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欧军事干预利比亚对伊朗核问题将产生如下主要影响: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立场将更加强硬;伊朗在核问题上所遭受的现行国际经济制裁的效力将减弱;美欧将更难对伊朗在核问题上施加新的有实际意义的压力。尽管如此,美欧将会在民主、人权问题上对伊朗施加更大压力,从而间接影响伊朗核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边风云     
《南风窗》2010,(2):12-12
<正>伊朗列国际组织黑名单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伊朗当局1月5日宣布,禁止与60多个谴责伊朗当局的国际组织有联系,并列出一张黑名单,其中包括BBC、VOA和其他有波斯语业务的国外传媒机构,禁止他们的节目在伊朗境内  相似文献   

3.
章波 《当代世界》2015,(12):37-39
<正>冷战后的世界秩序中,美国的霸权使得俄罗斯和伊朗之间形成事实上的战略联盟,俄罗斯和伊朗的关系有明显的战略意义。俄伊两国在地理位置上邻近,在地缘政治、能源战略等方面有密切的合作。伊朗是俄罗斯重要的市场,是继中国和印度之后俄罗斯国防工业的第三大客户。俄罗斯和伊朗在能源领域的合作可增强两国把能源作为外交武器的分量。更重要的是,伊朗需要俄罗斯在地区和国际层面上给伊朗支持,以应对两国共同的安全担忧。2015年7月14日,  相似文献   

4.
《南风窗》2010,(23)
<正>据《纽约时报》报道,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的幕僚长奥马尔·达乌扎伊长期从伊朗收受"贿金",帮助提高伊朗对阿政府的影响力。伊朗总统内贾德今年早些时候曾受邀访问阿富汗。阿官员称,内贾德当时随机  相似文献   

5.
意见与媒体     
争取人权的斗争是由伊朗人民在伊朗进行,我们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伊明。 ——获得2003年诺贝尔和平奖的伊朗女律师希林·伊巴迪10月10日在巴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如是说。  相似文献   

6.
石油价格的波动是否与伊朗-美国之间的合作冲突水平存在相关性,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事件数据分析方法(Event Data)和统计学模型(DCC-mvGARCH),对2003-2008年的石油价格和伊朗-美国之间的冲突与合作水平进行了初步检验。统计结果表明,这两个时间序列之间基本不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一些特定的时期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而在另外一些时期则没有相关关系。本文对这一发现的解释是:在低油价时,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会直接削弱伊朗国内保守派的力量,使伊朗在国际层面上更容易妥协;相反,在高油价时,掌控伊朗石油行业的保守派的力量会得到增强,使伊朗不会轻易向美国妥协,美伊冲突可能增多。  相似文献   

7.
王雷 《当代世界》2018,(9):44-47
特朗普政府调整对伊朗战略的主要动因在于原有战略难以有效压制伊朗。自2017年上台执政以来,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战略构建已经历试探期、评估期、成型期三个阶段,而退出伊朗核协议标志着新的对伊朗战略正式成型。总的来看,该战略的最高目标是以较低成本实现伊朗政权的更迭,中等目标是推回伊朗之前在地区扩张中获得的优势成果,最低目标是让伊朗长期遭受经济制裁的痛苦。从发展前景来看,这一战略能否成功还存在较多变数。  相似文献   

8.
媒体     
美国《华盛顿季刊》06/07冬季号美国对伊朗的双赢战略以往美国对伊朗的战略都没能真正推动其实现对伊政策的核心目标,布什政府目前采取的政策也不能带来希望经济制裁不能被其他大国认同,而且会遭到伊朗民众的怨恨;军事打击  相似文献   

9.
周琪  沈鹏 《当代世界》2012,(7):30-34
近来日益紧张的伊朗局势牵动着世界各大国的神经,在2011年底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的评估报告发表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就加紧了对伊朗的新一轮制裁.以色列也不断威胁要在必要的时候摧毁伊朗的核设施.面对西方的压力和制裁,目前伊朗在核技术方面仍保持着快速的发展.为了防备遭到空袭,伊朗还正在将核设施从地面转移到地下,在福尔多的地下核设施扩大铀浓缩生产.2012年4月7日,伊朗议员米斯巴希·穆加达姆表示,伊朗已经掌握了制造核武器的知识和技术,能够"轻而易举地"生产制造原子弹所必需的高浓缩铀.伊朗核危机似有失控之势.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伊朗与其周边国家以及美国之间的关系?认清这些复杂的局势,对于中国处理好同伊朗、阿拉伯国家和美国的关系,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应对伊朗核问题,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0.
1979年伊朗暴发伊斯兰革命后,美国与其绝交,从那以后它总是揪着伊朗不放,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美国先是指责伊朗扣压其外交官作人质和输出伊斯兰革命,称它是"无赖国家",并对其进行长期制裁;"9.11"事件后,美国又把伊朗与"基地"组织强行挂钩,将其纳入"邪恶轴心";美国还谴责伊朗支持伊拉克什叶派制造反美动乱;最近美国又对伊朗的核问题大做文章,指责它在核计划上向国际社会撒谎,以和平利用核能作为幌子,暗中却在研制核武器,可能会在3-5年内制造出一枚核弹,严重威胁美和其它国家安全等等.伊朗坚决否认美国的上述指责,并进行针锋相对的反驳,甚至表示要生产离心机.  相似文献   

