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因经济权益分配引发的问题。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要加怏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是符合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的。但是,在某些具体经济利益方面,仍会发牛一些矛盾和纠纷。例如,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期间的民族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制定了正确的民族政策:一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二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和语言文化;三是重视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和少数民族人民群众的利益保护;四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这些民族政策的实施,确保了红军顺利地通过了少数民族地区,最终实现了大转移,影响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斗争的发展,也为党进一步制定民族政策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追求的社会发展目标。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更大范围的民主,推进了民族法制建设,贯穿着民主法治精神。民族区域自治坚持和保障各民族享有平等权,是坚持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必须帮助少数民族优先发展,保障杂散居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既是各民族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也是我国现阶段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上海民族工作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主要是流动人口中的少数民族问题在增多,少数民族的经济利益问题和涉及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的问题在增多。要做好新世纪初上海民族工作,就要立足本市,面向民族地区、面向海外;确立发展是民族工作主题的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使上海不同民族的人们互相包容,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5.
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民族问题与民族工作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位置。贵州作为多民族省份,如何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立足实际,把握住历史契机,从根本上解决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滞后问题,是贵州当前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迫切任务。贵州的民族问题,主要是发展问题。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以至民族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贵州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能不能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发展,实现新的跨越,缩小与全国各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6.
民族复兴是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艰苦的奋斗。要实现各民族的共兴共荣,少数民族的发展是核心问题;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力量。少数民族干部要做党的民族政策的拥护者,做民族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做民族进步的实践者,做民族团结的促进者,做民族事业的探索者,为中华民族复兴做贡献。  相似文献   

7.
长征时期,红军曾经两过少数民族众多的云南地区。能否处理好少数民族问题,直接关系到长征的成败。党和红军在云南地区坚持民族平等、反对民族压迫,坚持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实现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大联合;贯彻和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注重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上层人士的统一战线工作;支持和帮助少数民族建立自己的武装政权,增强少数民族自我解放的内生力;开展土地革命,发展经济,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这些政策都在云南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四川少数民族同胞最强烈的利益诉求是增加家庭收入,而不是改善居住和生活条件。不仅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少数民族同胞存在同一利益诉求和不同利益诉求强烈程度差异,而且不同年龄、不同地区、接受不同教育程度的少数民族同胞也存在同一利益诉求和不同利益诉求强烈程度差异。政府应大力改善基础设施、交通条件,发展民族经济;大力提高少数民族同胞教育水平,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的改善、民族经济的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水平、改善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少数民族同胞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历来重视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其发展民族经济思想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第一,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第二,民族地区的优势在资源,开发潜力很大;第三,坚定不移地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第四,按照民族地区实际和民族特点发展民族经济;第五,以经济发展作为观察民族地区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10.
如何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妇女人才,是实现少数民族地区妇女解放,振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民族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然而,我们培养出来的少数民族妇女人才,无论从数量还是整体素质上来看,都还远远不能适应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需要.在现有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的民族经济思想是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对民族经济问题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并运用于指导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邓小平的民族经济思想主要有:各民族全面进步、共同繁荣的思想,尊重少数民族发展经济的自决权的思想,在开放环境中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坚定不移地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思想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两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在少数民族统战问题上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壮大少数民族统一战线,增强中国国防建设;壮大少数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壮大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学习、领会邓小平的少数民族统一战线思想对于我们解决好当代中国的少数民族问题,搞好少数民族统一战线工作大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黑龙江省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为此,如何实现少数民族的地区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是摆在我省政府面前的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本文提出了黑龙江省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民族教育的特殊性根源于教育与民族的内在关联,民族教育事关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振兴事关少数民族的民族归属感、民族自信心与民族凝聚力,体现民族集体人权的属性与功能,其与少数民族成员的个体素质提升、个体自由发展的可能性以及自我价值与人生意义的实现密切相连。民族单元是少数民族权益保障的一个基本社会构成,关注民族个体的权利保障与正确对待民族问题是互为表里的。因此,民族教育和少数民族受教育权利这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不论是对民族成员个体还是民族整体而言,都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实行的一整套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政策,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民族观。在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涉及民族平等问题、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区域自治问题及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问题,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首先要正确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少数民族的发展和群众利益的结合问题;其次要很好处理民族发展与资源、环境、生态相协调问题;再次要解决好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仅是一个全局性的战略问题,而且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必须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一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到城市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由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城市文化差异较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生活层面、经济层面、心理层面的适应存在一些问题。为了适应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服饰文化、语言文化、婚育文化、饮食文化等方面逐渐发生变化。提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适应能力,应积极回应和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民生诉求;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高和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积极开展民族文化和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活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城市更好地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18.
论少数民族犯罪的司法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犯罪如何实现司法控制 ,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严打问题、非犯罪化与轻刑化如何实现问题、如何对少数民族犯罪进行矫治问题 ,提出了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具体处理的原则和对策。  相似文献   

19.
格物求真一讲着眼于民族问题包括的"自身发展",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提高各族群众的综合素质,努力造就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从根本上保障各民族走向共同繁荣。防微杜渐一讲着眼于民族问题包括的"三个关系",从法律政体上进行制度规约,以实现对民族与民族、民族与阶级和国家之间的关系的良性调控,在确保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团结、互助基础上,构建统一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所确认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是坚持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的要求,是坚持民族平等,实现民族繁荣的根本保证;而民族繁荣则是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的目的。目前,我国,少数民族总人口已达12333万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