨节灌项目、省级财政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渠系整治项目。  相似文献   

9.
正道真自治县按照"解决农村人饮、突破水源工程、配套产业供水"的思路,全力抓好骨干水源工程、病险水库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重点项目建设。"水利事业关乎百姓福祉,更关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好水利工作,为全面同步小康贡献力量。"这是誓言,也是行动。在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道真自治县水务局按照"解决农村人饮、突破水源工  相似文献   

10.
“九五”以来 ,各地抓住国家实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 ,大力投资建设公路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空前发展。但是 ,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即建设资金短缺对公路建设的影响问题。按照目前的事权划分 ,一般国省道和县乡公路建设属地方投资管理项目 ,资金来源主要由地方自筹 ,省交通厅只给予适当包干补助 ,各地在争取工程立项和上级补助资金时 ,工作力度很大 ,热情很高 ,但工程开工后 ,在地方配套资金的筹集上 ,却往往一筹莫展 ,迟迟不能落实到位。也有个别地方 ,由于存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心理 ,…  相似文献   

11.
尽管影响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因素很多,包括政府和集体投入不足、农民筹资筹劳困难、"大"水利与"小"水利的矛盾,包括降雨量减少、湿地减少、植被破坏、地下水位严重下降、社会治安差、电价高等问题;等等。但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却始终是两个根本性的影响因素,因此,通过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改革来加强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就是很自然的选择,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党的生活(青海)》2009,(12):F0002-F0002
青海省水利厅水利管理局是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行政管理类单位,主要职能是担负全省已建各类水利工程的业务归口管理,全省水库大坝的安全管理,小型农田水利、草原水利及人畜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河道及河道采砂管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水利风景区申报管理,节水灌溉工作。  相似文献   

13.
免年伊始,中央出台了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大兴水利的明确信号。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近年来,我国极端气候明显增多,一系列旱涝灾害频发,暴露出一个共同的问题:水利设施建设投入长期不足,尤其是部分小型水利、农田水利、民生水利管护乏力,缺失损毁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14.
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是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繁荣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发展生态农业,一要全面加强以农田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二要依靠科技兴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提供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三要打破小农经济,实现产业化经营:四要着力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一个县,前年争取到了省上确定的小型农田水利试点县,试点县就会有一些利好政策。在当地农村,一些小型工程的固定价比选,放权给村委会来定,村里要按照程序组织招投标。但慢慢的,“借资质”成了当地一种乱象。  相似文献   

16.
<正>自平坝区获批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以来,平坝水利人"抢晴天、战雨天",向着"黔中大粮仓"实现人均占有半亩基本农田的水利扶贫攻坚目标迈着坚实的步伐。总投资2036万元;有效灌溉面积10933亩;17个施工区域,涉及3个乡镇9个村。今年2月6日,贵州省水利厅以黔水灌溉[2015]18号文件批复安顺市平坝区2014年小型农田水利(以下称小农水)建设项目。"一年就支持两  相似文献   

17.
《新长征》2006,(8)
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各项战略任务的首位。强调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民收入。着力抓好大型粮棉油生产基地、优质粮食产业、农田水利、饮水安全、公路、沼气和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建设等重点工程。全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逐步解决我省乡镇基层文化设施薄弱的问题,省委省政府在省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从“八五”期间开始,每年安排100万元,从“九五”期间开始,每年安排150万元,用于补助建设乡镇精神文明活动中心,中心同时挂乡镇文化站的牌子。 在开始实施这项工作的一段时间里,省文明办按普及型和提高型两类,分别予以数千元的补助,后发现资金太少而无法解决中心建设问题,遂改为每个点补助5万元。补助是以逐级申报筛选的方式,由四级财政出资相等数额配盘子,共20万元建设一个文明中心。 应该说,这些年近400个乡镇受助后,对当地的文化建设起了一定的帮…  相似文献   

19.
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要进一步认识“三农”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新形势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把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做法统一到中央的要求上来,加快发展农村生产力,加强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推进科技兴农,转变农业  相似文献   

20.
《实践》2017,(8)
<正>俗话说:民生无小事,小事大民生。近年来,二连浩特市委、政府着眼民情、民声,全力建设惠民工程,为提高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而努力。在过去的70年里,人们清晰地看到,二连浩特市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公共场所硬件设施逐步改善,城乡困难群众补助标准逐年提升……社会事业发展的温暖传递到了千家万户,边城人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