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荔波县特殊的生态条件,为铁皮石斛的育种、高效栽培、仿野生栽培及养生产品研发、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在荔波县最大的铁皮石斛种植基地黎明关水族乡白岩村,路边随处能看到整齐的大棚,黑色的棚顶下,密密麻麻种满了翠绿欲滴的铁皮石斛。白岩村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负责人蒙燕召说,荔波县生态优良,空气湿度适中,加上基地周边森林植被丰富,形成了特殊的生态条件,为铁皮石斛的育种、高效栽培、仿野生栽培及养生产品研发、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铁皮石斛一般三年收获,在种植良好的情况下,每亩石斛都能收入七千元以上,仅去年就收入了100万元。  相似文献   

2.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西红柿能长15米高, 果实像葡萄一样,一串结87颗,一亩地产两万公斤,收入22万元;甜椒有青有红,金黄金黄的,像蜡塑工艺品,亩产1.5万公斤,每公斤卖24元;网纹甜瓜每公斤16元,每亩收13万元。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郊,一个100亩的"亚世达国际农业高科技示范园",让周围的农民开尽了眼界:"老天爷,这哪是种庄稼?简直是种金子!"示范园引进以色列滴灌和微喷技术,电脑控制,  相似文献   

3.
<正>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朱昌镇以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为依托,走上了一条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道路。走进毕节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一片片青翠的西兰花、一簇簇火红的朝天椒、一架架顶花带刺的黄瓜散发出的阵阵清香,令人陶醉。作为贵州省重点打造的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之一,七星关区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坚持龙头带动,着力发挥涉农企业"第一车间"的作用,依托鸿达农牧业、海琪等建成生态养殖园区,依托贵州星丰蔬菜公司建成大棚蔬菜种植示范区,依托市农  相似文献   

4.
3月24日,记者走进贵州津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津禾农业)的金植园基地,基地务工人员谢美兰正忙着给大棚里长势喜人的铁皮石斛浇水。津禾农业是一家从事铁皮石斛种苗选种、育种、育苗、种植、产品研发、营销于一体的高新农业科技企业,其金植园基地位于盘州市盘县坪地乡柏木嘎村,2012年开始种植9个种植大棚,占地6.9亩。  相似文献   

5.
正松桃县长兴堡镇以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为平台,积极探索"三个四"有力举措,成功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它地方的产业长期兴旺的"长兴"路。科学设计"四定"。一定规划。坚持高规格设计、高起点规划,把农业园区规划与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交通、水利建设等有关规划相结合,做到多规合一。二定政策。将财政扶贫资金分配给园区贫困户,统一入股贵州健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铁皮石斛产业,贫困户和公司按6:4比例分  相似文献   

6.
<正>普定县化处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展现出普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一农业到融合农业、从低端农业到高效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时下,走进拥有"贡茶古镇"美誉的安顺市普定县化处镇,完善的机耕道阡陌纵横、套种的蔬菜清鲜亮眼、翠绿的茶园接壤天际……无处不在的生机与祥和,展现出普定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从单一农业到融合农业、从低端农业到高效农业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常态。  相似文献   

7.
<正>早春二月,位于贵阳市乌当区羊昌镇的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里,红色、紫色、黄色的郁金香和风信子纷纷绽放出鲜艳花朵,山坡上的桃花、梨花、油菜花交相辉映。.这里是乌当区省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新建成的核心区。乌当区共规划建设园区4个,其中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贵州贵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1个,省级高效示范园区3个,包括乌当花卉高效示范园区、乌当下坝樱桃高效示范园区、新堡生态休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根据喀斯特山区的特点,乌当区采取"一区多园"建设模式,围绕贵州、贵阳农业结构调整,夯实蔬、  相似文献   

8.
谢昌达  韩雪 《当代贵州》2013,(20):36-37
建体系,创品牌,提高了乌当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切实改变了过去优势农产品有高产无高价、增产不增收的状况。"今年风调雨顺,梨子长势好,果大味甜,平均亩产可达2000多公斤,游客入园采摘,按每公斤4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8万元。"走进乌当区贵阳玉兰科技农  相似文献   

9.
对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世来 《理论学刊》2003,(1):123-124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各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纷纷建立 ,迅猛发展。为全面了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发展情况 ,我们对日照市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的来看 ,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园 ,做给农民看 ,引导农民干 ,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成效显著。但农业科技示范园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亟待规范完善 ,发展提高。现结合日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实际情况予以探讨。一、农业科技示范园发展的基本情况日照市的农业科技示范园也和全国一样 ,是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发…  相似文献   