11.
美国在军事打击伊拉克之前,曾与伊朗达成默契:伊朗保持中立,美国对伊拉克动武不会殃及伊朗。然而,伊拉克战争刚刚结束,美国就把矛头指向伊朗,指责伊朗支持包括“基地”组织、“哈马斯”在内的国际恐怖主义和企图发展核武器等,并支持伊朗国内的动乱,企图用各种手段改变伊朗政权。伊朗坚决否认美国的指控,并指责美国“干涉内政”,“制造混乱”,两国矛盾骤然激化。一时间,关于美国要用“煽动动乱”、“策划用恐怖组织”甚至“动用武力”等手段推翻伊朗现政权的猜测四起。  相似文献   

12.
特朗普政府调整对伊朗战略的主要动因在于原有战略难以有效压制伊朗。自2017年上台执政以来,特朗普政府对伊朗战略构建已经历试探期、评估期、成型期三个阶段,而退出伊朗核协议标志着新的对伊朗战略正式成型。总的来看,该战略的最高目标是以较低成本实现伊朗政权的更迭,中等目标是推回伊朗之前在地区扩张中获得的优势成果,最低目标是让伊朗长期遭受经济制裁的痛苦。从发展前景来看,这一战略能否成功还存在较多变数。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以来,也门危机持续升温,尤其2015年3月沙特空袭胡塞武装,意味着也门危机已由内部冲突升格为地区冲突。这场危机是沙特与伊朗间的"代理人战争",是沙特与伊朗无处不在的"新冷战"的最新标本。总体看,沙特与伊朗的地区争夺,对地区格局产生多重负面影响。沙特与伊朗崛起成为"新常态"长期以来,中东地区一直是多极并存且相互制衡,由此使地区格局维持脆弱平衡的状态。2011年中东剧变后,中东原有政治生态被打破,地区国家力量此消彼长。在海湾地区,  相似文献   

14.
国际     
《南风窗》2012,(5):21-21
风云Major Issue伊朗空中设防2月20日,伊朗军方在南部地区开展了为期4天的防空演习。此次演习动用了导弹、防空高射炮、雷达以及各种战机。最近,外界对以色列正密谋空袭伊朗核设施的猜测正愈演愈烈,伊朗此次进行防空演习或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5.
伊朗曾是美国在海湾地区的重要盟友。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之后美伊关系迅速交恶。美国视伊朗为“无赖国家”、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邪恶轴心国家,伊朗也同样视美国为最大的敌人和“大恶魔”。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开始对伊朗进行经济制裁。伊朗核问题突显后,美对伊朗政策日趋强硬,不仅扩大了对伊制裁范围,还以武力相威胁。面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重压,伊朗在抗争中寻求外交突破。  相似文献   

16.
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伊朗人民党建立于1941年。在1941-1953这十余年中,人民党虽然也曾遭遇挫折,但总体而言发展还算顺利,成为伊朗当时最具组织性和战斗力的政党。1953年政变后,伊朗各政党存在的空间骤然萎缩,人民党再次被取缔。1978年伊斯兰革命爆发之际,人民党又浮出水面,和其他政治势力一道推翻了巴列维王朝,取得了合法地位。但是由于与当局政见不同,人民党在1983年又被伊朗新政权取缔。冷战环境、在伊朗历史紧要关头的拙劣表现、党内的派系斗争以及伊朗的伊斯兰国家属性,注定了伊朗人民党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正>自2013年伊朗新总统哈桑·鲁哈尼上台以来,美国与伊朗关系呈现出解冻迹象,各国针对伊核问题也已进行了多轮国际谈判。奥巴马政府虽在协议有效期、法律约束力、取消制裁等方面上与伊朗存有分歧,但也表现出乐见其成的姿态。2015年4月2日,伊核谈判最终艰难地达成了协议框架,并期待6月底前完成细节谈判,从而叩开美伊关系缓和的大门。  相似文献   

18.
受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文化和历史记忆等因素制约,伊朗政党发展不平稳,制度化程度不高,群众基础薄弱,自身作用有限,主要依附于保守派或改革派两大政治阵营影响国家政治发展进程。2013年鲁哈尼就任伊朗总统以来,伊朗政党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新进展。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后,伊朗强硬保守派势力趁机抬头,派系斗争进一步加剧。  相似文献   

19.
伊朗核问题的由来伊朗的核计划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当时伊朗巴列维王朝与美国及西方国家关系密切,核技术大部分从这些国家引进。1974年伊朗开始修建核电站等核能利用项目。1988年两伊战争结束后,伊朗开始经济重建,恢复和发展核能源成为一个重要议题。1992年伊俄签署《和平利用核能协议》。1995 年初,伊俄签署俄罗斯为伊朗建造4座商业用轻水核反应堆的合同。俄罗斯从1995年10 月开始帮助伊朗在布什尔建设两座核电站以及俄为伊核电站运转提供核燃料。  相似文献   

20.
自2003年2月伊朗核问题浮出水面至今,其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国际社会努力寻求政治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同时,不同消息渠道曾多次传出以色列准备采取空中打击的方式摧毁伊朗的核能力,再现1981年“巴比伦行动”的消息。面对军事打击的威胁伊朗方面也毫不示弱,最近的半年内,伊朗举行了两次大规模军事演习,向外界表明伊朗不惧怕外国军事力量的干预,并击败任何国家入侵的决心。见此情景,人们不禁要问,以色列会不会对伊朗发起空中打击?伊朗有没有能力保卫自己的领空免受外敌入侵?对于以色列空军的情况,前文已有详细的报道,大家已经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但人们对伊朗的情况却知之甚少,由于很少与外界接触,伊朗武装力量的真实情况一直被一层神秘的面纱所笼罩,让人难以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