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关系牵涉着马克思思想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只有厘清这一个关系问题,才能够对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意义有较为准确的界定.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内容丰富,马克思所揭示的"共同体"类型多样,其本质是关系共同体.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不是唯物史观的验证和填充的实体,唯物史观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的关系是紧紧相连的一种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考茨基贬低无产阶级专政在马克思学说中的地位,说马克思没有"详细地指出他是怎样设想这个专政的",意即马克思不重视无产阶级专政问题。他还歪曲马克思的学说,说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从"纯粹民主中必然产生出来的状态"。列宁高度评价无产阶级专政在马克思学说中的地位,说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之点",是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考茨基完全否定实践中的无产阶级专政,认为这个专政在实践中必将变成"对无产阶级的专政"。列宁则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对敌人的"最奋勇的和最无情的战争",是消灭资产阶级的武器。  相似文献   

3.
论“人的自然化”不是马克思的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国哲学家A﹒施密特虚构了所谓马克思"人的自然化"命题,意在制造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对立。依据这一虚假命题,施密特主张马克思有不同于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从而否定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相关论述的基础上指出:"人的自然化"作为"自然的人化"的反命题是不成立的,马克思没有与恩格斯不同的自然辩证法,在自然观上,马克思与恩格斯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西方"马克思学"者提出的"两个马克思的对立"的命题,从事实的层面上说是正确的,这不仅无损于马克思的光辉形象,而且有利于摧毁"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解的"合法性"基础.从价值选择的层面上看,我们与"马克思学"者和大多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不同,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不赞成回到"青年马克思"和让"青年马克思"走入当代,主张回到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让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走入当代.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奠基于其实践观之上的。马克思彻底扬弃哲学史上的实践观,提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的革命实践,这意味着,在实践基础上的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是马克思哲学观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哲学前提。马克思实践观具有整体性视阈、历史性维度、辩证性意蕴、创新性特质和人文向度的五大原则,这也是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硬核"。  相似文献   

6.
李京 《桂海论丛》2010,26(5):16-20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全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学说,但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政权都是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所取得,因而在传统意义上一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门关于革命与斗争的理论,于是马克思关于和谐社会思想长期被深度地遮蔽起来。廓清我们党从"革命马克思"向"和谐马克思"重大历史转变的脉络和走向,澄清曾经被历史误读"革命马克思"的传统认识,重新认识马克思和谐社会的思想本质,重塑当代中国"和谐马克思"的核心价值取向,对于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西方哲学的自由精神和马克思的"自由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自由思想即来源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也渊源于西方哲学的自由传统。古希腊哲学的自由理念,近代哲学的政治自由理想,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精神自由对马克思都产生直接影响。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是马克思"自由思想"在理论上的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人在理解马克思时所遭遇的问题,不仅源自马克思理论本身的复杂性,而且源自其概念内涵的多变性。这种特别的做法可归因于马克思的"内在关系哲学",它是马克思辩证法和他对抽象化过程(将我们内在的有关联的世界分解为最适合研究的"部分")运用的基础。马克思语言运用的"灵活性"体现于那些他所认为的必要的用以捕捉资本主义复杂运作的不同的抽象的语言对应物之中。马克思的辩证法的范畴,尤其是"矛盾"范畴,是这一(抽象化)过程的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9.
"塔克尔—伍德命题"引发的"马克思与正义"之争实质上是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与"科学主义"争论。英美马克思主义者围绕马克思对"分配正义"的批判而产生的马克思"道德论"与"非道德论"分歧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与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在研究视角和理论旨趣上的必然反映,他们的探索为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积累了新的知识资源。同时,他们的缺陷和不足也启示我们: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必须回到马克思,回到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坚持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科学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辩证统一,这才是理解马克思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谛的科学原则与正确方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分析"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时展现出很宽的理论视野,突出表现为"四个向度"、"两个层面"。资本逻辑、世界历史与全球化、城市化以及人学观是马克思分析空问生产与再生产的四个向度;具体而言,资本逻辑是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内在动力,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的形成反映了资本生产在空间上的布展,城市化的出现是生产要素空间集聚的产物,社会新人的"生成"和"显现"是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的主体向度。这"四个向度"又可以进一步归结为"两个层面":客体层面和主体层面。其中,资本逻辑、世界历史与全球化以及城市化是马克思分析"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的"客体层面",而社会新人的"生成"和"显现"则是马克思分析"空间生产与再生产"问题的"主体层面"。"主一客体辩证法"在马克思"空间生产"思想体系中已经萌芽。  相似文献   

