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缅甸是一个森林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森林复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7%,达14.9万平方英里。林业资源是发展缅甸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林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一向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缅甸对外出口产品中,林产品是居大米之后的主要产品,外汇收入占全国出口总值的第二位。  相似文献   

2.
缅甸是东南亚地区面积广阔、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缅甸人口3,700万(1985年),全国可耕地面积为4,583万英亩。不但耕地多,而且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一直是著名的大米出口国。缅甸的矿产品种多,储量大,石油储量在东南亚地区仅次于印度尼西亚。柚木、宝石驰名于世。缅甸人民勤劳勇敢,发展经济的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3.
马来西亚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绝大部分是原始森林。仅马来半岛拥有三万六千五百九十平方英里的林区,相当于西马来西亚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五。其中被列入森林部管理下的森林保留地有一万二千七百一十平方英里。 马来西亚森林分为三类:位于大约六百六十六米高处的为矮树;在这高度之下的,有高达五十米至六十六米的巨树及繁茂的矮丛林、桫椤;在沿海一带则是红树林。马来西亚木材  相似文献   

4.
去年11月,联合国宣布批准把缅甸列为世界不发达国家。 缅甸是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约67.6万平方公里,人口共3800余万,土地肥沃,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历来享有“世界米仓”之美称。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缅甸大米出口最高年份曾占世界总出口量的32%,位居第一;柚木出口占世界总出口量的  相似文献   

5.
北加里曼丹的殖民主义土地制度和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为殖民主义服务的土地政策 北加里曼丹三邦包括文萊、沙捞越和北婆罗洲(沙巴)三个地区,位于加里曼丹島的北部。它地处热带,雨量充足,又无颱风,土质肥沃、资源丰富,对动植物的生長和繁殖較快,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 三邦的面積辽濶,但人口稀少。总面積約有7万9千多平方英里,約等于一个半馬來亚,而总人口不过130万,不及馬來亚的1/6。它的人口密度很低,文萊每平方英里是38人,沙捞越每平方英里  相似文献   

6.
越南近年来一改过去的闭关做法,加强改革开放,正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注目,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正积极地投资越南。越南对外开放的许多优势条件和各国的投资越南热,使越南近年来的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一、越南的优势条件:(1)自然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原油储量为42亿吨,并已发现天然气。燃煤储量为30—35亿吨,铝土矿30亿吨,铁矿7亿吨,森林面积1340万公顷,盛产柚木、铁木和红木等名贵木材和竹  相似文献   

7.
泰国现有森林资源157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0%。泰国的森林资源曾经十分丰富,其柚木和黄檀木在世界上享有盛誊。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采伐,泰国的天然林资源日趋减少,因为70多万非法侵占森林的轮垦者肆无忌惮地刀耕火种,泰国每年毀林种田近50万公顷,但人工造林速度却远远赶不上森  相似文献   

8.
管教少年的机构 这类机构有三:第一种是分布在全国十四个邦、省的“少年之家”,目的是开发少年的智力,防止他们接触坏人坏事,走上邪道,全缅有二百九十三所;第二种是为防止种种原因无法在白天上学的少年走上邪道而开办的夜校,全缅有二百一十六所,义务教员四百八十八名和一万二千四百  相似文献   

9.
蒲甘社会是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以人工灌溉为基础的稳定的农业,虽然早在蒲甘王朝以前已经在缅甸出现,但直到蒲甘王朝时期,才在缅甸中部的干旱地区即皎克西、瑞冒、任屋申、密铁拉、曼德勒及敏巫地区得到高度的发展。这一地区由灌溉水渠、水库、水塘等组成的灌溉网,到阿隆悉都统治时期就已基本形成。最主要的水利工程有密铁拉湖,建成于  相似文献   

