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正>一直以来,哈尔滨师范大学共青团聚焦为党育人的主责主业,紧紧围绕“加强青年政治引领”这一目标,建强校院两级大学生理论宣讲团,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经验丰富的理论武装“青”骑兵,掀起了全校青年学生理论学习的热潮,让党的创新理论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见行见效。理论宣讲需要遵循其内在规律,首先要弄清“谁来讲”“讲什么”“在哪讲”“怎么讲”等问题,哈师大共青团在宣讲成员选拔、宣讲内容供给、宣讲阵地拓展、宣讲形式创新等方面突出“强、准、深、效”,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23,(10):20-21
<正>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安图县不断优化宣讲载体形式,积极探索“理论+”宣讲,以组建72人的“1+7”宣讲团、组织领导干部带头宣讲、录制“微宣讲”视频、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我来讲”微宣讲比赛等方式,从“小切口”讲好“大故事”,用百姓的“家常话”讲好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增强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感染力,将党的声音及时准确传递到基层群众之中。  相似文献   

3.
刘春晖  李静 《党建》2023,(3):45-46
<正>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基层宣讲是打通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湖南省衡阳市积极探索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的方式方法,全面整合动员全市宣传资源,创新推出“四会一课”宣讲模式,将党的二十大精神生动鲜活地送到群众身边,做到走“新”又入心,不断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湘潮》2023,(3):41-42
<正>为进一步履行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张家界市武陵源区紧盯群众需求,用屋场会架起干群沟通“连心桥”,以小切口疏通了理论宣讲的难点、痛点,积极探索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理论宣讲新路子,着力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寻常百姓家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相似文献   

5.
高勇泽  刘蕊  贾真真 《奋斗》2022,(21):78-79
<正>理论宣讲是传播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凝聚人心的重要途径,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理论宣讲的基础工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宣讲内容更加丰富,受众关切更加多元,传播方式更加灵活,阵地载体更加拓展,单单以“灌输式”“报告会式”宣讲已经无法满足群众需求。为准确掌握当前我省理论宣讲队伍建设的实际情况,深入解决“谁来讲”的问题,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省委讲师团作为负责理论宣讲工作的一线单位,对全省理论宣讲队伍建设进行调查研究,力求探索有效有力的措施举措。  相似文献   

6.
为了真正让基层党员群众坐得下来、听得进去、入得了脑、暖得了心,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坚持整合资源优势,创新方式载体,面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和"四史"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一大批"百姓宣讲员"结合实践案例、身边故事,深入社区、楼栋,讲深、讲透、讲准、讲好党的创新理论和"四史",真正做到"让人想听又爱听,听到又听懂"。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青团》2023,(4):32-33
<正>先进理论并非天生“曲高和寡”,只要善于进行大众化、通俗化地阐释,特别是让青年宣传青年、让青年带动青年、让青年影响青年,必将产生巨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党的二十大强调“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衢州市以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为载体,引领青年学中干、干中讲、讲中学,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入青年。  相似文献   

8.
十八大报告指出,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党的理论也只有最终惠及广大群众,才能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利器。为此,建阳市在推进理论进基层工作中,牢固树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宣讲理念,立足“为民务实”,扎实转变作风,努力化解理论宣讲普及讲什么、谁来讲、为谁讲、怎么讲、讲得好、哪里讲等“六难点”,使党的创新理论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受到基层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9.
理论宣讲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的重要任务,是“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的关键环节,也是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载体。新时代背景下,针对高校的实际情况,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明确“为谁讲”,摸对“给谁讲”,创新“怎样讲”,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  相似文献   

10.
高天琼  李琼  陈静  杨博 《党建》2023,(10):49-51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工作体系。加强基层理论宣讲是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湖北省积极建设“理论热点面对面”实践基地(以下简称“实践基地”),努力探索理论研究与宣传宣讲协同共进、加强基层理论武装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11,(3):35-36
党的创新理论如何进入社区、进入千家万户?如何真正让科学理论掌握最广大的基层群众?这是理论进基层的难题。充分挖掘、组织社区的理论宣讲力量,让生活于社区的理论骨干,深入社区用社区百姓的语言,讲社区百姓关心的事,让党的创新理论入耳入脑入心,厦门市思明区嘉莲街道理论教育业余讲师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省各级党委宣传部门坚持把理论进基层工作纳人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基层理论宣讲队伍在理论武装、凝心聚力、政策解读等方面重要作用,呈现出基层理论宣讲工作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实现了理论宣讲工作由“进基层”到“驻基层”的新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为推动福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理论保证。  相似文献   

13.
《北京支部生活》2022,(10):38-40
<正>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全区营造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浓厚氛围,房山区委宣传部强化党建引领理论宣讲工作,推动基层理论宣讲出新出彩出精品,让理论宣讲入脑入心,为全力推进“一区一城”新房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4,(1):44-45
<正>背景起因为打通党史学习教育宣讲“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深入土家苗寨,让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浸润党员干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不断创新宣讲方式,积极打造宣讲品牌,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欢迎和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的广泛报道,获得了湖南省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十八洞村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5.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理论宣讲是新时期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宣讲的重点在基层,受众主体在基层。近年来,建阳区高度重视理论进基层宣讲工作,创新理论宣讲理念,设坛开讲,搭台唱戏,打造理论宣讲新平台,精准发力,  相似文献   

16.
动态信息     
正河北省:多种形式精准化宣讲六中全会精神为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走进千家万户,河北省宣讲工作通过"千名书记讲党课""送理论下基层"等多种形式,针对党员干部、学生教师、基层群众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宣讲;探索理论宣讲新方法,运用调研式、互动式宣讲,用小故事、小道理阐明大政策、大道理,使宣讲更接地气。目前,河北省宣讲团成员已分赴13个市和一家企业进行宣讲,听众超过2万人。  相似文献   

17.
苗健 《党史博采》2024,(1):71-72
<正>《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决定》要求,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热潮,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着力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围绕这一重大政治任务,为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定兴县以成立“一团八队”宣讲组织为抓手,探索实施“1 8 100”工程,通过开展一系列层次多元、形式多彩、场景多样的宣讲活动,掀起强大宣讲声势,第一时间实现全域全覆盖,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入脑又入心,为创新开展理论宣传工作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8.
《党建》2016,(2)
正湖南省郴州市坚持"三贴近"原则,通过改进方式手段,创新平台载体,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基层入头脑,架起了党的创新理论通向基层的桥梁。推行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目前建立了覆盖市、县、乡三级的"理论政策千人宣讲团"。对宣讲队伍的管理,参照文明创建网格化管理的方式,规定宣讲骨干对应基层单位,成为"网格员"。"网格  相似文献   

19.
陈军 《党课参考》2024,(2):98-101
<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近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梅堰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文艺+”宣讲在此“开席”。77岁的平望镇基层理论宣讲团宣讲员陈根林用地道的平望方言做着宣讲,他创新采用“说+唱”的形式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以朴实的语言打动了在场听众。  相似文献   

20.
赵琳 《奋斗》2018,(14)
正近年来,绥化市结合本地实际,构建起了以专家学者等理论骨干的集中宣讲为主,以领导干部、先进典型、基层群众、青年学生四个层面宣讲为补充的"1+4"理论宣讲网络,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宣传。理论骨干讲理论高昂主旋。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结构多元的理论宣讲队伍是党的创新理论宣传普及的主要方式和渠道。绥化市不断完善理论人才库建设,培养储备了1300余名对党的政策理论、大政方针或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研究十分透彻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