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姜虹 《公安研究》2012,(4):51-56
司法实践中,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知情权受损情况普遍存在。为在刑事侦查阶段维护被害人知情权,各地公安机关以立案公开模式进行有益尝试,以期使知情权在公诉案件的公私权力量配比中发挥平衡作用,使对被害人知情权和隐私权的保护并行,在知情权与侦查权的博弈中保护被害人权益。同时,立案公开模式中取得的经验将有助于弥补《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对被害人知情权保护之欠缺。  相似文献   

2.
钱育之 《求索》2007,(8):91-93
知情权作为公民的一项宪法性权利为世界各国的立法所普遍确认,其对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知情权是犯罪嫌疑人有效的保障自身权益,实现法律赋予其权利的基础。我国现行刑事立法对犯罪嫌疑人的知情权并未作出明确规定,相关立法中虽然涉及到知情权的一些内容,但是由于设定的内容过于粗疏、缺乏程序性保障导致其知情权的实现事实上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探讨知情权本身的价值及其对犯罪嫌疑人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完善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关于犯罪嫌疑人知情权的相关规定,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公安研究》2009,(11):92-93
韩敬、胡细罗在《河北法学》2009年第4期撰文认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然而,《条例》在规定知情权法律救济途径时,由于并未充分考虑其独特的性质,故知情权如遭受侵害,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国家赔偿等传统的救济手段中面临诸多困惑与尴尬。因此,在宪法中明确赋予公民知情权以基本权利的地位;待时机成熟提升条例的法律位阶,变条例为法律;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各级检察机关从5月1日起,在审查批捕犯罪嫌疑人环节全面推行“被害人告知制度”,以最大限度保障被害人的知情权。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害人是诉讼当事人,既然是诉讼当事人,就应完全赋予其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包括知情权的享有和保障。因此,被害人不仅在是否立案、是否起诉、是否判决等方面享有知情权,而且在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的强制措施、退回补充侦查、撤回起诉、法律适用、刑罚执行情况等方面也应享有知情权。  相似文献   

5.
张宝泉 《青年论坛》2008,(3):98-102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信息公开是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制度基础。建立和发展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切实保障公民知情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预防腐败的有效途径,是保护公民自身权益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法律虽然没有有关知情权的明文规定,但该项权利的确立有其宪法依据,同时也是履行有关国际条约义务的必要步骤。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应当随着社会主义民主进程的深化而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借鉴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建立完善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制度体系,使公民的知情权依法得到切实保护和得以正确行使,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基因技术立法与社会效益第一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基因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加紧立法以规范基因技术的开发,规范社会效益的获取,规范个人权益的保障,以及对可能发生的损及个人利益行为的限制与救济措施,都显得格外重要。只有从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出发,才可能得出关于知情权、隐私权以及关于基因技术的专利权等的正确认识。 我认为,从社会效益第一原则出发,首先,个人对其个体的基因信息只有相对的知情权,而不能有绝对的知情权。其原因就在于如予公开,不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而只会引起相反的作用。个人对其基因信息的知情权,只能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一旦知情权绝对化,就…  相似文献   

7.
张静 《前沿》2014,(9):80-81
患者对中药的知情权受到中药不确定性以及中药配方保护的双重限制。患者因缺乏对药物的准确认知与评价,患者难以行使对药物的选择权,更不利于患者用药的安全。本文从中药知情权的双重限制人手,分析患者对中药饮片与中成药享有知情权的范围,并探讨权利冲突机制下患者对中药知情权的法律限度。  相似文献   

8.
隐私权与知情权冲突吗——关于冲突本质的逻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悦丽 《青年论坛》2004,(4):134-136
权利之间会存在冲突,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如果借助逻辑方法加以分析,一直以来认为在法律保护上存在冲突的隐私权与知情权在本质上似乎并不矛盾,所谓的矛盾实际存在于隐私权人与侵权人之间或者说知情权人和侵权人之间。  相似文献   