11.
海德格尔在论及"哲学的终结"时,表达了他对马克思的看法和态度。他根据形而上学的历史来解读马克思,将马克思哲学视为对形而上学的颠倒。这种判定集中指向马克思与黑格尔观念论的关系以及马克思关于人的理解。基于海德格尔的责难,尝试从马克思本人的语境出发,澄清马克思思想中"消灭哲学"、"颠倒"黑格尔、回到"现实的人"的真实涵义与意义,以此来回应和反驳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哲学的误解。  相似文献   

12.
杨兰 《求索》2012,(3):107-109
马克思的一生旨在批判旧的禁锢世界、发现新的自由世界,他的劳动休闲观是实现该政治诉求的重要内容。马克思在"异化劳动"学说著述中阐明的"自由休闲时间"和人类自觉劳动理论不仅表达了马克思劳动休闲思想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也隐含了该理论的基础逻辑要点。探源马克思劳动休闲观的内在逻辑基点,本文认为,异化劳动与异化休闲是马克思劳动休闲观的内在要素;自由时间是马克思劳动休闲思想的内在根据;人的自觉劳动是马克思劳动休闲思想的内在意蕴。研究马克思劳动休闲观,区分异化劳动与自觉劳动,异化休闲与本真休闲的内在逻辑,将为研究人的本真性存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正义思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逻辑起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基础;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的归宿。马克思生态正义思想具有以人为本、整体性和批判性等基本特征,对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娜 《人民论坛》2011,(9):218-219
作为在马克思整个思想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的一个重要理论,异化理论在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历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异化理论内在逻辑的转换过程,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透视出马克思整个哲学逻辑变迁的轨迹,从而深刻地理解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是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的论断。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关于马克思哲学的"人性、人道主义和异化"的大讨论,直接导致其四种人类学范式的产生:一是"类哲学"的产生;二是对马克思哲学的"人学"理解;三是作为马克思主义第四个来源的"人类学"以及作为人类学范式的马克思哲学的提出;四是马克思人类学哲学的提出。今天看来,前三种范式都未能进入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境界。只有第四种范式,通过发现马克思的双重历史使命和双重理论构建,通过提出哲学性、价值性的广义人类学范畴来界定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指明马克思开创了从广义人类学高度,把握人类生存发展运动的人类学哲学,并以这一哲学为核心来揭示自身全部思想理论特征;这一范式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马克思的哲学根据,从而能为创新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我在《马克思共产主义理论的制定及其研究的意义》(《东南学术》2016年第2期)已有论述。有人问,马克思作为共产主义者是谁介绍的,他怎么会成为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的确,这对一些人来说是一个谜。对于这个谜,用马克思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筋斗"。"一个筋斗"是马克思在《德法年鉴》上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和论证的。"一个筋斗"是一个认识论问题。作为认识论,它有一个自己的内在机制。研究马克思"一个筋斗"的思维方法,在现在很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蕴含着生命政治学批判的诞生,主要体现于宗教批判的"神学治理"维度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的"人口治理"维度,尽管马克思的生命政治学批判与其政治经济学批判有着较大的区别:前者以"生命权力的逻辑"为批判对象,而后者的批判对象则是"资本权力的逻辑"。如果说福柯的生命政治学批判以"权力"为中心,那么"权力的形成"则是马克思生命政治学批判的核心。在此意义上,"权力、资本和生产"构成了马克思权力谱系学的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权力和资本构成了资本主义的资本权力逻辑;而权力和生产则构成了资本主义的生命权力逻辑。据此,在福柯与马克思理论传承关系的意义上,马克思是生命政治学批判的奠基人。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与生命政治学批判的内在关联进行考察,不仅有助于恢复马克思批判理论在当代生命政治学谱系中的历史地位,而且在构建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生长点方面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赛亚·伯林区分了两种自由——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马克思被伯林划入了积极自由的阵营,并受到伯林的批判。伯林批判马克思的积极自由会通向奴役和专制,"理性主义"是这种自由的形而上学基础,伯林批判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历史决定论",并将俄国马克思主义实践的恶果归因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事实上,马克思的"自由"并不是伯林意义上的"积极自由"。布伦克特对马克思的自由观进行了当代阐释,他认为马克思的自由观有三层维度、双重意蕴,其致力于促进自由的实现,是一种实质自由,这与当代的阿马蒂亚·森的实质自由观在旨趣上是一致的,本质是真实的个人自由。这种阐释深化了对马克思自由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人才思想"命题不仅正当,而且它恰恰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源头。一方面,马克思时代不仅有人才现象,而且在马克思的著作当中反复提到过"人才";另一方面,在阶级关系对立当中蕴含的无产阶级成才权问题、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当中关于"能力"、"主体生产力"等问题的提出,都可以证明马克思人才思想不仅客观存在,更值得学界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解读马克思,必须为马克思的解读给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界定.在国内外种种解读马克思的思路和方法中,实际上存在着"五种"解读方式,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回到马克思",是客观地解读马克思的学术口号,对于推动马克思主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