10.
苏联全国基本生产能力和劳动资源集中在欧洲部分,而巨大的自然资源却主要分布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这一地区幅员辽阔,面积为127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苏联领土的一半,人口为2800万,只占全国人口总数的十分之一。这片土地蕴藏着苏联资源的四分之三,煤、石油、森林、天然气和水资源却相当丰富。苏联为了开发这些资源和解决加速发展这一地区的各种问题,自50年代末期决定在新西伯利亚市郊25公里处,兴建新西伯利亚科学城。首先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和欧盟的经济制裁和政治压力下,缅甸为了摆脱困境,改变了过去一贯坚持的立场,终于在1997年7月23日加入了东盟。此后不久,缅甸又加入了孟加拉湾沿岸国家经济合作组织。这不仅有利于缅甸本国经济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包括中国大西南在内的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缅甸目前正处于从军人执政向民选政府过渡时期。然而,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佛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暴力冲突却越来越严重。宗教冲突首先是在缅甸西部若开地区爆发,然后扩大到缅甸的其他地方。众所周知,缅甸是一个佛教为主的国家,穆斯林仅仅是少数。而且,一般认为,缅甸国内的穆斯林是东南亚地区最不激进的群体之一,而佛教教义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和平与非暴力。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造成了缅甸佛教徒与穆斯林的暴力冲突?笔者认为英国殖民统治政策造成的佛教徒与穆斯林之间根深蒂固的不信任是缅甸宗教冲突的根本原因,缅甸政治转型过程中日益高涨的佛教民族主义是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自从和约协议在1954年签字之后,缅甸和日本的关系有了显著的发展。随后根据战争赔偿合约,日本给予缅甸“纯粹赔款”2亿美元和提供经济合作的款项5,000万美元。 在经济合作领域中已经有了显著的进展。1962年9月,缅甸国防工业局和日本松下电气工业公司签订了三个不同的关于在缅甸制造电气货物,电气器具和无线电收音机的协定。技术专家和原料由日商供给。根据第一个协定将生产电灯泡,电插头,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1937年仰光出版的《缅甸社会调查日记》丛书中《泛灵论在景栋地区》一书的第一部分。作者J·H·特尔福德是一位曾在缅甸景栋地区生活了十三年的人类学家、旅行家。 景栋位于缅甸东部,景栋城是缅、中、泰、老交境的一座历史悠久、位置险要的城镇,历史上是当地土邦的首府。 本书成稿后,国内长期尚无译稿,本书所提供的资料,对缅甸史,缅中、缅泰、缅老关系史,以及缅中泰老交境地区的民族,如掸、泰、拉祜、佧佤、傈僳,克钦等民族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故予全译,以飨读者。(1988、4)  相似文献   

15.
缅甸是一个石油丰富的国家,石油生产是缅甸国民经济三大支柱之一。石油开采在缅甸有着悠久的历史。据缅甸史书记载,早在一千多年以前的古蒲甘王朝,就在仁安羌(缅文仁安羌就是石油流成的小溪的意思)地区发现并开采石油。随着历史的变迁,缅甸石油生产几经兴衰。缅甸独立以后,石油工业得到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石油产量也有显著增长。1975年起停止原油进口,目前缅甸所产的石油不仅能满足国内需要,而且还有少量出口。缅甸石油工业呈现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将对缅甸石油工业历史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6.
缅甸的外资立法与政策林锡星缅甸是东南亚中南半岛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全国面积约67万多平方公里。缅甸地大、物傅、人稀。全国只有5000万人口。在全国6760万公项土地中,只有12%被开垦为耕地。全国的江河水容量为7亿英亩英尺,目前被开发利用的仅为1%。一...  相似文献   

17.
一般情况砂朥越是位于沿海地带,全境面积47,000平方英里,屬熱带,受季节风影响,日间平均溫度是华氏85度,全年溫度差別不大,每年平均降雨150英寸,10月至3月的降雨量最大。沙朥越全境分为三个地区,即冲积的多沼泽沿海平原,位于橫断山脈的坵陵地带和多山地区等。沙朥越最高的山峯是牟魯山,拔海7,950英尺,很多河流有很长的航道,主要地是里影和峇兰。热带多雨,森林佔全境面积的四分之三,但因交通不便,很多尚未开发,据  相似文献   

18.
缅甸萨尔温江东岸形势与中国西南对外开放郭健初缅甸国内形势基本稳定以来,萨尔温江以东广袤的北掸邦高原成了各种矛盾的新聚集点。这是因为,萨尔温江东库不仅仅是当前缅甸民族矛盾冲突最为激烈的地区,同时还存在着各种独立和相对独立的政治利益集团,以及困扰政府的毒...  相似文献   

19.
东南亚大陆地区古代民族分布与现代有重大区别,反映了一千多年来该地区政治力量的变化。本文根据历史记载和现代民族学田野调查资料分析历史上各民族的来源,认为在公元10世纪之前,孟一高棉各民族是该地区占有主导地位的政治力量,马来族系在半岛南端、占婆和群岛地区建立了政权,在本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印度化文化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文化特色,汉文化影响下的当地文化只在中国政治势力到达的半岛东北部存在,但发展很快。10世纪以后,源自中国南部的泰国、老挝、缅甸等民族陆续在这一地区崛起,促使东南亚地区发生文化变迁,形成目前的民族和文化格局。  相似文献   

20.
略论孟族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族是最早进入缅甸并在缅甸南部建立国家与王朝的民族。1755年,缅王雍籍牙把孟族驱逐出达贡,并把它易名为仰光。仰光便成为缅甸王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孟族文化对缅甸的影响深远,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孟族亦是缅甸诸少数民族中被同化最彻底的民族。在缅甸三角洲地区,许多人都带有孟族人的血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