9.
全秋萍 《前沿》2013,(3):117-118
金融消费者在进行金融消费前必须建立在知情权的基础之上,这是金融消费者其他权益实现的基础。然而,在当今复杂的金融市场上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这种现象在金融市场交易中迫使金融消费者陷入弱势地位,消费者的知情权时常受到各类金融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是导致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目前我国立法并未完全贯彻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理念,尤其是在保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问题上存在诸多法律方面的缺陷,亟待相关立法、制度方面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邱兰棣 《前沿》2014,(21):132-133
由金融产品的专业性、复杂性所导致金融交易过程中较为突出的信息不对称性,使得在接受金融服务及购买金融产品过程中,金融消费者的弱势地位更为凸显,其相关权益亟须得到法律的保护。而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进行保护又是其他权利得以保障的前提。本文立足于探索目前对金融消费者知情权进行保护的立法现状并且剖析其缺陷,找出完善的方案维护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1.
知情权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之一,保障公众知情权是新闻传播盼本质要求和重要任务。新闻传播环境因素对媒介知情权乃至公众知情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当前新闻传播环境下。当务之急是保证媒介及公众知情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中国与世界联系的日益紧密,我国社会发生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变化。公民的知情权和决定权作为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维护。本文从政府和传媒的角度论述了公民的知情权和决定权,并提出知情权和决定权的实施程序:“重大情况向人民报告”,“重大问题由人民决定”。  相似文献   

13.
人工生育及其若干法律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生殖技术为无法自然生育的人提供了有效帮助 ,已被各国立法所确定。但在实施人工生育主体、人工生育子女身份的确认、人工生育子女知情权的保障等方面还存在争议。应允许单身女性通过人工生育行使生育权 ;在保障捐精者隐私权的前提下 ,保障人工生育子女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4.
张龙 《长白学刊》2008,(2):71-75
购房者知情权来源于消费者知情权,它是购房者和业主其他合法权益的前提和保障。我国的购房者知情权主要体现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合同法》中,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地方立法体现出对购房者知情权的尊重与保障。目前,我国购房者知情权的保障还不完善,需要政府完善相关法律,进行诚信建设,以法律保护购房者的知情权。  相似文献   

15.
张红 《理论月刊》2007,(5):118-120
本文在阐述知情权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知情权当前在我国的现状及缺陷,提出了建构完善公民知情权的法律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知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应由宪法加以明确规定。知情权的涵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知情权即知政权的核心是情报公开。在建立我国知情权法律体系的同时,不应忽视对隐私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7.
股东知情权纠纷案件在公司类纠纷案件中所占比例较高,在司法实践中,股东与公司之间往往就知情权的主体、查阅的范围、查阅目的的正当性等存在争议。通过《公司法解释四》施行后3年内S市J区法院受理的股东知情权纠纷案件的样本分析,法官股东知情权案件时应从股东知情权的主体、知情权的权利范围、查阅会计账簿目的的正当性审查等方面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8.
对人公正是公道正派的核心,是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做到对人公正?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坚持选人为公.用权为民。二要努力提高组工干部自身的业务素质,练就一双知人识人的“慧眼”。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面准确地考察干部,客观公正地评价干部,科学合理地使用干部。然而一些同志认为:只要是按照《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的程序,只要是考察比较全面,评价比  相似文献   

19.
试论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方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玉文 《前沿》2005,(6):105-107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方式缺乏明确系统的规定,使得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消费者不知道如何去正确地依法实现自己的知情权。目前对于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即救济权利,学界讨论相对较多,本文对消费者知情权实现的救济途径就不再进行讨论,而主要探讨第一性权利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20.
《观察与思考》2006,(20):14-15
①游人在埃拉特的海豚馆内与海豚嬉戏。埃拉特位于以色列最南端的红海之滨.其独特的地貌风景和丰富的热带生物资源.吸引了大批游客。 ②10月1日,选手们在西班牙的塔拉戈纳参加“叠罗汉”比赛。这种“叠罗汉”比赛是当地的传统赛事.每半年举行一次,每个“人塔“可达到8层.人数一般在100人至200人。 ③10月7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的一家医院.亲人们抱着因登革热致死的纳杰马,痛哭不止。目前印度已有数千名患者感染了登革热,另有至少40人已经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