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秋风,秋雨,秋惆怅,正当秋意渐浓时。我独自一个人在书房捧着一本新到的杂志,欣赏其中的美文。秋夜的窗外,秋雨绵绵,缠绵清冷。然而,流水有声,岁月无痕,如今的我也已经人到中年,心情倒是随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变得黯淡下来。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如果用一个人的年龄来形容这一年四季,那春天好比充满理想和希望的少年儿童,夏天便是热情四射散发着青春活力不知疲倦的青年。到了秋天,则是沉稳内敛不露声色的中年,至  相似文献   

2.
年味     
正~~  相似文献   

3.
年味     
正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岁岁"年"相似,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日趋丰满,但过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人们在茶余饭后谈论最多的就是过年感受。工作一年下来,本想趁着春节长假可以和家人团聚,但许多不得不去的应酬,让人整天奔波在吃饭会友的行程当中,几天长假就这样在路途中和饭桌上被消耗了。渐渐地人们对于过年的那份热情和盼望在焦虑中骤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物质  相似文献   

4.
年味     
打开年关的门,一浪高过一浪的年味扑面而来——从几千里的风俗中走来,从幸福的生活中走来,从欣喜的笑容中走来,走成一道永恒的风景。崭新的时尚衣着,是青年人敞开胸怀的笑;丰盛的年货,是母亲们藏进皱纹的笑;装饰一新的居家,是老人们深沉的笑;回家的匆匆步伐,是离别亲人久违的笑……就连梅花也从年关的胸怀里抽出风骨,在枝头绽放含蓄  相似文献   

5.
年味     
正我的家乡在陕西,家乡过年是从腊八节开始,煮一大锅腊八粥,当然腊八节这天是肯定吃不完的,留下一大盆子,然后每天一勺子腊八粥,一直要吃到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叫小年,除了杀猪,还要扫房子。我家没养猪,所以扫房子的事就成了小年里最大的事。虽然现在住进了砖瓦水泥结构的楼房,但是每年母亲还是会发动全家人一起打扫房子。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大人们把床、沙发、桌子都搬到院子里,那些家  相似文献   

6.
年味     
正~~  相似文献   

7.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是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中的一首诗。现在,我们的党风、社会风气方面的问题仍然不少,但是如果总是谈论问题,那么,党风、社会风气的好转,对于我们来说,也会是  相似文献   

8.
浓浓的年味     
正在民间,一直流传着有关过年的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儿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炖白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儿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您新禧,您多礼,一手的面不搀你,到家给你父母道个喜!在我的记忆里,我家过年基本上是腊八过后打扫房屋,然后开始  相似文献   

9.
浓浓的年味     
<正>迎新会、年货节、写春联,是新年里必不可少的乐事。欢快热闹的文艺演出为节庆造势;人们在琳琅满目的年货中穿梭,为全家团圆进行最后的采购;大红灯笼、福贴、窗花等富有羊年气息的饰品,配合着浓墨飞舞写下的吉祥对联,把家装饰得喜气洋洋。  相似文献   

10.
湘西年味     
进入腊月,沉寂一冬的湘西大地便活泼起来。与湘西其他村寨一样,花垣县排吾村家家户户也开始了年底最幸福的忙碌,杀年猪、吃庖汤、熏腊肉、灌香肠、打糍粑、扫扬尘、祭灶神……村庄、山寨,到处干净整洁,爽心悦目。空气里,处处氤氲着年的气息,年的味道一日浓似一日。杀年猪,是湘西村寨家家户户的重头戏。宰杀前,当家人早已在心里划算得明明白白。猪血、内脏,是留着做庖汤的。吃庖汤,将邻居们和久不谋面的亲朋好友召集一起,大家围坐于毕剥作响的柴火边,柴火上架着一锅热气腾腾的大杂烩,一边说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打算,一边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人人吃得热火朝天,个个笑得脸上开花。  相似文献   