10.
<正>锦屏县华寨村以推进"合约治村、产业富民"为载体,在大力实施5152工程(食用菌亩产值5万元,好田土亩产值1万元,山坡田地亩产值5千元,旅游户均收入2万元)的基础上,重点建设绿化苗圃基地和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等高效农业产业项目工程,基本实现"煮饭不用柴、走路不湿鞋、钱袋鼓起来、家园美起来"的目标。夯实发展基层基础华寨村将弘扬法治精神与推进村民自治相结合,通过引导群众修订《村规民约》,改善农村社会建设与  相似文献   

11.
<正>青川打破传统农业格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并向规模化、生态化迈进4月26日下午,站在青川县乔庄镇石元村碧岭标准化茶叶示范园,来自宁波市的采访团成员不断感叹:在宁波都没有见到管理这么好的现代化茶园,青川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从粗放型到集约化生产"2014年,示范园名优茶产量2.5吨,实现产值500万元,年利润150万元。"乔庄镇党委书记罗彦清介绍说,"示范园年带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22人,支出务工人员工资66万元。"如果不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通辽市开鲁县从全县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县乡村三级分别进行了科技示范园建设,把科技示范园做为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缩影,为全县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结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龙头”作用,为广大农民增产增收做出了贡献。开鲁县农业科技示范园一期规划面积是132亩,其中耕地100亩。园内共规划建设了设施农业区、高效经济作物区、特菜生产示范区、新品种引进试验区、蔬菜种苗繁育区、工厂化育苗车间、蔬菜加工包装车间、保鲜库、信息服务中心和绿化美化等九个示范区,通过1999年一年的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初具规模…  相似文献   

13.
农业结构调整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根本出路,是推动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围绕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把农业结构调优、调强、调活,这是开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新局面的重大课题。从祁阳的实践来看,要解决好这一课题,我认为应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创建生态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实施积极有效的科技示范。要大力创建生态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促进生态高效农业发展,做出积极有效的科技示范。首先要搞好规划。从我县来看,要按照粮、果、油、菜等六大主导产业的不同要…  相似文献   

14.
付松 《当代贵州》2013,(8):34-35
为深入宣传推进"5个100工程"建设重点项目,本刊特开设"聚焦重点发展平台推进‘5个100工程’"专栏,推出系列报道。具体为:上旬刊产业园区关注、城市综合体扫描;中旬刊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亲历、示范小城镇聚焦;下旬刊重点旅游景区连线,文化、科技产业项目观察。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5.
<正>4月7日,笔者从新疆叶河源果业股份有限公司获悉,日前,该公司投资200万元在三师四十四团、四十六团、四十八团新建了1000亩红枣"优质高效"示范园,旨在通过标准化种植管理,引导团场职工不断提高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为广大职工种植管理提供"样板田"。据悉,"优质高效"示范园建成后,预计亩产500公斤  相似文献   

16.
正大棚里、树桩上、石块上、花盆里,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束花石斛、鼓槌石斛……各种品种的石斛或枝叶繁茂或花开正艳。这是贵州大学石斛研究院,位于贵州大学西校区,占地30多亩,设有种质资源保护区、示范种植区、成果展示区、产品研发区。"石斛是生态产业、富民产业。"贵州大学副校长张大林介绍,为助推全省石斛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仲夏时节,走进位于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镇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只见各类精品水果挂满枝头,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果香的味道,让人垂涎欲滴。"我们依托园区打造了4000亩四季果园,实现了一年四季均有精品水果采摘;并且采用沙培技术对高效农业示范园进行升级改造,有效防治了病虫害,提高了园区蔬菜水果的品质和产量。"朱昌镇党委书记罗福  相似文献   

18.
正乌当区羊昌镇,作为2016年第二届贵阳农业嘉年华的主会场,经过历时一年的打造,昔日的街道变成了商业步行街,陈旧的村居变成了青瓦房,沿街商家店铺林立、产品琳琅满目,一个以现代商贸服务业、高端休闲旅游业、现代农业、健康养生养老等绿色产业为支撑的"花画小镇"赫然眼前。乌当区围绕"创意生态、欢乐共享"的总体定位,着眼于"健康乌当行、乡村大舞台、农业高科技"三大主  相似文献   

19.
营山县回龙镇石桅村党员李建东,回乡创办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现已拥有固定资产30余万元,累计为国家创税10万余元,扶持带动190户农民走上科技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20.
正在发展石斛产业过程中,赤水市旺隆镇红花村的村民们深深地感受到的是脚踏实地、自力更生的精神。张明熙鼓励大家,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一代一代传下去。在赤水市旺隆镇红岩石斛科普示范园,经常能看见一位白发老人,他是赤水"金钗石斛种植第一人"、旺隆镇红花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明熙。从自家试种3亩地开始,35年如一日,张明熙不断探索金钗石斛种植技术。跟随他的步伐,现在,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