11.
烟火念珠     
<正>朋友打电话来,说快被烦死了。我问她烦什么?她说,你不知道,烦的事情可多了。老人有病住院了,孩子不好好念书早恋了,工作不顺心被上司找岔了爱人不省心酒驾被抓了,买的股票被套牢了,去早市买菜又涨价了……她啰哩啰嗦说了一大堆,我笑,说,七层锅台八层炕,家家户户都一样,谁家都有这些烦心事儿,生活就是一串沾满烟火的念珠,慢慢数吧!慢慢修炼!她不解其意,大呼小叫地问什么念珠?数什么念珠?生活里,我们从来都是看着别人幸福,看人家衣着光鲜,自  相似文献   

12.
故乡的年味     
<正>才过腊八,离过年还有20余天,可故乡的年味已悄然飘临。村子里传出的猪的号叫,便是证明。那些被农家圈养了一年的猪,又肥且壮了。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可不,瞅着肥壮的家猪,有的农家寻思熏制腊肉了,隔夜约了村里的屠户,赶早用大锅烧开了水。屠户是背了行头手持电筒赶来的,这时,天才蒙蒙亮,村庄还在酣睡呢,简单寒暄后,几个男性跟了屠户径直进了猪圈,  相似文献   

13.
山城枪声     
三十年代初期,福建漳州出现一支共产党游击队,队长王占春,勇猛过人。20几名队员,人人身佩一枝驳壳枪,个个英勇善战。他们经常在漳州附近的九湖、上下南乡、石码一带活动。乡间的土豪恶霸、流氓地痞,如果胆敢仗势欺人,横行乡里,一且让游击队知道,就甭想活命。老百姓把游击队视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英雄好汉,称他们是王占春的“短枪队”。这支“短枪队”为民除害,威震敌胆。反动派兴师动众下乡“清剿”,见不到游击队的影儿,就拿老百姓  相似文献   

14.
<正>已是腊月,年关渐近。作为出生于团场六七十年代的人,那渐行渐远的儿时团场的年味,仍时常萦回在脑海里。当时团场有句俗语:大人望种地,孩子盼过年。大人们深知,只有耕耘才有收获,有了收获才有喜悦。孩子们单纯幼稚,只晓得过年有糖吃,有新衣穿,有好玩的,巴不得天天过  相似文献   

15.
飞翔的年味     
时令到了腊八,天空中便显出异样的气象来。里弄里开始有了一声两声鞭炮的脆响,夹着小孩子的欢笑,一缕缕的烟尘飘忽着升腾起来,倏忽间便散得没了踪影,而村庄里的年味却愈加浓厚了。  相似文献   

16.
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春节家家户户庆团圆,买年货、吃饺子、放鞭炮、看春晚,还要穿新衣戴新帽,亲朋好友互相拜年,长辈给小孩子发压岁钱……  相似文献   

17.
正冬日的暖阳总是刚好,一掀帘让暖阳满屋。在外面时断时续的鞭炮声中,我沉浸在故乡的年味中……。少时在故乡,年是母亲从柜里拿出的糖,是爷爷从炕上摸出的鞭炮,是奶奶踮着小脚忙碌的身影,是父亲一言不发但面带笑容贴春联的场景。更是午时就开始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小时候,年对于我们小孩子来  相似文献   

18.
故乡的年味     
刘静 《新湘评论》2015,(1):30-30
“农村的新年,是非常长的。”台湾作家绮君回忆故乡《春酒》中的第一句话,总牵扯出我有关家乡绵长而温情的记忆。 小时候一进腊月,年味便从每个角落里散发出来,浓浓地弥漫在空气里,诱惑着人们的嗅觉、味觉,也刺激着人们的感观神经,使人激动地感受到“年”的脚步正在一天天临近。  相似文献   

19.
烟火人生,一日三餐,日常生活所需的七样东西,俗称“柴米油盐酱醋茶”。宋朝吴自牧《梦粱录》中云:“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升斗小民开门七件事,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生活之重。同样说七件事,不同人物、不同的社会角色,包罗内容和情感指向也不尽相同。这不仅与饮食文化、兴味爱好有关,更因人的身份有别而大异其趣。  相似文献   

20.
正新的一年,新的征程。十四五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今年则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五年中的第一年,是开局中的开局。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开局连着全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全局。开好局、起好步,蓄好势、赋好能,就会走上正道、大道,一往无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